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后,天气逐渐转冷。
李小妹托着下巴靠在书桌上发呆,初中的学习内容对她而言没有太大的难度,加上一心认为这些基础课程以后没多大用处的想法,使得她提不起任何兴致来学习。除了两份作业和学习小组活动外,她最近显得很空。人一空起来就会天马行空地乱想。
难得重生一回,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下做点小生意,赚点私房钱,咱不影响爸妈的前程但是自己可以不做啃老族啊,起码房子车子不要爸妈买了,给爸妈减轻点负担。可是赚钱好像很难啊,难道学前辈去广州什么的沿海地方进点服装或者电子产品什么的,在中心广场摆地摊?可是好像没办法跟爸妈解释啊,再说一个人过去人生地不熟的走丢了怎么办?自己可是个路痴来着。其他前辈好像都能逮到个盟友,自己怎么一个都找不到?指望老哥吗?问题是老哥那个大嘴巴很不牢靠啊!
再说了,做生意应该怎么做啊,唯一的一次经验是学校组织的义卖捐助活动,场地、宣传都是学校组织好的,自己只需要找出一些不需要的旧东西标好价钱,让有心捐助贫困山区儿童的有心人买走就可以了。自己一个人去摆地摊,会不会被城管抓啊?万一倒霉被抓了,会不会影响爸妈啊?
要不写点学习心得去投稿?可是应该投哪些杂志报纸啊?以前只关注时尚杂志,没关心过学习期刊啊?
啊!真笨,难道除了规划设计、公文写作,自己真的一无是处?李小妹不甘心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小妹,你怎么了?”罗舒担心的问。
“没事,就是觉得很无聊。罗舒,你平时都怎么打发时间的?”李小妹想不起来自己以前都在干吗,貌似当时初中的学业不重啊,那么多业余时间自己都干吗去了,又没学什么特长,玩好像玩得也不是很尽兴。
“哪来那么多空闲时间啊,每天做完作业,看会动画片,看会连续剧,看会散文小说就没时间了,顶多周末出去逛逛街。小妹,你很空吗?你不是要学那个琴棋书画吗?”罗舒很奇怪,按理来说她才应该是空的那个。
“啊,那也不用天天学啊!要不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出去逛街吧?你一般都逛哪里啊?我从小到大逛街的次数少得可怜呢,衣服都是我妈直接买好的。我妈说我超没眼光……”李小妹连忙岔开话题,可是说着说着又沮丧了,像自己这样连衣服都不会买的人居然还想去做服装生意,真是想钱想疯了。
晚上回到家,看到满桌的素菜,觉得很奇怪,“爸,为什么我们今天吃那么素啊?我想吃虾姑。”
“小妹,乖,咱们过年吃得好一点啊!”李爸小心地哄着。
“爸,怎么了,我们家入不敷出了吗?你们的工作不是都很稳定的吗?”李小妹很奇怪,没印象自己家里连饭都吃不起啊!
“小妹,爸妈要准备过年的分岁酒和人情往来,这两个月的支出要缩紧一些。你要嘴馋了,哥带你去河里摸螺丝炒着吃。”李哥在一边解释,小妹记性真差,这都想不起来。
李小妹想起来了,常年在杭州呆着,都忘了温州这边的人情往来负担特别重,平时没有好好联系的或者没机会送礼的,到了过年都要意思一下。而且送出去的礼物还要有档次有品位,李妈一直说送礼一门学问,你不能表现的太热情,让人觉得你意有所图,又不能送得太寒碜,觉得你看不起对方,不尊重对方。其实“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很有道理的,李妈一直觉得大家有来有往,朋友之间才能处得久,人际关系也能愈来愈广,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可是对于在象牙塔里长大的李小妹来说,这太难了。压根就记不住那么多亲戚朋友,叔伯婶姨的,更何况还要送出合适的礼物,她宁愿一直在异乡简单地工作生活,也不愿把自己弄得那么麻烦。在异乡,没有了利益关系,也就无需这么多人情往来了。
对了,李小妹突然灵光一闪,记得老妈最喜欢送的就是西洋参、蜂窝、山珍、海味以及一些药材。郭东家在长白山下,那儿的人参、鹿茸、乌拉草号称东北三宝,可当地卖的那可是萝卜价,论公斤来卖的。而且那儿的生态保护非常成功,野生蕨菜、黄花菜、木耳什么的山菜非常丰富,当地农民很多都会进山采来晒干了卖,当作补贴家用。记得自己结婚后,每年都要从东北快递一批人参、鹿茸和野生山菜回来给爸妈当年货。或许这可以作为一种生财之道?
