黄帝之后没有什么特有功绩的帝王,直到尧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他原来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原始社会的大当家。
尧坐上首领之后,为民办了不少实事,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当尧年老时,就想着找继承人的事。他不是没有儿子来继承,他有儿子,而且有十个,但没有一个他能看上眼的。他也曾想过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不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那是假的,除非他们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个不是可能,十个都不是就骇人听闻了。但这十个儿子,唯有长子丹朱有点能力,但这小子却不肖和脾气差,实乃堪担大任。
丹朱之所以取名朱,是其出生时全身红彤彤,跟大龙虾似的,因此取名“朱”,朱即红的意思。
丹朱天生聪明伶俐,备受尧帝宠爱。然而成人后,个性刚烈固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别人一有不同意见就跟人争吵,喜形于色全贴在脸上,从脸上就能看出他在想什么。我们身边都曾遇到过这种人,这种人个性耿直,嫉恶如仇,很有义气。这种人可以成为生死朋友,但这种人却不适合搞政治,在官场上这种人被称为“不识时务”,欠政治智慧,尧帝说丹朱为“不肖乃翁”。
搞政治的人一般都善于收敛自己的个性,高明的政客甚至都能做到让对手不知道自己的个性是什么,这样就能绝地反击,候选人变成内定人;更不能喜形于色,他们的脸就像被寒风冻得僵硬麻木一般毫无表情波澜不惊,就算你跟他讲他被定为市长候选人了,在你面前他都不会有任何表情表露在脸上,让你自讨没趣,而当你离开后说不定他会高兴的像小孩子一样咬起手指头来,在心里感激你,想若真当上了市长定当关心你。在当时原始社会公天下的环境下,尧知道丹朱的个性若传位于他,说不定没几天就被人轰下台了,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位于贤。
于是尧帝跟身边的近臣说:“丹朱这浑小子品德不好,脾气也差,一言不合就跟别人争吵,不足以胜任掌管天下之大任,于是授权于舜管理天下。还说让舜管理,则天下人满意只有丹朱一人不满意;若让丹朱管理天下,则天下人不满意只有丹朱一人满意,所以不能让天下人不满意只让一个人满意,遂授权于舜让其管理天下。”尧帝的话通俗一点讲就是宁负一人不负天下人。
尧不传位于子的事,后来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丹朱之不肖,与人一言不合,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但当时到底是传位于子还是传位于贤,家天下还是公天下的斗争很激烈。当尧决定传位于舜时,就有人在《竹书纪年》里记载说:“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来说明尧不传位于子而让位于舜不是尧的本意,而是迫于舜的威力,舜篡夺了尧位,以此来表达不满。
即使白晓生此时没有亲身经历尧帝传位于舜的过程,就是当时身为学生的白晓生读此也觉得不可能,这经不起推敲,一没有直接证据,二舜不具备囚尧的实力,他只是个幸运的民间孝子而已。之所以有这样的记载是当时到底是传位于子还是传位于贤,家天下还是公天下的激烈斗争了。这难免是赞成传为于子的人对舜的不满或者是污蔑。但丹朱有帝封号却是真的,《竹书纪年》、《山海经》等古籍都记载丹朱为帝丹朱。这是因为舜在尧死后让位于丹朱,丹朱才称帝做了三年的部落联盟首领。但人们都不满丹朱,继续推崇舜,舜才收回权利,正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
当尧决定要找继承人,这可是件大事,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于是尧召集各部落首领,齐聚一堂开会商量。有人推荐尧的儿子丹朱,自然被尧拒绝;又有人推荐水利部长共工,又被尧拒绝了。他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做得倒挺有绩效,但为人表面恭敬,心里另有一套。”意思是说,共工虽然专业能力很强,但为人表面上恭敬,实际上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心里又有另一套想法,嘴上夸你长命百岁,心里恨不得你马上死掉,这就是那种能力很强但高傲的目中无人的人。
最后会议决议是向全国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或团体推荐贤能之人,说白了就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并请猎头公司为其考察推荐。于是一个叫虞舜的家伙被猎头公司挖了出来。
虞舜被挖掘出来,推荐他做尧的继承人。但不是想做尧的继承人就能做的,得有实际成绩才行,就好比现在大公司招聘高管一样,要先展示一下之前负责的案例成绩。于是猎头公司向尧和各部落首领介绍舜是个与世无争、不计个人恩怨的孝子。那时候百孝为先,大家都很感兴趣,愿闻其详。
然后介绍虞舜姓姚,冀州(后来的河北省)人。舜的父亲是个瞎老头,而且是个糊涂蛋,人们都叫他瞽叟。瞎老头的原配也就是舜的亲生母亲死得早,但瞎老头虽然眼睛不好使,但个人魅力依在,没过多久竟然又娶到了老婆,这在白晓生时代肯定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舜的后母像绝大多数的后母一样很坏,而后母生的弟弟象也像绝大多数同父异母的兄弟一样看不起哥哥,对哥哥那是没大没小傲慢得没法说,这貌似是同父异母的通病。象还经常在父母面前说哥哥虞舜的坏话,把虞舜说的一文不值,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时瞽叟这糟老头不仅眼睛瞎了连心也瞎了,竟然同意象的想法。于是这爷仨经常在一起密谋找机会要把虞舜弄死,好让象一个人继承家产。舜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后,非但没有去争论或另有行动,而是一边避免着意外一边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依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和之前一样。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善良守孝道品德高尚的人。
