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段心宁领着儿子一进娘家门儿,就受到父母哥嫂的热情欢迎。段心宁的父亲段继康,抓着外孙儿的衣领想象对他小时候那样的亲亲他,而小东却左右躲闪着他姥爷的亲近。这时,段心宁的母亲李淑贤在一旁吆喝[1]着她的老伴儿:“嗨——你个老头子!也没个正形[2],别把我宝贝外孙儿吓着…..。”
段心宁的嫂子赵亚平亲热地抓着段心宁的手说:“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咱爸妈天天的念叨你,可想死你了。”
这时,大哥段心语在招呼大家上桌吃饭。饭桌上,妈妈问心宁:“英维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那么忙吗?他怎么没来?”
心宁回应道:“还是那样,整天的还是工作、工作的。这不?今儿晚上又是单位有事儿。”
坐在爸爸旁边的大哥心语插嘴说:“听我们单位的吕行长说,英维他们局新去了个副局长叫李新,才三十五岁。据说,这小子是“东北工大”的本科生,既有水平又活泛[3]。在省经委当副处长时就挺出名的。什么说呀、写呀的,特别是英语那都是非常出色的。说是哪位省领导看好并点名,让他到咱市财政局任职的。”
这时,段继康说道:“依我看电视和报纸上的消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干部现在的学识和学历停留在什么高中和中专、大专,肯定是不够了。你三弟前两天从深圳来电话说,在他们那儿的政府部门,现在提拔的年轻干部,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英语得有四级以上证书才可以。我看这肯定是今后提拔干部的趋势了。”
“爸,你别说深圳了。现在就是咱们市提拔的干部,也得要求具备大本学历呀。”心语说。
这时,李淑贤给坐在自己身边吃饭的外孙儿碗里夹了块鸡腿儿,接着老太太又带着不理解的口吻叨咕道:“现在也是,这会儿又要求什么,提干得大本学历?哼!我看没有学历的干部,人家也有不少的精英。咳!照样干得很好!我老觉得,这提干还是应该讲究实际工作能力的。不应该,一说大本学历就一窝蜂[4]的大本学历。”
“唉!可别像二十年前似的,提干得是党员——好家伙,那时党员就好像代表了一个人的各方面儿能力。每当面临提干,首先说的话,就是,人家是党——员!到头儿来,一介绍对象,都是人家是党员。好嘛,单就这句话,党员相对像的成功率达70%以上.….。唉!那时候党员吃香,可你们爷儿几个,嗨!偏偏谁也入不上个党…..。”
“哎——?你这个老太太,认识问题咋还就这么不全面哪?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现在是九十年代中叶了,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了!咱们中国将面临着入关、入贸、入世[5]。面临着走向世界。你还用那老皇历[6]能行吗?啊——?”段继康不满地对着老伴儿道。
“好——咱认识问题不如你当教授的全面儿,你这个老头子!这会儿可明白了。”李淑贤接着又对心宁说:“哎——?我说,心宁啊,你得跟英维说呀,让他赶快读本科呀。咱现在水平也够,工作也行,差啥当不上局长呀?”
“姥姥——,我爸他不会说英语!”王小东在她身旁边啃着鸡腿儿,边插着话。段心宁瞪了儿子一眼,并装作嗔怒地说道:“小孩儿吃饭别插嘴!”这时心宁的大哥笑了起来。李淑贤责怪地说:“你笑什么?”
心语说:“东东的话,让我想起了今年初我们省Z行组织各地市行长,到香港、RB去学习考察闹得笑话。五一节后,我到省行办事儿,听省行的人说,我们吕行长和省行考察组在东京街头逛景[7]。逛来逛去,眼睛就不够用了。一回头,咦——?坏了!考察小组让他给跟丢了,翻译也没了。他成哑巴了,不会日语呀。烈日下他走哇,走!五十几岁的人了,连走带急、带上火的,口干舌燥,好不容易走到一个小酒馆儿门前,他实在是走不动了,就一头钻进馆子里,坐在了椅子上,想管人家要杯牛奶喝。”
“人家也不懂他要什么?他就在自己头上用两只手比划。噢——头上带角儿的?人家明白了,他要鹿肉,就给他端来一盘鹿肉。可他一看,急得直摇头。这可给人家弄懵[8]了。哎?你别说还是吕行长聪明,他竟对着RB人哞儿——哞儿地学老牛叫。并用两只手做着挤奶状。噢——这回人家可算是明白了,感情他是要牛奶喝呀!看来,各国人的语言不同,但动物的语言是相同的。”心语的故事让家里人都笑了起来。
段继康接着说:“我看哪!不管是什么社会,干什么都得有知识。两千多年前的孔圣人就说过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儿子心语应和着:“可是呗!要不然?小平他老人家怎么说,知识就是生产力呢。”
这时,他妻子亚平纠正道:“不对吧?人家说是,科技就是生产力。”心语回应道:“知识就是科学,科学就是知识!有啥不对?”
