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瓦的台灯散发出强烈的黄光,照得人有些头皮发烫。
思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伏在写字台前睡着了。
又是那个梦!
伸出又酸又麻的双臂,思源用力搓揉着脖子,连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让他的颈椎酸痛得要死。熬夜有害身体,思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入睡的,反正头痛的要命,这让他几乎有些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梦境。
拿起手机看看时间,哦!凌晨6点45分,离上班出门还有四十五分钟,上床再睡一会吧!思源用力搓搓脸,努力把这个诱人的想法从自己脑海里摒挤出去,再睡准得迟到,到点了肯定起不来。
“咕~咕~~”
什么声音?噢!是肚子在叫了。思源抬起头,看见桌边放着两个桶装方便面的包装盒,这是昨天晚上的晚饭加夜宵,已经被他消灭得干干净净,并且他记得下班回家就买了两个,并没有预留多余的存货。回想起泡面的西红柿牛腩味,思源有些意尤未尽。
用舌尖仔细舔了舔嘴唇,思源确定那里什么味道也没有留下。太饿了,从来没有感到这么饿过。思源站起身,给自己泡了一杯热奶茶,又重新回到座位上。浓浓的奶茶顺着干涩的喉咙源源不断地滑进空虚的胃里,让他舒服了很多。
手臂下压着的是什么?哦!是那本《命运的轨迹》,昨天一下班就捧着这东西研究,结果刚坐下来就突然停电了。打电话去供电局,说是西气东输的管道出了问题,整个城西都停电了。他们正在想办法从城市周边几家烧煤的火电厂接入供电线路,优先恢复市民用电,让大家耐心等候。
结果等到半夜12点,用电还是没恢复,思源终于还是挡不住疲劳的侵袭,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整个晚上一点进度都没有,思源开始着急起来。
“真见鬼!”思源忍不住咒骂着,就快要上班了,可该死的停电让自己一点头绪也没有。用力合上了桌上的书页,靠在椅子上静下来想了想,他又重新翻开了资料,认认真真地阅读起来。
掌握了实验台内所有球的运动轨迹,你就掌握了实验台内的命运。
这是书的前言。让人觉得作者应该是个很有哲学感的人。思源的目光在前言上停留了几秒,又继续往下看下去。
关于预测
想要掌握命运,先要学会预测。
什么是预测?
预测是对未来事物所做出的估计,以现实为基础推测未来,以已知预计未知。
如何预测呢?书上举了一个实验室里常见的例子。
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封闭台面上推出一个球,我们能推断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它会一直沿着作用力的方向运动,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预测。
当然这还不够。
我们除了知道球会往作用力的方向运动外,还想知道它会以多快的速度运动,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初始作用力以及球本身的质量来进行计算,计算准确后,我们就会得到球运动的速度,这是进一步的预测。
这仍然不够。
我们还想了解球持续的运动状态,球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会一直在封闭台面上运动下去。然而台面是有边界的,当球与边界相碰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要了解这种改变,我们就要引入轨迹运算,得到某个限定时间内球经过的所有路径,这是用更进一步的计算来进行预测。
好了,现在我们得到了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完成了相对精确的预测,但这与我们的目的还相去甚远。因为很多时候,并不只有一个球,而运动的环境也不会仅仅是一个无摩擦力的封闭台面。
让我们来增加难度。先不改变运动环境,而是把一个球变成十个,从不同位置同时推入实验台。
根据先前的预测,我们可以事先就得到限定时间内每一个球的运动速度和轨迹。但事先上,我们都知道,它们不可能再按照原先计算出的轨迹运动,因为它们在同一个封闭台面中运动,彼此会相互碰撞,这种相互间的作用力改变了原来的轨迹,衍生出新的轨迹。
尽管十个球在封闭实验台中的碰撞是如此频繁,以至于它们的运动轨迹总是在不断改变。但我们依然可以根据掌握每一个球的运动状态来进行综合分析,预先计算出实验台内的一切变化。当然,设置的限定时间越长,这样的计算量就越大,以至于到了后来,人脑已经难以胜任,但是计算机能够很好地作到这一切,在预先编写好的程式内,我们要做的只是输入原始数据。
做到这里,看起来我们已经能够掌握实验台内十个球的命运了。这时候我们再把注意力放到个体上,我们会发现,其实对每一个球而言,从它被推进实验台的那一刻起,它的运动轨迹就是注定的,不管它碰撞边界的护栏也好,与其他球碰撞也好,无论它改变运动轨迹多少次,这样的变化都是能够被预先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在实验台中的命运在进入实验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注定了。
让我们来尝试改变它们的命运。对实验的规则作一些修改,给进入实验台的十个球依次编上数字,每当一个单数球与一个双数球相碰时,就在最近的进球位向实验台内推入一个按自然数编号的新球。
