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3100000009

第9章 9、存亡之道

任何一种完整的道德体系,都离不开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哲学体系。黄帝朝要建立自己的道德体系,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哲学是人用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尽管这世界上存在着非常聪明如黄帝的人,也存在着黄帝非常聪明的老婆嫘祖和嫫母,但作为黄帝、嫘祖、嫫母等单单一个人是绝不可能构建起庞大的哲学体系以及道德体系的;同样,单单黄帝、嫘祖和嫫母这个聪明组合也不可能构建起这么庞大的哲学体系和道德体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黄帝、嫘祖和嫫母等使用的“米”,正是黄帝朝以前千万年间传下来的哲学和道德,以及当世普遍流行的新观点和当前的现实。

黄帝朝首先吸收了千万年间形成的“天地”观念。在这个哲学出发点之下,黄帝朝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工具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和“存亡之难”。所谓“天地之纪”,为“天地”哲学体系的核心。

“天”即宇宙,是整个自然界的统一。“地”即是人类生活的周围环境,是周围环境的统一。人生活在天地之中,人也是“天”和“地”的组成部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引述黄帝朝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后来被封建帝王篡改了,最后的“人亦大”被篡改为“王亦大”,从而失去了“天地”哲学的完整性。因为“天地”哲学本身,是说明“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从三皇的一种说法中,就有“天地人”三皇,就能见出一斑。

“天地”哲学观认为,“天”和“地”是客观存在的,人不能盲目改天换地。但“人”也是客观存在的,“人”是天地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也能对“天地”产生影响。而人之所以能够产生影响,就是在“天地”之“纪”而不是“天地”之“形”的指导下来完成的。所谓“天地之纪”,是一种内在的天地结构;而“天地之形”,则是一种外在的结构。天地的本质是内在的“天地之纪”而不是外在的“天地之形”。这种“天地之纪”就是“道”。

由于人处在天地的一隅,所以对于“道”来说,只能部分认识,绝大多数“道”,人并不能领悟。而对“道”领悟的多寡,将是决定人的行为能够发生多大作用的标志。在这个基础上,“幽明之占”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道”是“恍兮忽兮”的,也就是不可捉摸,人可以认识到“道”的表皮,却未必理解其实质。所以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一种办法,让“道”自己来说话,而不是用我们固有的理念去领悟。这种办法就是“占卜”。“幽明”就是“恍兮忽兮”的“道”,虽然“恍兮忽兮”,为“幽”,但又有“明”,说明“道”最终是可以认识的。只不过以人的局限,能够认识的只有那么多,在人本身的认识之外,就需要占卜。

以黄帝朝的“天地”观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在人类早期的哲学史上是一个异类,因为我们发现,“神”在这里没有出场。中国神话中,所有的“神”都是后天的,“神”都是接触了一定的“道”而成神的,但“神”不能代替“道”,普通人拥有了“道”,照样可以跟“神”对着干,所以后来才有那么多的神仙跟凡人对立的故事。所以黄帝朝的“天地”哲学,从根本上是一种“无神论”的哲学。

但这种“无神论”的哲学中,同样有着“神”的影子。这关系到黄帝朝哲学体系中下一个重要的部分——“死生之说”。因为无神,所以也没有“天堂”“地狱”和“炼狱”。早期的哲学中,“天堂”和“地狱”是一个重要的存在,这是宗教用于劝人为善儆人为恶的一个重要发明,以“天堂”的灿烂前景和“地狱”的恐怖逼使人类做出选择。而在黄帝朝的哲学体系中,却没有这些东西。因为黄帝朝有另外一种东西,可以在“无神论”的基础上,同样构建出类似的赏善罚恶哲学观。

黄帝朝的哲学观认为,人是有三魂七魄的,这是组成人这种生命的重要因素。而其他生物,要么有魂无魄,要么有魄无魂,要么缺魂少魄。人如果做坏事,引起天怒人怨,在“天”的追杀之中,将有魂飞魄散的危险,那样,一个人死亡之后,将“形神俱灭”。而普通人死亡,只是魂魄暂时离开身体,一旦有了机会,魂魄又可以重新凝结到新的身体中。而这种新的凝结就是新的出生过程。更有一些拥有灵根的人,可以通过修炼三魂七魄,使自己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这样的人就是“仙”了。仙的魂魄已经凝结为实质,可以离开身体自由飞行。魂魄将不再跟着肉身一起衰老,甚至肉身还可以在魂魄的改造下焕发青春。这样,人死之后也有三种结局:魂飞魄散,魂魄离体,升仙。升仙是最高境界。而“升仙”的人,必须有着很高的道德修为,在为善中窥察天意,跟天地接近,跟道接近。

