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3100000053

第53章 53、先治黄河长江

要对整个治水活动进行规划,就必须了解整个平原地区目前的地貌。所以每治理一个地方之前,禹都要先带人一起到各地去考察山川地貌。在每座山上选择一棵比较显眼的树木,做下标记,用于定位。经过考察之后,对于工程如何进行再仔细考量,然后确定行动。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大禹及其治水委员会充分利用了当时的交通工具。在陆地上,他们利用“车”来赶路。这种“车”当然不是法拉利宝马之类,而是当时的马车。中国古代的“车”是随着战争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在黄帝的时候,不但发明了车,还发明了最早的指南车。所以车的使用,到大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用了至少五百年。甚至有可能在黄帝之前,车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大禹使用的车,应该跟尧帝曾经使用过的那**车比较类似,目的是加快行程,在舒适度方面估计要大打折扣。

而在水面上,大禹则是用船来作为交通工具。船的发明也非常早。这个在考古发掘中就知道,新石器时代就有独木舟了。所以传说中黄帝时代发明船的说法不可信。但无论船是谁发明的,大禹时候船作为交通工具已经习以为常了。估计大洪水时候,就有很多人坐船逃生。《圣经》中能够出现“诺亚方舟”的传说绝不是偶然的。相对来说,船坐起来比“车”要舒适一些,但水上的颠簸也是很厉害的。

除了陆地和水面之外,当时的平原地区,还有沼泽地。沼泽地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地形。红军过草地,过的就是沼泽地,当时有很多人陷在里面就直接没顶了。前苏联小说(后改编为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一个女兵回家报信,也是陷在沼泽地里出不来了。而在这样危险的地形中,大禹也想到了穿越的办法,那就是使用“橇”。

“橇”这种东西,想来大家不会陌生,爱斯基摩人最著名的交通工具,就是“狗拉雪橇”。雪橇是平底,并且底比较长,两端向上稍斜,在雪地上,即使有小坑小坎,稍稍向上的两端也不会卡住,在狗拉之下迅速脱出来。大禹使用的在泥里行走的“橇”,估计功能也比较类似。不过有个问题,就是“橇”的动能问题。沼泽不是雪地,沼泽中的坑有时候是很大的,人陷进去出不来,“橇”虽然底长,一旦陷进去也出不来,就算马、牛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可能陷入而没顶。有一种办法是类似于滑雪使用的滑雪板,本身没有动力,但人可以利用滑雪杖前进。如果在沼泽里使用这种类似于滑雪杖的工具,不仅可以让“橇”前进,还可以试探沼泽的深浅。当然,“橇”也可能有更加复杂的结构。以当时的战争科技,完全有可能发明出一种今天已经失传的交通工具,行走沼泽如履平地,就像陆地上的车和水里的船。

但无论如何,行走在沼泽地都是很有风险的。而大洪水过后,留下这样的沼泽地非常多,又是不可逃避的。此后,随着治水的深入,水被引入河道之后,原来形成的堰塞湖也会露出沼泽的底面,将更多地遇到沼泽的问题。

相比之下,行走一般的山地,对于大禹等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但山地同样有风险。一般山地没有什么,特殊的山地地形则比较陡峻,对考察形成威胁。而且在传说中,“洪水”跟“猛兽”是结伴而来的。由于大洪水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范围缩小,也给猛兽的活动空间扩大了。甚至还出现了很多从前没有出现过的怪兽。

我们现在往往以为怪兽只是传说。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大洪水来临的时候,实际上是连通了海洋生物到达陆地的通道。洪水退后,很多海洋生物来不及退走,就只得停留在陆上的水域。由于在陆地水域没有这些海洋生物的天敌,因此他们不但繁衍下来,而且个头长得比较大,比原本的海洋生物更加凶狠。有些原本只生活在海岛上的两栖类生物也由此进入了山区。

所以大禹等人当时测量山川地貌的行程,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不过由于传说所限,相关的故事并不多,这让我们失去了类似于古希腊的探险故事。但伯益传下的《山海经》,则基本留下了当时怪兽的一些信息。