尧听了高兴的不得了,也很感动,当即召见舜,亲自面试一下。于是有如下广为流传的对答。
尧问:“我想使天下太平,你说怎么办?”
舜答:“要公平待人,不偏不倚,对小事也不能马虎,更要讲究信誉说话算数,这样天下人才能主动拥护您。”
尧又问:“什么事最重要?”
舜答:“祭祀上天。”
“什么官职最重要?”尧接着问。
“管理土地。”舜答。这四个字可谓一针见血,土地的管理在后来的历朝历代就像一个国家的命门一样,谁管理的好,谁分配的好,谁就是霸主,谁就是皇帝。可见土地对百姓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安定繁荣的重要性,管理不好土地,分配不好土地,不知道葬送了多少王朝,埋葬了多少孤魂。
尧很是动容,再问:“什么是首先要做的?”
舜直视尧的眼睛答道:“关心百姓。”再次一针见血。
帝尧听后十分满意,当机把舜列为考察的候选对象,就差签合同了。其实现在尧已经很中意舜了,他同时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是高兴了,但他那后母和弟弟可气坏了,嫉妒之心再次膨胀起来,和瞽叟一起用计,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舜害死夺取其产。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弟弟象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白晓生想到读书时有的史书中记载火是瞽叟放的,真不知记载人在想什么,瞎子放火不怕把自己点燃啊。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却发现梯子不翼而飞了。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好人有好报,舜如有神助般轻轻落地,一点也没受伤。白晓生都感到不可思议。
这次没害死舜,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待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就在上面往井里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舜早有预见在井筒旁边挖了一个孔洞躲起来,并继续挖通道钻出来,回家弹琴去了。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小人得志一路小曲地回到家里,跟母亲报喜说:“这一回哥哥死定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他做主,要舜的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自作主张分完哥哥的家产后,摇头晃脑一副春风得意飘飘欲仙的样子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大吃一惊但并不惊慌,可见心理素质极佳,对哥哥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思舜正郁陶!”意思是说,哎呀,我多么想念哥哥您呀!
舜并不拆穿,装作若无其事的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此时尧已封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以观其能。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认为舜的确是个品德好又能干的人,就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舜,自己带着一帮人到各地旅游视察去了。虞舜行使了二十年的治理大权,把各种事情办理的井井有条,公公平平,令天下人都十分佩服。尧旅游回来之后看到这种情况很满意,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自己退居二线养老去了。这种让位,后来被称为“禅让”。
过了几年,尧死了,舜把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跑去给尧守孝去了。可是大家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都不理会他,有大小任何事还都找到舜评断。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难归,等三年守孝完后,又重新登上首领位置,至此舜才正式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舜正式当上领导之后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民办事,得到大家的拥戴和尊敬。舜年老了也像尧一样把首领位置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众所周知大禹是因为制服了洪水这一重大功绩而赢得了天下,但他在位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创造——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所以大禹还是国家的创始者,推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