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风拿出行李包里的美工刀,把西瓜给切开,两人开始狼吞虎咽了起来。
楚云看见水库里有鱼溅起的细小水纹,便对赵风说:“我想念家乡的卢脍鱼。”
赵风也看见了水里游的鱼,马上说:“要不,我们钓几条上来,给煮了,以解你的相思之苦呀?”
楚云:“想法倒是不错,可是这里没有鱼竿和餐具呀?”
赵风:“想想办法嘛?”
楚云:“不如我去找一根长的树干,怎么样?”
赵风:“鱼竿不就解决了吗?线呢?”
楚云:“对呀,我们不是有毛衣吗?拆点线下来不就解决了吗?”
赵风:“我晕,你也真想的出来,连毛衣你都给用到了,那鱼钩呢?”
楚云:“我的包里面,有我缝衣服用的针,只不过线没有,所以只能用毛衣了。什么油盐酱醋的怎么办呀,不会去买吧,这样很花钱的。”
赵风:“去买几包袋装泡面,里面的佐料不就全都解决了吗?”
楚云:“灶很好解决,我们去挖一个不就行了,但是锅呢?”
赵风看了看那还没有用过的不锈钢洗脸盆,喜出望外,说:“那洗脸盆不就可以解决了吗?不要以为它只能当你的走到那里就坐到那里的凳子。”
楚云:“呵呵,那不全都解决了吗?”
赵风:“呵呵,你去找鱼竿,我在这里挖几条蚯蚓,顺便在村里去买几包方便面回来。”
说完,赵风便开始打开包,拿出毛衣,心有不舍地拆着袖口的毛线,楚云也去找鱼竿去了。
很快,楚云一只手拿一根很弯曲的长树枝,腋窝里夹着几袋方便面,另外一只手的手指提着一大瓶矿泉水,手掌握着两罐可乐从村庄里回来了。
赵风的蚯蚓已经找好了,毛线已经拆好了,赵风从楚云的手上接过东西。楚云便在包里面拿出缝衣针来,小心翼翼地用石块敲成了个钩状。
赵风把毛线系在了树枝的一端,用针穿上了蚯蚓,便熟练地甩刀到了水库里。
楚云:“没有浮标呀?”
赵风:“我钓鱼是靠感觉的,我看线都可以了。浮标只是一些天才给笨蛋想的办法。
楚云:“我去挖灶了,待会我还要去找找干柴。”
赵风:“好吧,把灶挖好一点。香蕉你个banana,这是我用过的最弯曲的鱼竿了。”
楚云笑了笑:“羊肉你个叉叉,很天然哟!你不是高手吗?”
楚云已经找好许多干柴,灶已经挖好了。楚云问了躺在草皮上,吃着西瓜,说:“怎么还没钓到呀,你还高手呢?我呸!”
赵风此时见线被拉直,马上兴奋地说:“鱼上钩了!鱼上钩了!”
楚云也瞪大眼睛,赵风把线甩到了地面上,一只红色的大龙虾在地上活蹦乱跳。
楚云哈哈大笑,赵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风:“我第一次钓鱼钓到龙虾哟!”
楚云:“那你更应该掉几条鱼上来庆祝一下。”
赵风取下龙虾,又把毛线甩进了水里面,继续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线上的动静。
赵风:“那龙虾待会把它给炒了,这样不就又多了一盘菜吗?”
楚云:“好主意,我从小抓龙虾在行,我去田沟里找找。”
突然赵风把线拉出了水面,一条大鲫鱼上钩了,那银甲般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鱼被甩到了地面上,楚云跑到旁边,从鱼钩上取了下来,在手上掂量一下,足有三两多重。赵风也欢快地从楚云手中拿起鱼,情不自禁地亲了一下。
赵风再一次把毛线甩到了水中,希望再掉一条上来。楚云放好鱼虾,便去了田沟里找龙虾去了。
没过多久,龙虾已经抓了不少,鱼也再钓了一条。两个人开始在水库边,清洗已经用美工刀“解剖”好的两条鲫鱼。鱼洗好好之后,就放进早就准备好的不锈钢洗脸盆中。楚云把剥掉外甲的龙虾尾肉放进了自己平时刷牙用的钢瓷口杯里,便问赵风是不是把龙虾肉球放进“锅”里面一起煮,赵风让楚云在灶旁边再挖一个小洞,用来炒。
楚云挖好小灶之后,思考了一下,便问赵风:“没有锅铲,怎么炒呀?”
