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9000000003

第3章 新的学期开始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当一个来月没有见面的同学们聚在一起时,所有的人都为胡志新的变化而感到惊讶:肤色黝黑,身体消瘦,嘴唇干裂。与放假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一个同样是来自农村的同学调侃地问道:

“胡志新,这个假期你是不是去了非洲?”

他立刻面红耳赤。但随即笑道:

“你怎么知道的?”

那个同学见他一脸认真,愣了一下又问:

“你真的去了非洲?”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你……去非洲旅游吗?”

“走亲戚。”

“你什么亲戚在非洲呀?”

“不告诉你!”

一时间,关于胡志新假期去非洲的消息在学校传开了。当一双双羡慕的目光时不时地盯住他时,他感到一阵阵的不安。于是,他对几个非常要好的同学讲了实情。许晓峰称赞他沉着、机智,给了别有用心的人一记沉重的耳光。

一天晚上,胡志新问许晓峰等人知不知道插秧歌,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但说知道的却不懂是什么意思。胡志新就把父亲埋怨他的话说给许晓峰他们,几个人琢磨来琢磨去,始终搞不清楚“心地清净方为道“这句话,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明天在课堂上问问语文老师。

说来也巧,第二天的语文课是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暑假中的二三事》。当胡志新向老师讨教时,老师眼睛一亮,就问是哪首插秧歌。胡志新一一道出。老师“喔”了一声,说那是五代后梁时的一个布袋和尚说的。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几句话后,就开始了讲解。

老师说,插秧是一种神圣的劳动,一个“把”字突出了它的庄严与专注。插秧与其他生产劳动一样,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因此,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第二句“低头便见水中天”说的是插秧时的劳动姿势,这种姿势饱含了做人的态度,人生在世,谦和低调,方能赢得别人的尊重,那种狂傲自大、目空一切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业的。

老师正要讲第三句,胡志新突然站了起来,向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老师,插秧时,水都变得浑浊了,怎么能看见水中天呢?”

老师一愣,旋即笑了起来,走到胡志新身边,摸摸他的头说:

“你问得非常好。同学们请注意,插秧时,水田确实浑浊,但待水沉淀下来,那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鸣翠的鸟儿便倒映在水中。这时,插秧人低头的便能看见。因此,这句话里便含有劳动虽然辛苦,但辛苦中也有美丽的景致、也有难以忘怀的情趣。”

接下来,老师讲到第三句:心底清净方为道。这句话说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布袋和尚把永恒博大的“道”化为“清净”二字。道,生于静;德,生于谦;慈,生于爱。宁静致远,方能淡泊明志,而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人,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同学们,听懂这句话的意思没有?”老师问。

同学们都默不作声。

“胡志新,你听懂没有?”老师把目光落在胡志新的脸上。

“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胡志新说。

“你没有说假话。”老师向胡志新投去赞赏的目光,“依你们现在的年龄,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老师相信,你们以后都会明白。”

老师停顿片刻,又开始讲解最后一句。老师说,“退步原来是向前”表面上说的是插秧的劳动形式,而实则说的是人生哲理。生活的道路崎岖坎坷,人生的河流暗藏漩涡。当有的事情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候,就要变换方式,迂回向前。

老师见同学们大都大眼瞪小眼,觉得他的比喻有些深奥,便笑笑说道:

“我给你们打个简单的比方:你们在做农活或家务活的时候,如果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光想着赶快完成,这样一来,结果有两种:一是工作虽然做完了,但完成的质量很差;二是欲速则不达,本来三天能干完的活,可能是五六天才能做完……”

胡志新的头“嗡”地一下,老师这个比喻仿佛在说他自己。向山上送肥,为了求快,不顾自己的体能而强行蛮干,结果,三天能够完成的事情,自己干了一周;给田里插秧,为了求快,本来灵活的他却比不过腿脚不便的父亲……

“胡志新,你在想什么?”

他愣了一下,发现老师直直地盯着他。

“我、我……”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现在听懂没有?”

“……听懂了……”

“那你说说,“退步原本来是向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说的是快与慢、进与退的辩证关系……”

“往下说……”

“……”他欲言又止。

老师笑了,又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

“你基本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了,就是不知道用语言来表述。”

老师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插秧歌虽说是描写插秧人的劳动景象,但却饱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这天晚上,同学们已经睡觉了,还不见胡志新的影子。许晓峰问胡志新去了哪里,宿舍里的人都说不知道。第二天一早,当同学们起床的时候,发现胡志新躺在被窝里,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宿舍的。

“志新,起床了,快醒醒!”

许晓峰边摇晃边喊叫。

胡志新睁开眼睛,急忙起来。

“你昨晚到哪里去了?”

“到杨老师那儿去了。”

杨老师就是他们班的语文老师。

“你去杨老师那儿干嘛?”

“闲了再告诉你吧……”

吃午饭的时候,胡志新告诉了许晓峰等人他昨晚去杨老师办公室的经过:

“杨老师,我还有个问题向您请教。”他对正批改作业的杨老师说。

杨老师放下手中的红笔,示意胡志新坐下。

“杨老师,那首插秧歌是我父亲说给我的。”

“你父亲为什么给你说插秧歌呢?”

胡志新就把他在假期送肥、插秧的事告诉了杨老师。杨老师说:

“你父亲这个人不简单啊,你现在明白你父亲的用意没有?”

“父亲的用意我现在明白了,可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搞不明白。”

“什么问题?”

“我父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民,他怎么知道这么深刻的道理?”

杨老师的双眉一皱,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

胡志新心里“咯噔”一下,他不知道杨老师为何如此惊讶。

“志新,你知道慧能吗?”

“知道……”

“慧能读过书吗?”

