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婵不由得抿嘴笑了笑,直点头。她想让付跃成去办公室凉快一会儿,吃点瓜果,再去车间参观。付跃成要先去车间看过之后,再到办公室坐下来谈生意。邓婵陪着付跃成来到车间,她介绍了生产管理的程序。车间里机器声很响,她怕付跃成听不清楚,凑近脸差不多嘴巴要碰到付跃成的耳朵。她十分开心的讲着,尽管他闻着付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男人特有的气味,就想当着众人的面亲吻一下付先生的脸颊。她带着付先生去三车间的时候,看见仇万金躺在草地上睡觉,顿?受。便借口天气太热,拉着付先生就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她把空调下调了几度想让客人凉快点,接着又抱出个被凉水浸泡过的大西瓜,拿起刀切了好多瓣。她切好的西瓜拿给付先生,说:“这瓜是我们这里的新产品,瓤甜皮薄。走的时候,我送你几个拿回家吧。”
“空调的温度太低,对人的身体不好。既费电,又不环保。”付跃成把空调上调几度,朝邓婵摆摆手。说:“我们先谈生意吧。”他坐在桌前,从包里拿出邓婵给他的服饰图纸和照片,在桌面上平铺开了,说:“我仔细看过了,这些服饰确实很有独到之处,吸引人。也有几个不足的地方。”他拿起一张照片,“这套衣服的领子开的太高。我们公司的客户都是欧美人,很开放的喜欢性感。得把领子放低。”他又拿出一张照片,“这里应该用二种颜色的布料做成不对称的裤腿。外国女人喜欢神秘和独特性。”他又拿出第三张照片,“这里胸脯上的白花,应该移到领子一端,这样穿起来就比较妩媚。”
邓婵很认真的记录着,她见付跃成讲完了,便说:“付先生,我们还是下午签合同吧,我想邀请你到附近的饭店吃饭。付先生能给我面子来我们这么小的公司做生意,我十分感动。”
“我想签了合同得回我们公司,我那里还有一大摊的事等我去做。”付跃成婉言拒绝了。他知道邓婵心里想的是什么,是想着陪着聊话培养感情。他觉得邓婵长得很秀气,可不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他喜欢的是在工商注册大厅里遇见的那位小姐。可他不好直说,只是用话来搪塞。他说:“你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大,跟我们公司一样,都是开业不久。可你们用国际标准化的模式保证服饰的质量,我很佩服。在国外,小企业主向来不注重生产标准化。你们公司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既然我们二家公司今后有生意做,我们今后见面的时候多得很。”
邓婵有点失望,不过,她听付跃成后面的耳句话,暗示她跟付先生之间还有见面的机会,就稍稍放心。邓婵带着付跃成走进经理室,见倩倩坐在电脑前用鼠标着急地在网络上寻找什么,邓婵把写好的合同文本放在经理跟前,说:“小林,我的客户要来签合同。订购服装的数量和金额都已经在合同上写得很清楚,你看一看。”她把合同文本往倩倩手边挪了挪。
倩倩把目光从网上移到合同文本上,然后抬头看了一眼客户。这个人在工商局见面过,是新加坡的华人。她心头不禁砰砰的跳起来,脸颊一阵臊热。她掩饰着自己的感情,笑着说:“我们在工商局见过面。”她有点可惜的说:“就是订购的数量太少了"
“我们只是把你们公司的高档服饰拿给国外的客户看看,有没有市场。”付跃成嘴上这么讲,二眼目不转睛的一直盯着倩倩的笑脸。没想到年轻的女老板把公司办得这么好。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而他毕竟在父母的公司里学了这么多年生意,经验也算丰富,可办企业的本事,年轻的女老板不在他之下,而在他之上。他说:“恭喜你啊,生意做得这么好,我没想到。我们差不多申请的工商执照,我的公司还在摸索,你都把生意做活了。”他拿出自己的名片,“看来我们有缘,二家公司今后一起合作做生意。你别笑啊,林老板,你也把自己的名片给我吧。"他二只手把自己的名片递到倩倩跟前。
