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殿中。
“二位卿家,到底怎样?”对于王位大事,帝乙可以相信的只有二人,闻仲乃是两朝元老,且忠心耿耿。;比干虽然八面玲珑,但实则正义感十足,且淡泊名利,一心向道,贤王一个。至于其他人,多有各路诸侯探子,虽不乏忠心之人,但不足以托大事。于是三人商量对三位王子的应对突发局面进行了突然的面试,才有了大殿的一幕。
“今次情况突发,众王子应该没有准备,微子启中规中矩,子辛勇武果决。”作为二人的王叔,比干首先进行了点评,至于微仲衍果断的忽视了。
“太师呢?”帝乙转头问向闻仲,却见闻仲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不由加重了声音“太师?”
“大王恕罪,”回神的闻仲首先向帝乙请罪道。
“无妨,不知太师刚才想到了什么,这么入神?”
“子辛之事。”
“啊,我王儿怎么了?”
“没什么,二位王子皆能面不改色,非常人也”闻仲首先摇摇头,自己也只是怀疑的事,又怎么能说呢,“但此事并不足以决定东宫归属。须知治理国家并非依靠个人勇武,而是胆智谋略。”帝乙点了点头。“依太师之见呢?”
“身为太子,将来的大王,必须深知军政要事,否则难以安天下,老臣愚见再行二试。”
……
适逢犬绒南蛮叛乱,子辛与微子启二人共同请旨平乱,于是帝乙派遣二人各帅兵一万去平乱。
子辛自幼学于闻仲门下,熟于军旅,曾以小兵身份参与数次大战,于是以闻仲弟子黄飞虎为先峰于,与士卒同食同住,军纪严明,于是很快在数月间平定了犬绒。
微子启则学于商容,虽会治世之学,但于军旅不过纸上谈兵罢了,不足一月,便大败而归。
本来略向子辛倾斜的天平,更加向子辛倾斜。最终决定子辛上位的是密殿问答。
这一夜,子辛与微子启被帝乙下诏共同叫入宫中。二人来到殿内,只见帝乙一人坐在王座之上,赶忙上前叩拜。
“今夜叫你们前来,别无他事,只是听说太师与首相说你们功课已成,特意叫你们前来考教一番。”帝乙叫二人起身,不紧不慢的说道。
“请父王出题。”二人对视一眼,擦出激烈的火花,想到最近的东宫之风,岂会当做简单的考教,于是异口同声道。
“好,题目是殷商之害。”帝乙紧紧盯着二人的双眼,一字一字道。
二人虽然被帝乙的目光盯得几不自在,好似一切都被掌握在这个父王手中。不过二人不敢大意,赶忙思考起来。
“儿臣想到了,”微子启为首相商容所交,很早就接触政务,所以很快想出了答案。
“哦,说吧!”帝乙点点头,对长子这么快想出答案一点也不吃惊。
“是”微子启得意的看了眼还在思考的子辛,“殷商有两害,其一,边界之患,”见帝乙点点头,微子启继续说道:“其次,奴隶之患,”帝乙不可置否,倒是子辛眼睛微微一亮。
“还有诸侯之患,”子辛突然出声道。
“此乃荒谬之言,诸侯怎会是我殷商之害。”对于突然抢风头的子辛,微子启很是不满。
“王兄听我说,如今天下虽然太平,八百诸侯尽朝于商,但这些小诸侯却首先臣服于东西南北四大诸侯,其次才是我殷商,更何况据暗中调查四大诸侯的探子来报四大诸侯兵强马壮,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四人总兵力甚至超过我殷商,焉知他们不会反叛?”帝乙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这……”微子启被子辛说得哑口无言。
“那依你之言,当灭诸侯。”帝乙突然问道。
“是的,不过,我殷商如今内忧外患,不可速除,只能智取。”
“好了,寡人乏了,你们先下去吧!”帝乙也不发表意见,挥手让二人退去。
二人走后,一道身影出现,正是闻仲。
“太师,如何?”
“子辛当为太子,虽然年轻,但眼光谋略不错,就是有些急躁,不过稍加历练,定能成为一个明君。”这次暗中关注的闻仲终于在子辛身上发现一丝端倪,如果子辛真的得到那个人的传承,那真是殷商之福啊!帝乙也满意地点点头。
次日朝上,帝乙以上次子辛救驾为由,封其为寿王。
帝乙三十年,帝乙崩。他没有提前退位去争取修仙,为了送儿子最后一马,终究死在了王座之上。
托孤重臣是太师闻仲,遂立寿王为天子,以朝歌为都城。帝辛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帝辛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