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嫁谈嫁,相亲已成为时下众多剩女的必选菜。
自从有了“剩女”这一名称起,剩女们就成为了特殊群体,按照国际惯例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一般也是弱势群体。既然是弱势群体,自然少不了特别的“关怀”、“照顾”。因而,剩女们要么被父母、姑婶赶鸭子上架,要么受领导、同事关照奔赴相亲宴席。极少数人是自愿、主动的,一般讲剩女们身上都有种“破罐子破摔”、“看破红尘”的懒散。一时之间,剩女们有种受宠若惊之感。全国上下无处不在聚焦剩女,电影、电视、小说等等以剩女为喙头,掀起了一股剩女热。陆莹莹是剩女中的“特困户”(除了大龄外,她还比较宅,好友将其称为“剩女特困户”),身逢剩女热潮的陆莹莹,相亲之事也必不可少。
第一次相亲是在陆莹莹二十三岁时,对象是同学介绍的A男。他和陆莹莹,用同学的话来说:条件相差无几,成功率应该较高。同学担心她拘束,又邀了几人作陪。由于人多,虽然是首次相亲,陆莹莹着实没有太过紧张。(真实情况是陆莹莹很少会感到紧张,就像田妈做手术之类的时候,她都不曾哆嗦。她自己不知道这该是它的优点呢,还是说她反应迟缓,又或者是心性偏凉)一帮人先是吃了顿火锅,之后又找了个地方,玩了几圈拖拉机。整个活动经费由A男一人包了。对这次相亲活动,陆莹莹或多或少掺了一些“开眼界”的心思。去的路上她有过反悔,同学开导她说“没啥的,就当多认识一个人呗!再说还有我在”陆莹莹想想也对,现在不去也不太好,再说还可以混顿白饭吃,便不再犹豫赴约去了。
见到A男,陆莹莹没啥特别的感觉,没有心怦怦跳,也没有到看不下去的地步。不得不说同学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人整体看还行。不过,这都是N年后陆莹莹的想法。当时的她真没啥想法,很不客气地就忘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吃饭时A男坐她旁边,十分绅士帮她弄过一次餐具,饭间只听他们说说笑笑的,他也没刻意问她问题,所以这顿饭吃得还很顺心。吃完饭,A男付钱也算爽快。玩牌时陆莹莹和A男一家,陆莹莹牌技纯属菜鸟,一路下来他们从头输到尾。陆莹莹竟不觉连累技胜她N筹的A男,而多几分惭愧,反而总结出A男有些争强好胜之嫌(彼时想想,像陆莹莹那样想法的人,太少了吧!谁不想给对方留下最优、最强的印象呢,更何况是有相亲对象在的情况下。几年后,陆莹莹再和别人打牌时,发现不仅男人这样,连女人也如此,只是表现出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诸如打牌、下棋之类需分胜负的娱乐活动,陆莹莹认为既然是娱乐,就是在劳累之时用来放松、调节的。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大费精力去记出了哪些牌和推算对家的牌)。万幸之中的是,A男休养还不错,在她出错那多牌后,还能不爆粗口,情绪尚稳。活动结束后,同学有意让A男送陆莹莹回宿舍,为了不显尴尬,陆莹莹主动找了个话题聊了起来。到了陆莹莹宿舍楼下,A男要去了陆莹莹的电话,陆莹莹没多想回到了宿舍。
首次的相亲过程并非如陆莹莹看过的影视节目中那般有趣、多彩,这次所谓的相亲就如普通的一顿饭没太多浪漫、难忘的事出现。几天后A男给陆莹莹发了条问候短信,陆莹莹神经大条、自作多情编了条自以为很婉转的“不想继续发展”的回复。没几天同学问她有什么feeling,她如实汇报了,结果被同学大批一顿。认真思虑同学的话,她的行为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还严重将同学的面子也损了几分。“不喜欢还需要理由吗?”陆莹莹讲不出她行为的动机,如同一种本能。大概她还不着急、心并不在此上,也因为还不算太老吧!一句话概括首次相亲是:很平常、很平淡。
有过这次的经历,读书生涯结束前,陆莹莹之后的一段时间倒也不再对此有了兴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长期对感情石化了的陆莹莹,某时也会有些想冒险、想尝试的冲动,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要尝试了,她又一下就消了兴致。就像这次相亲一样。