倩倩也忘了印名片,她只是淡淡一笑,说:“我们有名片。你要想跟我们公司做生意,我们公司的邓部长有名片。生意上的事,找我们的邓部长。”她拿出公司的印章,“我还有急事要处理,你要觉得合同文本没有异议,就签合同吧。”倩倩跟付跃成各自代表公司签了合同。倩倩就急急忙忙跑去运输科,找司机小刘了。港商那个合同都是用的同一家厂子的布料。当初跟市棉布公司签订货合同的时候,就写明了分四次把布料发完。第一批布料快做完了,可棉布公司就不发料了,说是没货。当时港商认同的产品样衣,就是用这家公司的布料,要是选择新的供货公司,这还要征得港商同意。这事情就变得复杂和麻烦了。要是港商咬定用棉布公司的布料,棉布公司没有货。要港商同意用其他公司的棉布,还要签个新合同,很麻烦。特别容易出漏洞,让港商揪住把儿。港商嘴大想要他们赔多少就赔多少。她站在运输科的办公室里,问司机:“小刘,上午棉布公司老板是怎么跟你讲的,他讲几天到货?”她脸上很冷静,心里就像端着几只小兔似的跳的十分慌。她不知道有没有能力把这种事摆平了。
小刘讲了去棉布公司进货的经过,最后说:“我估计棉布公司有货。听二个工人讲,过二天棉布公司要大涨价。他们这几天压着不出手,就等着过几天涨价。”他见经理很着急的样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倩倩估计司机的话是很有影子的事。棉布公司是全市最大的布料供应商,过去是国营百货公司的二级批发站,掌握了全国十多家棉纺厂的布坯。棉布公司现在是全市的龙头。棉布公司要做大动作,谁能搞的定?港商那份合同虽然看上去价格不低,可加工难度很大,很费工。这份合同公司能拿到的利润并不高。要是布料大幅度提价,说不准还会亏本。她急了,拿着合同的复印本坐上出租车,去了棉布公司。说什么也要棉布公司手下留情。既不能涨价,也不能断货。这二种情况对他们公司都是致命打击。他们还是刚开张的新公司,底子薄,一点没有积累,马虎不得。她下了车,直奔三楼经理室。她对正要外出的棉布公司经理周老板,说:“老总,我们希望你们能考虑实际情况,按合同上的规定,按时给我们发货,我们公司的布料快要用完了。”她很着急的样子,也希望博得老总的同情。
棉布公司经理是个矮胖子,五十多岁,过去棉布公司是国营企业,他听倩倩这么讲,是会发善心,就会写纸条,让倩倩到仓库提货。他也不希望背个奸商的坏名声。可现在棉布公司已经有私人股份了,他也是股东之一。他得为自己公司的利益考虑。他慢条斯理的说:“我知道,这几天仓库里缺货。有好多公司都没有拿到布料,没有货,我这个经理就无能为力了。”他摊开手无奈的耸耸肩膀。
倩倩见经理就跟吃皇粮的官僚一样,也顾不得其他了。她拿出林家公司跟棉布公司签的合同文本,说:“老总,合同上写的明明白白。供货商必需按合同上的规定,按时发料。如有违约,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
棉布公司的周老板形式主义的看了一眼合同文本,用手指着合同最后二行字,说:“如果供货方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履行合同的例外。我们现在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发货。不能用过去的合同约束。”倩倩睁大眼睛,发现合同文本上是有这一行字,当时签合同的时候自己怎么没有注意到呢?她不是学法律专业的,也不想跟棉布公司的老总咬文嚼字。她单刀直入地说:“老总,你们公司是真的缺货?还是想涨价。如果你们公司真的有货,我们先提料回去。涨价的部分以后再算。我们整个公司的工人都在等布料干活呢。”她宁肯割肉保本,也不能跟港商签的合同违约。
棉布公司的周老总现在是软硬不吃,他这个经理也是为私人股东谋利益的。他说;"你的意思我都懂,就是公司没货,我也不能编瞎话哄你。过几天来货了,我会通知你们公司。"
倩倩见棉布公司经理不容商量的样子,无奈的走出经理室。她考虑好好的创业计划,都让棉布公司的断货给毁了。是当时签合同的时候没看清楚合同上的条文?不是,所有提货的服饰公司都是签的同一份合同,合同的条文都是用电脑打印好的,根本没有他们服装公司讨价还价的权利。这是棉布公司不守信用。也不是棉布公司没有货,怎么给其他公司发货?怨谁都没有用。她需要马上想其他的办法,搞到布料,不能耽搁车间干活。她想到了“老板不容易当”这句话,现在她就让莫名其妙出现的困难,闹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也许创业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就看自己有没有本事把这些困难理顺了,迈过坎儿。”她站在棉布公司门口,久久没有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