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周府各处都洋溢着喜庆,当然下人们可不管周浩言是否考中秀才,他们跟着高兴,那是因为这个时候要是不小心做错点事情,也不会受责罚。更何况,周泽平此人并不刻薄,往往在节日或者家里有喜事的时候给下人们发一些银两物品什么的,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周府的下人每人都从管家哪里领了属于自己的一份钱物。
晚饭还没有开始,梁正文就来到了周府。这天他坐在府学,听到周浩言考中秀才的消息,就有些坐不住了,但春闱刚刚结束,很多事情需要他来主持,又不好私自离开,只能等到晚上酉时放衙,他才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赶往周府。
梁正文那是周府的常客,周府的下人已经习惯的把梁正文当成了这里的主人,反正梁正文来的时候,下人们只是点头称呼一声梁大人,没有人通报,也没有人特意招待,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梁正文来,那一定是要去老爷的书房。
周泽平从老夫人那里回了书房,心中开始考虑何时和梁正文商量一下把两家孩子的定亲宴办了。刚才他去看过老夫人,发现老夫人的脸色愈加的难看了,想是病情有些加重,也好趁这个机会给老夫人冲冲喜。正在他想着何时去找梁正文商量的时候,门外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
梁正文道:“云升(周泽平表字,前文提到过),在屋里吗?”
周泽平一惊,听出是梁正文的声音,急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边向门口走去边说道:“是子仁(梁正文表字,前文提到过)啊,快进来,我也刚好准备要去找你呢?”
梁正文道:“哦,什么事要找我?”
周泽平道:“这不,言儿这孩子考中了秀才,当初老太太说了,这言儿若是中了秀才,你我两家这定亲宴就要准备着手办了。”
梁正文道:“哦,我也有这个意思,今天在府学听说言儿中了秀才,我就准备要来府上的,可是你也知道,春闱刚结束,大家都忙着,我也不好先离开,只能等放了衙才过来。”
周泽平道:“你我相交十几年,不在乎这个。我们来商议一下宴会的时间吧。”
梁正文道:“好的,那老夫人的意思呢?”梁正文不得不想到老夫人,毕竟促成此事的就是老夫人。
周泽平摇摇头道:“老太太她还没有说,我也没有问。你也知道,老太太的身体最近越来越差,我想这事我们先定下,到时候再通知老太太,摆了宴也好给老太太冲冲喜。”
梁正文道:“哦?老夫人身体不太好?”他看到周泽平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那这事就我们来决定吧,也别让老夫人操心了。”
周泽平感激的点点头,便拉这梁正文到书房去商量俩家联姻,摆宴的时间以及宴请的人员等等。反正等两人出来的时候,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一家人包括梁正文也在内,高高兴兴的吃了顿晚饭。
……
甘露殿御书房内,李世民正在翻阅地方送上来的试卷,看到精辟之处,都用朱笔圈起来,有时兴起,也会让身边的李德全看看。看了许久,到也有些乏力,李世民起身在御书房走了几圈,感觉有点饿了,对李德全道:“现在几时了?”
李德全道:“回陛下,戌时一刻。”
李世民想了想道:“传善吧。”
这话音刚落,外面就走进来一位太监,低声道:“陛下,礼部尚书戴宁戴大人求见。”
李世民听了,对李德全笑着道:“李德全,看见没。这戴宁的鼻子可真够好使的,朕这御膳还没有上来呢,他就知道了。”随即对进来那小太监道:“宣。”
那太监走到门口,对外面扯着尖细的声音道:“宣礼部尚书戴宁觐见!”
不一会,戴宁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沓试卷。
李世民见了,道:“戴卿,这次送来的,可是童生试的卷子了吧。”
戴宁微笑着道:“陛下英明,这次送来的就是童生试的卷子了。”
李世民道:“戴卿,你也学会拍朕的马屁了,这乡试会试的卷子你都送来了,现在你手里的卷子还能有什么,快呈上来吧。你这么晚还进宫送卷子,也不容易,陪朕用膳吧。”
戴宁高兴的答应了,当然,即便是他不想答应都不行。他呈了试卷,便拿起最上面的一张,对李世民道:“陛下,您看这张试卷。这是湖州贡院递上来的,二月初九童生试刚结束,次日臣刚到府衙,就有人把这份试卷拿给臣看,还带了加急文书。”
李世民道:“哦?有这等事,拿来给朕看看,这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戴宁听了话,把这张试卷递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接过试卷,坐回座位上,仔细的看了一边,然后拿起朱笔圈了几处。戴宁站在一旁实在不明白李世民圈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他也曾读过这篇试卷,可感觉通篇一样出色,当然也有几句极佳,可李世民偏偏没有圈这些。
过了一会,李世民抬起了头,笑着看了看戴宁道:“你也看过这篇文章了?是不是不明白朕圈的这些地方是什么意思?”
