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张九爷没把棋王争霸赛盼来,却把战争盼来了,RB鬼子一贡献SH,就直接挺进南京,国民党一看情势不对,立马国府西迁,撒开腿跑路。张九爷在王正江那里得了消息,赶紧带着全家老小一路小跑离开了南京城,因此躲过了一场浩劫。
张九爷就先说到这,我们接着说说张心驰他老爹--张天佑。俗话说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个光着屁股的时候就天天看着父亲在院子里下棋的小屁孩,耳濡目染,自然也不自觉地沾了一身象棋气,十岁不到,已经是同龄人中的象棋王了。
张九爷带着张天佑走得匆忙,也没考虑好去哪就出了门,跟着逃难的人群四处乱窜,这边呆两天,那边躲三天,一家人如丧家之犬。过程不多赘述,总之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在HN落了户,此时的张天佑已经是大小伙子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顾父母的反对和几个同学一起加入了我党军队。
外敌入侵之际战乱纷飞,所以张天佑的军旅生活要么是打仗,要么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每天天没亮过就开始行军,一直走到天黑,睡觉然后继续等天亮。日复一日,战士们的精神已经紧绷到了极点,张天佑自然也一样,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小的象棋战术指南,瞄上两眼翻上几页,让紧绷的神经暂时远离水生火热的战场。
这样的日子熬了五六年,终于到了头。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和平的新篇章。此时的张天佑已经经历过无数生死,变成了一位稳重成熟的战士。环顾身边,当初一起入伍的伙伴,大多都永远躺在了冰冷的土地下,曾经的那份热血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不见。所以建国后的张天佑来选择了加入文工团。
战火停息了,军队里也不用天天动员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战士们得了空闲,时不时也举办点文娱活动,活跃一下气氛。但是这些军人会的东西基本除了打仗还是打仗,好不容易有几个会打扑克牌的,天南地北打法还不一样。张天佑一看,是时候把自己的象棋技术发扬光大了。
逮到一个机会,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成立象棋社,一来丰富军旅生活,二来也算培训点战术思想。军队领导很快批准了这项提议,张天佑领到了十来块钱活动经费,找老木匠打了几幅象棋,就开始教军队内部年轻人下象棋。
此时的张天佑已经十多年没有碰过棋子,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那本象棋战术指南,很快让他的想起社打出了名声。但是棋社不能只有他这么一个光杆司令,遂招募了几个岁数颇大、也会几手象棋的退伍老兵,一同当上了棋社的开朝元老。
由于宣传得当,棋社没几个月就热火朝天,人员数量急速上涨,张天佑也当上了甩手掌柜,教学的任务交给退伍老兵,自己摆下棋局,接受各方挑战。
战争刚刚结束,由于多年的战乱和教育的缺失,会下象棋的人已经所剩无几,高手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张天佑的棋术虽然不及他老爹,但是好在挑战者也大多歪瓜裂枣,遂连胜多场。有些好事者,在棋社门口挂上一块木板上刻“天佑连胜”四个大字,底下用“正”字的多少来记录张天佑的连胜数字。
这事说来也巧,就在张天佑连胜了九十九场,只差一场就能功德更圆满的时候,掉了链子。那天,一个挑战者来到了张天佑所在部队,二话不说,直冲主题,挑战张天佑。张天佑来者不拒,披挂上阵。那一战可谓是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双方都是平死一搏,不死不休。可就在张天佑即将给与对方致命一击之时,却忽然棋坏一招,马失前蹄。对方抓住这个时机,乘胜追击,越战越勇,最终将张天佑的连胜数字停留在了九十又九纸上。也就从这场过后,张天佑忽然高挂免战牌,闭门不战。
这是传开后,军队里众说纷云,有人说来者是军队领导,张天佑故意放水,还有人说那天张天佑的老子来了,没几十回合就把张天佑干翻当场。但是这事只有张天佑自己心里知道,那天来队里找他的人叫陈秀秀,二十出头,梳了两条大辫子,青春洋溢,声音也格外好听,一口一个张大哥,如同二月的春风,吹开了张天佑冰冻了多年的心房。张天佑虽然内心荡漾,但是对面是来下战帖的,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硬着头皮上。
陈秀秀陈秀秀在象棋方面也不差,父亲是知识分子,在象棋上多少又有些建树,自小陪父亲切磋,实力远超一般水平。此番前来,明里头是切磋棋艺,其实暗里头早就听说这个张天佑不仅棋术一流,人也英俊潇洒,二十七八了也没个对象,所以找了个借口,来看看这个张大棋手到底是不是真的一表人才。见了真人,很是满意,但是第一次见面,总不能直接求交往,所以只好把心事藏在那二月的桃花里,悄悄地等待开放。
那个年代的恋爱男女在挑明之前都不愿意声张,一来怕自作多情,二来普遍害羞,谁都不愿意主动一步。所以两人都把憋着一股劲洒在了棋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