与林阳感情斩断后,陆莹莹颓废、萎靡了一阵子。亲友们给她介绍了几位相亲对象,她想了想答应了,想着真的给自己一次机会也给别人一次机会。
B男是陆莹莹的亲戚介绍的。那天她去亲戚家,亲戚接了个电话,说有人请吃饭,于是她也和着一起去蹭饭吃。饭桌上,陆莹莹听他们聊他们的,她在一旁吃她的。有的时候,陆莹莹很敏感。刚到饭馆见到B男时,亲戚煞有其事的介绍,陆莹莹心里有那么一小动。可一秒钟后,她想想了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出其所料,这次陆莹莹真算是“聪明”了点,回到家里后,亲戚跟她的和她那一秒钟猜到的如出一辙。陆莹莹不便拒绝,听亲戚说了下,默认了。几天后,B男打电话给她,陆莹莹装不知其中的隐含之意,“嗯,喔”的应答完,B男倒是干脆,直接点明意图,还约了再见一面。陆莹莹觉得不好拒绝,毕竟亲戚的好意,她始终不好推辞。和亲戚吃饭那天,她只顾吃,没多加留意。话说回来,陆莹莹即使知道也不会去仔细观察,一是她害羞,二是她缺乏观察力。就像她平时走路通常都不看旁人,长期一来她的交际圈没有实现滚毛线团越来越大,反而如卷纸样越抽越小之嫌。和B男的约会,陆莹莹想起码也不能迟到吧,于是主动发了短信询问具体的地点。B男也是短信回复,好不容易商量妥当,看看时间已差不多,陆莹莹出了门。到了指定地点,陆莹莹四处张望,还是没有看到目标。耐心不杂好的陆莹莹想“第一次约会就不守时的人,不见也罢”,终觉不太好,掏出手机直接电话打过去。等了十分钟后,B男总算出现。中国人办事无论是公事、私事都钟情于饭桌。此后陆莹莹的几次相亲没有一次不是在饭桌上,曾有关于相亲饭局,饭费是该AA还是男方承担成为讨论的话题。陆莹莹是个很不愿欠别人情的人,关于这点她坚持“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故而到付钱时可能的话,她会坚持她来付。无奈多半没有机会,因为自始至终,她的相亲对象很少有约会超过三次的。第一次吃饭,中国男人岂能小家子气的让女方付,要真那样,陆莹莹心里或许也会有点小疙瘩的。最好的是AA,可没多少人会和陆莹莹一样的想法。吃多了之后,便也心安理得了。边吃边聊,那顿饭吃得也不长。陆莹莹也只把它平常的一顿饭,没想B男当了真,以后又约了几次,有几次陆莹莹给编了个理由推掉了,也有几次真的是不巧,陆莹莹有事。用亲戚的话来说B男是那种可靠之人,加上各方条件不错,有房有车一族。偏偏缺根经的陆莹莹,说不上为什么,依旧一副不喜欢就不喜欢的样子。也不好就这样拖下去,陆莹莹跟亲戚坦白了,B男也感觉出来。陆莹莹不是愤世嫉俗,不喜欢一些物质的东西,只是她一直呆在学校里,且天生就不是那种物质欲强的人。她依旧想着找个自己喜欢的人,还有一点便是她心里曾有过自己喜欢的人,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让另一人住进来有点不太可能。陆莹莹终于让B男失去了兴致,渐渐就淡了。
生命中会忽然出现一些人,又会突然消失掉。不要觉得奇怪,在陆莹莹电话本里存的号码起码有两百多,但经常用的不超过10%。与B男的又一次相亲失败,根本原因是她还没走出自己所设的幻想;最大的收获是她认清了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没和B男擦出火花,陆莹莹不遗憾、惋惜,不过她后想了下:若B男仍然坚持的话,没准她还是会心动的。
两次的相亲,陆莹莹总算见识了以前自认为有趣的“相亲”,他们的出现没有影响、改变陆莹莹的正常生活。人上了一定年龄后,总不时反思自己。迄今,陆莹莹回想那时好友们问她对另一半的要求有哪些时,她不能清晰地说出来,只能说“人品还不错就行了”。这点模糊的要求,现在的陆莹莹对此也说不清。说不清的缘由是她潜意识里懂得自己的要求太梦幻,世上没有完美之人,更有“相处久了矛盾就出来了”之闻,可能是时机还不到、可能是她太死脑筋。陆莹莹糊涂的人生就这样混沌地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