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惜躬身答道:“陛下放心,臣怎么敢呢?”
徽宗再次报以感激地微笑,又嘱咐紫惜不要过于劳累,这才起驾回宫。
送走徽宗,转回内厅,只见灵芙托着两腮,噘着小嘴儿正坐在那里生闷气。
紫惜忙道:“谁惹我的妹妹生气了?快告诉姐姐。”
灵芙见紫惜回来,立即抱怨道:“姐姐,您为招呼那些来探病的大臣,临时变出来的家丁、侍女都不会聊天,那个皇帝倒是很能讲,和姐姐啰嗦起来没完。芙儿都快闷死了!”
紫惜忍不住笑道:“不要说那些侍女、家丁是用桌椅板凳变出来的,就是平常人也跟不上你的讲话速度啊。好妹妹不要气啦,姐姐这不是来陪你了吗?一会儿仙长叔叔和闵公子也快来了。”
话音刚落,脚步声传来,吕仙长在厅外搭腔:“哈哈,惜儿什么时候学会未卜先知了?”
姐妹俩闻声连忙起身迎接。灵芙展颜道:“吕叔叔怎么才来啊!芙儿正想着您呢!”
仙长调侃:“叔叔我一来就有进了鸟语林的感觉,实在有些打怵啊。”
谈笑间落座。紫惜凝神问闵汉卿:“公子,今日朝中出了什么事吗?
闵汉卿微笑摇头:“近来圣上勤于朝政,大小事务也处理的很是英明,连蔡京的那些余党也收敛了许多,朝中并没有大事发生。只是我听说,三天前的狂风掀翻了万岁殿的屋脊,折断的槐树砸塌了封闭的深井,随之**就开始闹鬼了!”
未待紫惜说话,灵芙插言道:“闹鬼?哦……我说刚才徽宗来后怎么单独和姐姐聊了那么久呢。”说着转向紫惜:“姐姐,那皇帝是不是要姐姐替他捉鬼啊?”
紫惜没想到宫里的事会传出的这么快,难怪徽宗会说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宁肯自己冒险也不敢让宫人侍卫呢。可是那夜半的怒吼和哭声是很多人都听到的,又怎能藏得住呢?现在连闵公子这种从不结党、懒问俗事的人都有所耳闻,可见已经根本算不得什么秘密了。
灵芙见紫惜沉吟不语。追问道:“姐姐怎么不说话啊?有什么事让您为难呢?我们连鬼王、天魔都不怕,还怕那些鬼魂吗?”
仙长看着紫惜,释然微笑:“惜儿担心的是汉卿吧?你、我和芙儿都有仙体,你虽为官却不在乎仕途。可是如果汉卿牵涉到宫廷内幕不仅前程堪忧,只怕性命都难保。皇家的事怎么能够让外人知晓呢?”
紫惜奇怪地问:“叔叔,惜儿还什么都没讲,您怎么就能断定此事涉及皇家内幕呢?也许只是屈死的太监、宫女出来作怪呢。”
仙长摇头:“惜儿不用瞒我,即使我不用法术去看刚才徽宗对你说了什么,也能猜到个大概。万岁殿那是太祖驾崩时的寝宫,早已封闭百年,当时的‘烛影斧声’之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如今宫殿刚刚坍塌就有闹鬼的事情发生,如果是普通的鬼魂,按惯例,皇上早就找王老志那样的所谓真人去捉拿降服了。又何必讳莫如深地在朝中只字不提呢?这些皇帝我还不知道吗?平时就是做个奇怪的梦都会拿到朝堂来让大臣们破解的。”
紫惜无可奈何地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叔叔的法眼,惜儿今夜确实打算自己去夜探皇宫,查明冤魂的来历,顺便为其超度。皇家的事,谁知道的过多都是麻烦。我们的职责是辅佐劝诫皇上勤政爱民,扭转十几年后的生灵涂炭,如果因此事成了他的心病反而不妥。放心吧,这点小事惜儿应付得来。”
三人也觉得紫惜言之有理,何况进皇宫,超度亡灵不存在什么危险,就是过后徽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意见达成统一。紫惜忽然好奇地问道:“叔叔,您知道‘花蕊夫人’的事吗?惜儿在龙宫时读过她的诗,虽词句以浓艳为主,却也不乏清新朴实之作。听说她不仅聪颖博学、是位女诗人,而且冰肌玉骨、国色天香。为什么她的魂魄,会呈现裙装湿透的形态出现在宫中呢?”
仙长颇为惋惜地说道:“花蕊夫人起初是蜀主孟昶最宠爱的贵妃,虽有倾国之姿,却无祸乱宫闱之行,相反还屡劝孟昶励精图治。怎奈孟昶总认为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整日沉迷于犬马声色,最后才落得丢掉江山、自缚出城请降的下场。
乾德三年初春,花蕊夫人和孟昶被押赴汴梁,早闻其美名的太祖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七天后,孟昶就莫名其妙的暴疾而亡,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被太祖毒死的。当时太祖还因孟昶的死辍朝五日、素服祭奠、赐布帛千匹,葬费都是朝廷供给,并追封为楚王,相待可谓优厚。不过可笑的是,就在花蕊夫人依理进宫谢恩的当日,太祖竟将其强纳为妃了。酒席宴前,太祖曾让花蕊夫人即兴作诗。
花蕊夫人稍思后吟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太祖听罢沉吟不语,又令其再作一首。
花蕊夫人随即吟出了那首最著名的《述亡国之由》: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紫惜插言道:“这两首诗尽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男儿不战尽解甲,女子无奈髻朝天,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啊。”
仙长点头:“是啊,花蕊夫人虽得到了太祖的宠爱,却不忘与孟昶的夫妻之情,画了他的画像供在寝宫拜祭,不料被来看望她的太祖看到。花蕊夫人临危不乱,谎称这是张仙的画像,供奉后可延绵子嗣。此话瞒过了太祖,也使得不解内情的民间百姓争相供奉此像,后来有人专为此事作诗:
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这样一位美丽、智慧、才华横溢的女子怎不令人倾慕,所以传闻太宗也对其垂涎已久呢。不过后人对于她的死却是众说纷纭:有说是被因爱生恨的太宗射死的;有说因为她总是思念孟昶,被太祖一怒之下杀死的。甚至连传闻的‘烛影斧声’都将其牵涉在内。说是太宗因见太祖酒醉熟睡,趁机调戏花蕊夫人,被太祖发觉以斧投掷,太宗恼羞成怒杀了太祖,篡夺了皇位。”
紫惜听罢沉吟道:“看来,这流传百年的‘烛影斧声’之谜和花蕊夫人的死亡真相,只有等夜探皇宫后才能有望揭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