黄帝朝的哲学观认为,即使一个人有着很高的道德修为,也未必可以修仙成功,甚至也有魂飞魄散的危险。而这个观点就是“存亡之道”。“存亡之道”的哲学观也跟其他哲学观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宗教认为,就算你做一辈子坏事,只要临死的时候皈依上帝,上帝照样也可以不让你进地狱。这种宗教哲学观类似于黄帝对待战败者的态度,是一种思想战争的方略,可以吸引更多人拥抱自己的哲学观。但这种哲学观同样有一种弊病,那就是很多人在知道这种哲学观之后,就放心大胆做坏事,等着要死的时候才去行善,客观上助长了恶行。黄帝朝“存亡之道”的哲学观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认为,每一个细微的行为和每一种细微的思想,都可以带来毁灭性的结果。固然存在“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情况,但更多时候,作恶者都会受到“天道”的及时惩罚,人的恶行必然带来恶果。所以人应该时时顺应天道,才能趋吉避凶,使自己不会受到“天道”的惩罚。而如果一个人要“成仙”,就更要时时警惕,一步也不能行差踏错,否则就算你做到了“神”,也照样不能逃脱“天道”的惩罚。

人是如此,国更是如此。因为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恶行必然影响国家,国家中恶行增多,则整个国家都会得到惩罚;国家中善行增多,则整个国家都会得到安泰。

黄帝朝这种“存亡之道”的哲学观,对于后世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在今天也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孔子曾经说他“日三省吾身”,就是对于个体的“存亡之道”的重视,并由此而扩大到对于国家的“存亡之道”的重视。而“存亡之道”对于今天的意义,不仅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够产生指导意义,从经济管理到国家大事无不如此,更加重要的是,对于今天的生态观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人逐渐明白,人类不但能够创造灿烂的文明,人类的行为也能够毁灭自己。很多时候,正是人类灿烂的文明本身正在毁灭我们的文明。因为我们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没有很好地比对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否合乎天道。

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之下,黄帝朝“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

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让自己更加符合“存亡之道”。所谓“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其实就是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绝不竭泽而渔,实行可持续发展。“劳勤心力耳目”,实际就是注重发现每一个细微的问题,并竭尽全能以最完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节用水火材物”是黄帝朝的基本国策之一,也就是厉行节约,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备无患,以免“寅吃卯粮”,等到突然变故到来的时候,能够有更加游刃有余的应对。

除此之外,黄帝还经常巡游封禅。巡游的目的是了解各地的生活现实,有无水旱灾害和其他灾变,老百姓有没有对朝廷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才可以做出补救。而黄帝的“封禅”,则跟后世的“封禅”有着根本的区别。黄帝朝的“封禅”是很多的,如果黄帝的“封禅”像后世那样讲排场,肯定是厉行节约的黄帝所不能忍受的。而为什么黄帝会进行“封禅”呢?我觉得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黄帝的统治权本身是依靠战争取得,老百姓对黄帝有着一定的抵触性。所以黄帝一方面加强巡狩,经常了解民间疾苦,消除老百姓的敌对情绪。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黄帝注重让各地的老百姓有一种被尊重的感受。黄帝的每一次“封禅”,实际上都是一种对当地神祗的祭祀和承认。神祗是老百姓精神的支柱,你尊敬老百姓的神,老百姓就会尊敬你。所以黄帝要反复封禅,也就是将全国的神祗都祭拜一次,这样全国的老百姓就都有了一种当家做主人的感觉。“巡狩”和“封禅”,是黄帝对“存亡之道”的实践,是黄帝哲学观得到黄帝本人大力遵行的见证。每次“封禅”,未必奢华,但行为本身,足以让老百姓捐弃武力威胁曾经给他们带来的心灵伤害。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黄帝使用武力,实际是为了整个天下的太平。

尽管黄帝朝的哲学观离不开前代哲学的积淀,但其中有着黄帝的很多创举。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死生之说”和“存亡之难”。这是这两个学说,开创了后世的养生学和治国学说,也让中华民族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观。直到现在,那种战战兢兢却又大胆尝试重视实践的态度依旧在光照着华夏子孙。

同类推荐
  • 混迹时空的猎人

    混迹时空的猎人

    李凡本事平平凡凡的一个人,获得了神秘的系统意外的穿梭到明朝,而且能穿梭各个位面,而且竟然还能回来他就发现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回到明末不让中国人饱受近代的耻辱。
  • 悍妾

    悍妾

    唐秋穿越第一天就“被”成婚,娇妻艳若画中仙子。曾经荣华于一身,如今家徒四壁。贫贱夫妻百事哀。很快祸事临头,有人抢婚,图的并非他娇妻的美色,只因唐秋光芒太耀眼。英姿飒飒的女将军,官宦世家的千金小姐,谜一样的流落公主,还有那不开窍的小妮子……人非圣贤,美色当前,来者不拒。家有悍妻非我愿,等过上了愁云惨淡的日子,唐秋悲呼哀哉:“大姐们,退货行不行?”PS:面对家庭暴力,一定要勇敢说“NO。”
  • 魂归秦汉