于是我们发现,每个新球的增加,都会对整个实验台内的所有球的运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从它撞到第一个球开始,就发生了连锁反应,直到最后影响到所有的球。看起来新球的加入似乎改变了实验台内的命运,但我们很快发现,新球的加入以及整个实验台内的运动状况依然在可控的范围,所有的运动在新球加入的那一刻起就产生变化,但新的变化在产生的那一刻起也同时被注定,从而可以被预先计算出来。
接下来我们还发现,由于新球的加入是根据实验台内单双数球的碰撞来进行的,所以通过监控实验台内的球,我们甚至可以预先就将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会进入什么球也提前计算出来,于是一切都变得可控制和可预测,一切都变成了必然发生的注定。
当然我们不仅仅满足球的变化,我们还要改变实验的环境。在封闭空间内设置落点就是一个好注意,这样可以避免随着新球的不断增加导致实验球塞满封闭空间的情况发生。当然环境的变化同样改变了整个实验台内的运动,但我们都知道,就在变化发生的那一刻起,一切又重新按照新的命运轨迹被定格下来,都在可以控制和计算的范围内,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现在,我们了解到一项最基本的预测原理。当然实验还远远没有结束,实验台内的球还可以通过更多方式不断地被增加和减少,球的运动面还可以从二维发展到多维,实验环境还可以不断地变化,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所以需要监测和统计的量会不断增大,运算也会越来越复杂。但无论有多么复杂,只要规律和元素一旦被确定,一切元素的运动都会被确定,朝着即定的轨迹运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验台内命运的轨迹。
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封闭的实验台内,当规则和元素都已确定的情况下,无论多么复杂的运动都是唯一注定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可以被事先预测的。
这就是预测这门新兴科学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我们可以掌握实验台内的命运,但研究这些简单的球体运动又有什么意义呢?
千万不要怀疑你所从事研究的意义,在所有宇宙和空间中,存在即合理,一切都有意义。世间万物诸多变化都是从最简单的元素不断演变发展而来的。
让我们先从传统科学能够解释的东西开始讲。
目前科学界发现的最小物质是弦物质(或者叫夸克),它是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物质,而质子、中子和电子又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万物,因此,可以先假设弦物质是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物质。那么如果存在着这样一套无所不能的监控设备和一台可以无限计算的超级计算机,把弦物质作为实验球,把地球作为封闭的实验台,我们能够掌握些什么?如果把宇宙的最小物质作为实验球,把整个宇宙作为封闭的实验台,我们又会发现些什么?
不要急着回答这些问题,因为也许你在得到答案的时候和我同样震惊。是的,一切都是注定的。什么偶然现象、随机事件、机会成本都是骗人的,人在出生的那一刻,他(她)的一生就已经注定,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遭遇,无论是愉快的、幸福的、痛苦的还辛酸的,都必定会来到,如果有人说,某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是错的,因为在命运的驱动下,那个人必然会出现,你和他只是相互碰撞后改变了各自原有轨迹的实验球而已。
即使有一个来自地球以外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世界,那也不要惊奇。把整个宇宙看作封闭实验台的话,你就会发现,那个天外来物的轨迹也是注定发生的。世间万物都是一样,因为这本来就是弦物质运动和碰撞的结果,这就是命运。
不可能,你也许会说,这一切都是饽论!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一切都是必然的,那人生如同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又有什么乐趣可言?这不是真的!
这也是我得出上述结论时的第一想法,于是我翻看了大量哲学的资料,想要从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找出这个荒谬理论的破绽。但无论是从东方佛教的因果说,还是西方逻辑学,都指向同一个事实:
每一件事情的结果都是一系列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构成综合因素的每一个单独因素的产生都可以被单纯地看成是之前另一系列综合因素产生的一个结果。
上述的另一系列综合因素同样可被分为许多个单独因素,由更前面的另一系列综合因素产生,因此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向前推断的命题。
......