听到儿子说到*,年近七十的段继康可以说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感激之情。他接着儿子的话深深地感慨道:“嗨!咱们家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打内心里感谢*他老人家啊!”
“没有他,我这个富农出身的教书匠,能评上教授?能住到这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而你们这些富农的后代能够上大学和入党当干部?咱们老二心声还能到美国留学、定居?我大孙子能考上大连陆军学校?嗨——就是他老人家!改变了过去的唯成分论、血统论[9],才使得现今的这个社会出现了唯才是举,唯人是用的倾向。也才给了咱们国家千千万万有能力、有知识、有胆魄、头脑灵活的这些个人,提供了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舞台…..。”
“往大了说,咱们国家这么多人口,生活提高得多么快啊?小平同志确实不简单、不简单哪!短短的十年改革开放,就能使咱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来这十年啊,确实是给咱老百姓带来实惠了。再就是老人家,对于香港和澳门提出了一国两制,包括台湾问题,深得国内和国际人士的好评。这不?再有个一两年,香港就要回归咱们中国的怀抱了吗?紧接着的就是澳门。我看哪——就这个趋势,台湾问题,毕竟也是要圆满解决的。并且,现在随着咱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声望也在国际社会里不断地得到提升,咱们的BJ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申奥[10]活动。嘿——!就从这几点上说,咱们的小平同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真真正正的人民领袖,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呀。”
“要不然?前些时候英国首相,铁女人撒切尔夫人来到咱们中国访问,在BJ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众目睽睽的,怎么就一下子就拜倒在了咱们小平同志的脚下了哪?那——老太太,可是世界上公认的铁女人哪…..。”
“爸,人家报道上说是撒切尔夫人,那是和陪同的小平同志走在大会堂的台阶上,不小心失脚造成的。”儿子段心语在一旁纠正道。
“嗨——改革容易吗?”段继康接着又感慨地说道。“我看哪,改革——就是历史上的变法啊。就说历史上著名的北宋王安石变法吧,当时的神宗皇帝,为巩固自己的政权,改变他江河日下的王朝统治。他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理想是达到缓解当时的阶级矛盾,相对减少统治者对老百姓的盘剥,以求他的政权能够维持下去。”
“结果变来变去,却变得当朝贵族官僚越来越富,而老百姓却越来越穷。最终王安石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当然了,北宋神宗皇帝的封建王朝,怎能和我们今天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同日而语哪?”
“所以我说啊,这个改革成功与否,主要就是看老百姓能否过得越来越好,社会财富是否越来越多。整个儿社会人们的生活,是否越来越和谐…..。”
他转而道:“原来六、七十年代的家庭,要是有个红灯牌收音机、SH牌儿手表、凤凰或是永久牌儿的自行车,再就是永生牌儿缝纫机,嗨!就是相当不错的了人家了。”
“唉——!那时候,买肉、买粮油、包括买干豆腐和买布做衣服什么的,都得凭票儿供应,还得排长队。哈——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
“昨天我看报纸上说,私人小汽车,在今后不到十年里将大量的进入平常百姓家。他老人家设计的改革开放,我可以这么说:是恒古未有的,我看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爸,你说这些都不下一百次了,我们都知道你说得没错儿。你的这些语录,我都能背下来,都溶化到血液中了。嘿!现在国家是大发展了,可社会竞争却越来越残酷了。你看企业间的竞争你死我活的,还有老百姓也要真真假假的竞争上岗;而且贪污受贿的事儿,也时不时地往外冒。使得一些个人,现在见了钱,比他妈见了爹妈都亲……。”心语对父亲所说的话语回应道。
“哎——?我说你小子,都快五十岁的人了,看问题咋还这么偏激呢?这个企业和个人都混在一起搅合[11]大锅饭,谁也不想往前挣[12]!还都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没有竞争,那国家她能发展嘛——?再说了,你所知道贪污受贿的事儿,那不都是国家媒体曝光出来的吗?哪个是你弄出来的?”
“这不正说明,国家有决心要刹刹这个事情吗?”父亲段继康红着脖子根儿对大儿子反击道。
一看老头儿真的要急了;段心语赶忙认错般的点头道:“好,好!爸,您说得对!我错了还不行吗?”