赵风:“你连刷牙的口杯都用了,那你顺便把牙刷用来当锅铲呀?”
说完,赵风把楚云买好的大瓶矿泉水倒进了“锅”里,放在了灶上,便点燃了灶里的干柴。楚云把口杯放在了旁边的小灶上,拆开了一袋方便面,拿出调味料,倒了一半在口杯里,便用牙刷的尾端不停地在口杯里翻转着虾球。
赵风见“锅”里的水已经开始冒气小气泡,把所有方便面的都拆开了,把调味料,酱料都倒进了“锅”中,便用早就被美工刀削好,去掉外皮的嫩枝做好的“筷子”在锅里面搅了搅。此时那白烟冒起,带来的阵阵鱼香味,把两个饥饿的人彻底沉醉了。
鱼煮好了,虾球也“炒”好了,两个人迫不及待地开始享用那鲜美的野餐,别样的厨具做出来的美味。赵风楚云打开可乐罐,以可乐代酒,互相举杯相庆,庆祝一个充满童趣的一天。这一天,感觉特别美好,在山野外,一边享用着那鲜美的鱼汤,一边欣赏着那乡间纯朴自然的美,一生如此,夫复何求。
此时,夕阳的余辉照到水库里,那金灿灿的水光,在两个人的眼前不停地晃荡着。两个人“饭饱酒足”,想到了那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那金色的年华。如果老天能再给一次当小孩子的机会,他们同样会说“我是一只丑小鸭,咿呀咿呀哟!”,如果也非要在上面加一个限期的话,希望老天毫不吝啬地给上一万年。赵风楚云脱掉早就风干的T恤衫,潇洒地扔在了地上,两个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二,三,向前冲!”两个欢快的“小孩子”,像脱缰的马儿一样,飞奔了起来,那风吹乱的头发,遮住早就消瘦的脸夹,两个人兴奋地高高跳起,在水光的照耀下,露出了那清晰可见裹着瘦肌的两排肋骨。“扑咚”,两个人在水里面溅起了两朵裹着夕阳余光的鲜艳“奇葩”,两个人尽情地让肌肤享受着大自然的“芳泽”,纵情恣戏,在这个他们用过的最大的“浴缸”里,那一身的疲惫,早就彻底被冲尽,那世俗的风尘,已经无法去玷污他们的心灵,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只是两个长大了的“孩子”,无忧无虑的小孩子。
夜幕已经降临了,两个没有归宿的孩子,就在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此时蛙声一片,他们希望能够在稻花香里,嗅到丰收的味道,他们为梦想而背井离乡,为梦想而流离失所,为梦想而忍饥挨饿。他们正在付出,正在努力的奋斗,当青春的汗水流过消瘦的面颊,他们不曾感到疲劳,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有排除万难的决心。梦想有多远,他们已经决定走多远。就像在仲夏里的农民在想象金秋十月金黄色的稻谷一样,他们无限憧憬着未来,那抓住梦想的时刻,那品尝累累的硕果的画面。
渐渐地,在梦想的照耀下,他们静静的睡着了,第一次睡在了荒郊野外,第一次可以去整晚呼吸那大自然清新空气,也第一次可以去享受那“地为床,天作被”的奢华。当清风扰乱他们的头发,他们依然甜蜜地睡着。当蚊虫在他们的身上叮咬,他们也只是反射性地用手轻轻拍走,仍然安睡如故,因为他们舍不得去睁开眼睛,去看见漆黑,让漆黑的帷幕去遮住梦想的光芒四射的舞台。想去要抓住梦想的迫切,让他们开始等待着黎明,期待着明天,明天就会与梦想的季节拉近一天的时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