反推一直在继续。
直到还原到宇宙的开初,所有实验球刚刚推进封闭实验台的那一刻。
一切都是注定的。
万物在出现的那一刻,它的命运就已经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被确定下来了,剩下的只是按既定的轨迹不断衍变和发展。
既然是唯一确定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事先预测的。
等一下...等一下!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让我又看到了希望。那就是精神的问题。人是有思维的,哲学上说,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玄妙,以至于经常会产生许多微妙的变化,使我们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选择,这是随机的。
真的是这样吗?
比如有两份工作摆在你的面前,让你作出选择。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选择哪一份工作,都将带给你一个不同的人生。你可以随机选择一份吗?
当然不可以。
因为你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判断。福利待遇、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兴趣爱好、父母朋友的意见左右着你,使你有所取舍。甚至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同样影响着你,比如其中一家企业有你心仪已久的一位异性,又或者某篇关于这一行业内幕的报道。以上这左右你的一切在你面临选择之前就已经发生了,而这些发生在整个世界的运行过程中也是必然的。看似你可以在两份工作中任意选择一份,其实在已经注定的综合因素影响下,你必定会选择这一份而不是那一份。
看似有选择,其实没选择。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再来关注那些更加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你每天早上去上班,可以走两条路线,我们把它们称为A路线和B路线。两条路线的距离相差无几,因此你有时候会走A路线,有时候会走B路线,这是随机的吗?同样不是。
今天你走了A路线,也许正因为经过十字路口时,A路线上的某个让你感兴趣的人正从身边经过,于是你跟着他(她)走了A路线。
明天你走了B路线,也许正因为到达十字路口时,A路线上正亮着红灯。
后天你依然走了B路线,也许正因为A路线的道路发生了暂时性的拥挤,促使你选择了B路线。
每一次选择都是有原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必然的,每一次选择都已经被注定。
你的性格、喜好、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周围的环境决定了你的选择。而这一切的形成(指性格、喜好、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周围的环境)又是之前其他各种综合因素的结果。
即使是拥有思维能力的,最变幻末测难以捉摸的大脑,它的运作同样是依靠脑细胞和脑神经的运动来进行的。构成这些脑细胞和脑神经的是有机物,分解之后是更小的无机物,一直分解下去,最基本的单元依然是弦物质,它们不同的排列和运动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大脑和不同的思维,但同样逃脱不了已被注定的命运。
听起来这一切是如此荒谬,但这却恰好能解释为什么会有逻辑的存在,为什么会有因与果的关联。
如果你能够明白上面所表述的内容,那么现在你对预测的基本原理和预测的意义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果你依然坚持,一切都是随机而不是注定,依然相信命运的轨迹并不存在的话,那么很遗憾,只能说你并不适合从事预测学的研究。
但如果你已经承认,并且有一些朦朦胧胧的理解,甚至开始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对自己努力的价值有所疑惑的话,那么我在恭喜你具有研究预测学潜质的同时,还想对你说一些有关人生哲学的话题。
有时候,无知是幸福的。封闭实验台内的每个球在跌进落点前只有非常短暂而机械的运动经历,但如果它有感觉的话,它一定会因为过程中那些未知的碰撞和不断变幻的运动方向而感到新奇和有趣,拥有幻想和期望。
是的,也许世间的一切都是注定的,但注定开始于整个宇宙的开初,不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握的。对我们来说,依然存在着太多的未知和不可预见,这让我们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和无知。正是因为无法掌握世界的全貌,我们依然生活在随机和变化的世界里,拥有着许多的偶然和选择,因此才能充满幻想和期望。
千万不要放弃努力和理想,宇宙中不会发生没有意义的事,存在即合理,一切皆有意义。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又到必须去上班的时间了。
思源静坐在写字台前,既没有起身刷牙洗脸,也没有把资料再继续翻看下去,而是低头陷入了沉思。
这本书的观点是如此的骇人,令他深深地受到了震撼,不得不承认,多年与逻辑研究打交道的他已经有一点陷进去了。他不禁开始思考一个27年以来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宇宙万物为什么会存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一堆弦物质元素的排列组合运动!仅此而已?
如果事情的本质是如此简单枯燥,那生活又为什么会这样丰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