“哎?我说你们爷俩儿刚才还老有老样儿,小有小样儿的,怎么这会儿就争得脖子粗脸红的了。真是的!宝贝儿,吃姥姥家的饭好吃不?”李淑贤一边埋怨老伴儿和儿子,一边问着外孙儿,并准备站起身来收拾碗筷儿。这时,儿媳赵亚萍赶忙对婆婆道:“妈,你跟心宁再唠一回儿,她好不容易的回来一次。我来收拾桌子。”
心宁看了看表:“哎哟,时间过得真快,都七点半了。我和东东得回家了,明天早上孩子还得上学,我和英维也得上班。”
“也好——我和你爸送你娘俩儿下楼,顺便我俩也蹓跶蹓跶腿脚儿。心语呀,你帮亚萍收拾收拾碗筷儿和桌子吧啊。”李淑贤对女儿和儿子说道。段心宁领着儿子在父母的陪同下走出了房门。
“王处长,今天是我第一次和你相逢。我借胡厂长的酒,敬你一杯认识酒。”这时,坐在王英维斜对面儿的李玲,站起来向他举起了酒杯。
本已和在桌的男士喝过三旬的王英维慌忙拿起酒杯,站起身来回应道:“不好意思,李玲——李台长,我应该先敬你酒。能够通过胡大哥认识才貌双——全的你,我一个农村出来的苦孩子;我是三生,不!是五——生有幸啊!”
望着李玲,被周围热情和酒精熏染得白里透红俊俏的面孔,和她那双似笑非笑大而黑亮的眼睛,王英维晕了。他似乎生怕别人抢他酒喝似的,猛地把自己杯中的酒一干而尽。然后,用双手高举着手中的杯子,舞蹈一样把杯低儿慢慢地转向了上方,并用他那醉眼真诚的望着李玲,似乎意思是说,我听你的。你看,我已经喝得干干净净了…..。
王英维,真的喝多了。从他当处长的五年来,他经历了太多喝酒的场面,但每次他都很有度,从未失态过。因为他知道,以往他不是为了喝酒而喝酒。今天,他彻底放纵了。此时此刻,他就是想知道为了喝酒而喝酒究竟是什么滋味。
李玲望着眼前已显醉态的王英维,心里既感到高兴和开心,又似乎隐约得有点担心的感觉。这个刚认识的像是老实书生一样的人,特别像自己十几年前在部队当兵的时候,认识的一位教导员,好像也姓王…..。唉!既然都是朋友,喝点儿酒只是图个高兴,可别有什么闪失呵。
想到这儿,李玲对着正在向服务小姐要酒的,已是七分醉意的王英维劝说道:“王处长,酒喝到意处为上,朋友在一起就是图个高兴和舒畅。”说着她对倒酒的小姐使了个眼色,服务小姐知趣儿的转身走出了房门。这时李玲接着对王英维问道,“王处长,你是不是在部队当过兵啊?”
“啊——?你说我——?我当过!当过民、民——兵。”王英维此时,仍是拿着眼睛到处撒摸[13]着倒酒小姐,所以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看到眼前酒桌上的他,性格中农民的质朴、固执,和城镇小市民的狡黠外加知识分子的率真,在酒精的催化下,像色彩斑斓的霓虹灯一般不停的交替显现着。这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儿和好奇心…..。
[1]这里指,老夫妻之间,充满爱意的,生怕对方耳背听不清楚,因而大着声音告知,或是阻止对方做什么的意思。
[2]方言,指不正经、没身份的意思。这里指没身份之意。
[3]方言,指处事灵活,或是八面玲珑的意思。这里指处事灵活。
[4]方言,比喻追求什么事情,大家趋之若就。也谓一帮哄,或是大帮哄的意思。带有一定的盲从性。
[5]这里指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对外经济交往的迅猛发展,于八十年代末开始与美国为首的所谓世界经济组织谈判,以恢复我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于1993年获得成功。在1996年,我国又开始了加入世贸即WTO的谈判。经过艰苦的努力,于2001年获得成功。
[6]指,用老观念和老脑筋来看待新事物、新问题的意思。
[7]指,蹓跶、闲逛看风景的意思。
[8]方言,指弄糊涂了。
[9]指,中国六、七十年代曾出现的,在政治生活中注重人的家庭出身。唯有贫、雇农、军人和革命干部出身家庭的子女,才能获得入党、提干、保送大学等进身的机会。此种现象和行为,为*中的产物。一九七七年小平同志的正式复出,并在他主持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这种左倾错误予以了否定和纠正。
[10]这里指,BJ向国际奥委会申请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的活动。
[11]方言,这里指参与和一起混的意思。
[12]方言,指向上或是向前进取的意思。
[13]方言,用眼睛到处寻找、搜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