李小妹兴奋了,吃完饭,马上给郭东写了封信,要求寄来些当年货,顺便当样品,让爸妈去探探市场行情。
郭东收到信,也很兴奋。自己刚想帮家里解决点负担,李小妹就帮忙出个在他看来很不错的主意。他记得上辈子在超市里比较北方和南方的价格,有二三十倍的差距呢,这样看来,自己一年只要做成功几单生意,就能获利不少了。
第二天,郭东就让大哥帮忙买了几斤西洋参、人参、鹿茸、山珍。兴冲冲地往邮局跑去,结果一下就蔫了,邮寄费用要百多块钱。天啊!我总共买这些东西都才花了一百来块啊,居然还不抵邮费的价格?
“小东,是你那个很重要的笔友吗?人家帮了我们这么多,贵就贵点吧,总是个心意不是。哥这儿有钱,你别发愁了。”郭宁看着郭东蔫蔫的样子,有些不舍,虽然自己家穷,但是也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啊,已经答应要送礼物了,就一定要送。
郭东很郁闷,他还没告诉家里说想做生意,只是说想谢谢李小妹的帮忙,送点礼物过去。要是运费这么贵的话,自己哪付得起啊,再说还不知道有没有销路呢!
“哥,不急的。我只是想送她点礼物当年货,春节前送到就可以了,我想想看有没有其他办法,我们先回家吧。”于是两个人又把打包好的东西带回去,幸好都是干货,而且东北天气冷,不会变质。
回到家后,郭东就开始翻报纸,希望能找到后世那些便宜的快递公司。可惜这根本就是个奢望,现在可是93年啊!
郭宁看到郭东着急的样子,不忍心了。他想想有个去ZJ省的单子,当初自己嫌路程远,没接。现在看到弟弟急成这个样子,觉得就算为了弟弟专门跑一趟,没赚也没关系。“小东,既然时间不是很急,不如大哥帮你送过去吧。刚好前几天我接了个ZJ省的单子,顺路的。”
“真的?哥!你太棒了,这次你先帮我送到,以后我再想其它办法。”郭东乐了,能解决这次难题就好,如果真有销路,凭这次的货款也够付邮费了。郭东跟李小妹约好了,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可能是由一个素未谋面的笔友送的,而且是一个家境不好的笔友。只能是李小妹通过笔友代买的,钱直接转帐转入农行就行了。幸好这年头,农行转帐还不收手续费,否则,他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以前的手续费可是高达50元呢。细节决定成本,这句话说得真没错。
郭东交代郭宁把包裹带到ZJ省内后,然后邮寄到温州。省内邮寄还是比较便宜的,起码比货车邮费便宜多了。千辛万苦之下,1月初,包裹终于到了李小妹的手中。
周末,李小妹很兴奋地抱着一箱纸箱回到家里,向老爸老妈邀功。“爸、妈,你们不用省钱了,看,当当当~~~,这是什么?”
打开箱子,满满的西洋参、人参、鹿茸、山珍,让李爸李妈的眼睛都看花了。李妈慌乱,“小妹,你做什么了,这些东西都哪来的?你哪来的钱?”
“妈,别急。这是我朋友从东北寄过来的。诺,这是西洋参,每天早上切片炖着喝,很补的,这是白人参,拿来泡酒喝最好喝了。东北那可都是黑土,比我们这边卖的质量看上去好很多吧?”李小妹炫耀道。
“朋友?什么朋友可以这么大方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李妈现在心很乱,小妹什么时候交的朋友,都跨省了,她怎么都不知道。自己虽然这段时间很少关心女儿,可是也没这么离谱啊?
“送,哪能呢!这是我托他买的,钱还没付呢!诺,我这不正打算想你们要钱吗?放心了,妈,不贵的,这么多东西才百来块呢,加上运费也没超两百。”李小妹向爸妈解释了下郭东的存在,当然是改良版的笔友关系。然后问爸妈有没有可能做这个生意。
李爸李妈看了眼女儿,很感慨,女儿长大了啊,都知道为家里考虑了,就是看事情看得太简单了,不知道天高地厚。李爸重重地咳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小妹,这里面的水深着呢!这么暴利的生意,怎么会没人想到。这可是被市里药材部门垄断的,老爸以前用折扣价买的时候,就知道利润很高了,只是不知道有这么高而已。但凡暴利的行业都是有背景的,如果稀里糊涂闯进去,肯定会撞得头破血流的。小妹,你还小,不要考虑赚钱的事情,这些老爸老妈会处理好的。你专心读书就好了。”
李妈在一边补充说,“你爸说得对,这件事情你不能对外面提。不过,我们自己家买点年货倒没什么关系,以后每年你还是叫你朋友邮寄点过来吧,我们多给一百块。有人问起,就说你爸有个亲戚有内部渠道,比市场价便宜了三分之一。知道没?”
“哦,知道了。”李小妹有点闷闷不乐,敛财失败了,为什么自己没有做生意的天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