“不知道。”

“那你就是不知道。”杨老师站了起来,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智慧是从哪里来呢?智慧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就是智慧。你父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他见你干活不懂方法,又固执己见,所以你父亲就用那首插秧歌来开导你、启发你。可是,你都读初中了,居然不理解插秧歌的道理,你父亲能不伤心吗?”

接下来,杨老师讲起了慧能的故事。杨老师说,慧能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没钱读书,靠卖柴为生。一天,慧能在市场上卖柴时,听到有一人在读《金刚经》,心中有所觉悟,他打听到此经是从黄梅弘忍禅师那儿来的,于是他安顿好老母后,便到了黄梅,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杨老师,慧能为什么要丢下母亲去黄梅学佛呢?”

听完慧能的故事后,胡志新向杨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志新,你这个问题提得好。”杨老师欣赏的目光落在胡志新的脸上:“按说,慧能确实不能丢下母亲到黄梅拜见五祖弘忍。原本饱尝人间冷暖,品尽世事辛酸,历经人生沧桑的慧能,更应该与母亲相依为命,让母亲安享晚年。可是,一个人少年时期的经历,往往对其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童年的苦难,更是他生命力勃然喷发的动力源泉。正是这些人生阅历,使得慧能超乎寻常地产生了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对生命真谛的探索。于是,在艰难的生活中,他慢慢产生了悲悯众生、超越苦难、解脱人生的理想;他作为一个樵夫,在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里,敏锐地体验、领悟到了自然法则的律动——所谓禅的智慧,就是生活的真实,自然的真谛……”

直到深夜,胡志新才回到宿舍,可他怎么也无法入睡,他想了许多许多问题……

后来,当胡志新步入社会,每当遇到棘手和艰难的问题时,他都想起慧能的故事。再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使他对慧能传奇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就是——一个想成就大业的人,单凭坚忍不拔的毅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智慧……

同类推荐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组织专门力量对我省几个独有民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那时的调查研究侧重于民族族源、民族历史,而近两年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则侧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出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对各少数民族自身发展而言,更显得重要。长期以来,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除历史与现实中诸多因素影响之外,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爆炸吧!水浒传

    爆炸吧!水浒传

    于浩是一个小职员,经济的不景气,加上自己不小心的犯错而被老板开除,心情极差的他准备自暴自弃,他准备好了烧烤架,挖野菜来烧烤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坠落悬崖……
  •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本书记录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历史上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交事件。书中大量引用清廷史料以及外文报刊、外交公文,尽量还原这些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 我在唐朝有百度

    我在唐朝有百度

    一个21世纪的龙套演员李才基因为在一次旅游途中遇见山洪暴发从而穿越来到了武周时期的唐朝!虽然是给侯府的小姐牵马!可是我也有梦想,我要吃麻辣烫!金针菇、土豆片、小姐随便吃!啥?太辣了!雪糕要不要?吟诗作赋?科举?金银劫案?还有大战突勒?这都不是事!因为我有十三娘!(奸笑——)唐朝书友群(548705884)欢迎各位朋友聊天
热门推荐
  • 异能耽美:枪神之魔舞风云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火战歌

    冰火战歌

    冰封千里,焱飘八方;富甲天下,海内臣服,想一起来见证主人公的成长之路吗?就请加入“冰火战歌”这里有波澜壮阔的震撼场景,有绚丽无比的打斗,更有浑然天成的情节,来加入“冰火战歌”体验哪一波胜似一波,跌宕起伏的快感吧。作者-小懒無罪
  • 生命裁决

    生命裁决

    纯真少年,惨遭灭族之难。孱弱之心,又该何去何从。家族秘宝、惊天身世。为变强、他浴血重生。为报仇、他踏破仙途。
  • 凤女逆天

    凤女逆天

    她,千繁匀,现代顶级医学家,零失误特工,在她费劲心计完成最后一个任务时,到池子里洗脸被一个“小孩子”的球不小心砸了下去,醒来时…全身酸痛,却又不得不去洗个澡,刚走出去还被一个老头收取做徒弟…两个月后,一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出现在美女如云的京城时,美女骚动了,美男骚动了…
  • 人际沟通中的成功法则(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

    人际沟通中的成功法则(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

    幽默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直接和别人的情绪联结。它可以像润滑油一样,润滑人际关系。诙谐幽默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交场上所穿的最漂亮服饰,用幽默代替沉默,绝对可以化解尴尬或对立的气氛。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不小心出糗时,面对粗鲁的言行挑衅时,或是在自己不感兴趣发言的问题上,通常不会选择沉默,而是会用极出色的幽默来代替沉默,化解僵滞的氛围。本书以翔实的案例为读者展示了幽默是如何化解沉默的,读后让人有所顿悟,获益匪浅。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传递信心、照亮希望、50位本土总裁讲企业决胜之道。全球危机下,企业经营虽困难重重,但他们从容面对,展示了战胜危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中前辈耆老,提前布局,谨慎应对;后起之秀,主动出击。逆市扩张……在本书中,企业精英聚集一堂,高谈治企方略,以供中国企业同仁借鉴。
  • 神魔虚像

    神魔虚像

    神魔虚于实的的碰撞,幻想能力的结合。这世间……谁主沉浮!
  • 魂珠变

    魂珠变

    一次无意中得到一块炼铁,造就了他在灵魂方面的天赋,一次无意的巧遇,他遇到的一个牛X的师傅。可是收入师门只是一个人修炼,闯荡,面对。慢慢的他学会了很多,可是对敌人总有点淡淡的放纵,亲人,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他看透了,他要变强。无情的磨难,残忍的杀怒。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活在别人的计划中,怎么挣脱。。。当挣脱了一个枷锁,才发现自己是错了,怎么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