    魂归秦汉

    本书描述的是: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驾崩后,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短暂的动荡,一颗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灵魂在经历了朋友背叛、家人出卖后来到这里,他在这受尽人间苦楚后醒悟到:人活着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心理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于是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孤独。纵横秦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用自己生命和血汗开创天下的可歌可泣故事.
  • 这样读史更有趣

    这样读史更有趣

    读起来有趣味,悟出来有收获。历史犹如滚滚长江之水,汹涌东逝,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史是凝固、暂停的现实,在凝固的历史画面上,笑谈着历史故事,也别有一番乐趣。本书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那些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他们的悲喜人生。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撩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历史的百般滋味。本书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那些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他们的悲喜人生。
  • 晋楚风云

    晋楚风云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其中晋、楚两个超级大国人才辈出,冲突不断。两国亦开始了八十多年的争霸之战,道德与诡诈;忠诚与背叛;真实与虚伪;善良与残忍;阳谋与阴谋,在这段历史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段尘封的历史背后则蕴含了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生存之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
热门推荐
  • 记忆中的那一天

    记忆中的那一天

    有那么一刹那,会想和他说我爱你,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有那么一刹那,会想落泪,却强忍住没有流下来。有那么一刹那,会想回到过去,去做一做那个梦幻的想法。有那么一刹那,会想在夜空下为他撑起一把伞,却只是目睹他离去的背影。亲爱的,总有那么一刹那,你会希望时间定格,你愿意用全部的力量去铭记、去思索、去追寻。
  • 红颜祸水我见犹怜

    红颜祸水我见犹怜

    画地为牢,江山为聘,只要你在朕身边,乾坤万里,九州四海,任你消遣。她笑起来,刹那芳华,美艳绝伦。高纬啊高纬,你从来不知道,我不在意你的万里河山,也无意祸害苍生,我不过,就是想要安安稳稳的活着。听闻浮生若梦,那到底是谁颠覆了谁的天下?
  • 网游之裂土

    网游之裂土

    一个英(diao)雄(si),到底要如何拯救地球,站在人生的颠峰?必须经历小怪的狂殴,高富帅的打脸,最后被团灭,跟反派大BOSS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经历爱与痛的边缘,面对强大的敌人,只有相信挖掘机的力量,单挑,城战,世界BOSS。萝莉,御姐,欧巴大叔。要啥有啥!其实是个励志的故事,以上乱入。
  • 综漫之无限火力

    综漫之无限火力

    经历长久长久又长久的空间穿梭后,云飞终于正式踏上了他的无尽穿越之旅。首先,第一个世界是火影忍者中的世界,在这里他遇到了三忍(纲手捕获成功),尾兽,宇智波斑。在这里,他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忍术,篡改了各种各样的未来,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妹子……。
  • 补张灵崔莹合传

    补张灵崔莹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之外的世界

    我之外的世界

    热门游戏”我的世界“被制作出异界游戏,但是由于病毒,游戏崩坏,玩家再也退不出去,世界上僵尸发狂,能力提升,并且晚上产生的僵尸多出一倍,你若死亡,两种办法:半小时内,期待同伴拿来无尽之心复活,还有一种,死。“孩子,如何?来尝试下痛苦吧!”更新时间比较慢
  • 诀帝

    诀帝

    古帝逝去,五诀依令散布大陆五角,且看主角洛狱如何走上古帝大道掌五诀凝帝气修逆世之躯翻云搅海祝读者们阅读愉快!新书新手哦~
  • 灭世七莲之嗜血红莲

    灭世七莲之嗜血红莲

    当鲜血染红大地,天空为之变色之时以血凝成之魔龙,飞于九霄诞生于黑暗,毁灭与永恒与魔龙伴生之嗜血红莲一生应无心无情如若有情,必遭蚀骨之痛当嗜血红莲妄想掌握命运,贪婪与世间红尘之时,却不知自己早已走向了灭世之路..........
  • 北辰溪,等我来追你

    北辰溪,等我来追你

    北辰溪在一次实验失败后意外穿越,一个以强者为尊的世界,血脉的封存。深夜意外附身,她到底是谁?他深夜之吻,却不曾出现,玩弄她于股掌之间到头言爱“你也配吗?”北辰溪甩袖离去,只留他一人独看山棱。
  • 狂宠娇妻:女皇殿下我爱你

    狂宠娇妻:女皇殿下我爱你

    墨寒熙一直觉得仰瞳就是他怀里的小猫,可他忽略了那可是只小野猫,温柔体贴什么的都是假象,仰瞳就是仰瞳,不是什么可以随便玩弄的小猫小狗。仰瞳一直觉得墨寒熙不像个大少爷,他能她一起去撸串,去逛夜市,去电玩城,虽然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大小姐的派头,然而当墨寒熙真正认真起来的时候,仰瞳又觉得自己上辈子绝对欠了他什么,要不怎么至于这么压榨她的劳动力,自己怎么说也是仰安国际的下任总裁嘛。不过说起来还好,至少在最绝望的时候,他还在,至少最后给她披上婚纱的人,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