戴宁点了点头,希望李世民能解了他的疑惑,可等来的,却是李世民的微笑,然后是遥遥头,再接着李世民又低下头看那张试卷,也不知道看了多久,李世民感慨的自语道:“好一篇《滕王阁序》,这人我得见见。”
这句话把戴宁说的晕了头,这张试卷上明明写着观雨亭记,哪来的滕王阁序。他想,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文章,也许自己真的没有看出来,要不地方上怎么会带了加急文书给送上来,自己马虎大意了。
戴宁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李世民说话了,道:“戴卿,你可了解这个考生?”
戴宁道:“回陛下,此生为江南道湖州刺史周泽平之幼子,年方十三。再多的臣就不知道了,随本卷一起递上的文书中只说了这些。”
李世民道:“嗯,朕知道了。他年龄太小,若再过几年,便可堪重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朕就给他创造点挫折。戴卿,代朕拟旨:即日起,罢黜江南道湖州考生:周浩言秀才功名,三年不得录用。”
过了一会,戴宁把写好的圣旨递给李世民道:“陛下,您看这样可以吗?”
李世民道:“好,就这样。朕命你为钦差,明日启程,赶往湖州宣旨。”随即盖上玉玺。
……
为了给周老妇人冲喜,通过商议,周泽平和梁正文把定亲宴的时间定在了两天后。周浩言听到消息后,大感吃惊,连连道,他还没有准备好,怎么这宴会说摆就摆了。不过周浩言的反对声是不会起到作用的,这次整个周府都没有替他说话的人。
两日后,周府里一大早就热闹开了,个府衙的达官贵人都来了,可以说湖州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到齐,一个不缺,这毕竟是湖州刺史家的宴席,要是不给他面子,那在湖州就别想混下去了,县官还不如现管呢。
可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快到中午的时候,来了一大队人吗,为首的这位,身穿二品文官官服,身后跟着的也是四品官员,再往后便是官兵了。
只见这身穿二品官服的人走到周府门口,还未等他身后的官兵上来清理众人,众人已经散开了,这些个人除了常年与权贵打交道的,便就是当地官员,谁都知道此人来头不小,那可是堂堂二品朝廷大员,众人都纷纷猜测此人来的目的。
此人正是戴宁,他此次前来正式为了宣旨。既然是要到湖州刺史家里宣旨,自己就没有通知地方官员,但今天这情况,也出乎了他的意料,感情人家家里是有喜事啊。这圣旨要读了,可是太驳人面子了。可是这圣旨又不能不宣,如果不宣旨,那可是欺君之罪,他戴宁担当不起,硬着头皮,驳人面子就驳人面子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随即,他走进周府,高声道:“谁是周浩言。”
这周浩言听了,刚要上前说话。周泽平却抢先一步道:“大人,这位便是犬子周浩言。”他指了指站在身旁的周浩言。
戴宁道:“周浩言接旨。”一句话出口,左右看热闹的人哗啦一下都跪下了,周浩言也跟着跪下,但心中却有些许担心,他别也许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个时代的皇帝,那可是凌驾于一切至上的,说要谁死,谁就得死,则平白无故的怎么惹了当今皇上?
戴宁见众人都跪下了,打开手中的圣旨,开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罢黜江南道湖州考生周浩言秀才功名,三年不得录用。钦此。”
这句话到没让周浩言怎么样,可周泽平却在一瞬间蒙了,他太了解这个时代了,这可是皇上下旨驳了自己幼儿的功名啊,自己这幼儿也许这辈子就毁了,永无出头之日了,他用颤抖的口音道:“微臣周泽平代犬子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