考察过程中,大禹等人不仅使用当时先进的交通工具,同时在使用尺子绳子等工具的同时,还使用到圆规。史记说大禹“左准绳,右规矩”,就特别提到对圆规的使用。不过,出于测量的需要,这种圆规估计比较大,才能测量更大的目标。

另外,在《史记》中还记载了大禹等人“载四时”,即用车装载四种时间计量器。当时用于纪年月日的时间计量器当然是“日历”,这跟后世差不多。只不过当时的“日历”使用什么方法来纪年月日,就不可考了。估计还是跟后世一样,使用文字记载每日标记,跟日历相印证。

而具体到每日的时间,则有三种时间计量器:晷、滴、漏。“晷”对于具体时间的计算,精度比较高。因为“晷”是按照日影来计算时间的,太阳的运行比较稳定,所以也是最精确的。但“晷”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必须在有太阳的时候才能测量时间,一旦天阴或者晚上,“晷”就没有办法计时了。虽然有的晚上也有月亮,月亮升起的时间却每天都有变化,所以依靠月影是靠不住的。

所以“滴”“漏”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滴”是利用将水一滴滴滴下来,用以计量时间;而“漏”则是将沙装在漏斗中,一点点漏下来计量时间。时间刻度刻在装水的瓶子或者装沙的斗中,达到一个刻度,就到达一个时刻。

从大禹治水的史料看来,中国的先人在当时已经使用了比较准确的测量长度、重量、角度和时间的工具,具备了准确测绘、设计、施工的能力。

测量完成之后,经过周密的计划,治水正式开始。跟后世的研究一样,禹使用了跟鲧不一样的治水方式,直接挖通水道,让水沿着疏通之后的江河流向大海。民众在大禹等人的指挥之下,挖开一处处淤塞的河道。他们的汗水换来了成果,数十年淤积的洪水,顺着江河水道,滔滔而下,露出了久违的平地。原本受到水患威胁的下游平地也得到了安定。大片的土地获得了开垦。冀州治水获得了初步成功。

根据大禹治水——开垦——继续治水——继续开垦的思路,在冀州治水成功之后,下一步就是治理整条黄河了。作为黄帝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作为第二步治理目标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冀州只是试验,现在才是大规模治水。同时,水患必须从上中游根治,所以下游也只能选择黄河以北河流较短的冀州做试验,此后的治水必须先上游后下游。

黄河之后,就是长江。这是中国的两大水系之一。这两个流域治理完毕,基本就可以中场休息。其他流域就属于乘胜追击了。

同时,无论黄河还是长江,在洪水之前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长江流域分布着炎帝族、蚩尤族和东夷族,也拥有足够的财力治理水患。

最后,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的地势,就可以发现,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的中上游,都处于地势的第二阶梯以上,大洪水的时候,可能洪水曾经抵达上中游,但洪水退去,上中游甚少淤积,正是人类当时退守的所在。新的经济中心也在这一带形成。从这一带开始治水,跟冀州一样,也拥有补给线更短,人力更充足的优点。而且大洪水时候,下游的民众往往逃往上游,这一带的居民正是还乡团的理想成员。

两大流域中,更难治理的是黄河。因为黄河一到中游,就多高山阻隔。也因此留下了大禹开龙门的故事。将整个龙门山从头挖到脚,直接用人力挖出一条水道。这是上古时代人类最大的工程之一,也是愚公移山的真实版本。龙门一通,黄河不再被截断,淤积的洪水一泻到海,第一大经济中心翻开了新的篇章。

大洪水尽管几乎毁灭了黄帝列朝的文明,但也给舜帝朝带来了丰厚的礼物。那就是洪水之后淤积的土壤非常肥沃,比洪水之前更加适宜耕种。整个黄河流域的生产力一恢复,立刻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让整个国家拥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力量,可以继续治理江河水患。

而到长江一疏通,同样得到了大片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很快也被开垦出来,并且一开垦就可以丰收。

此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不仅生产力得到恢复,并形成了两个横跨中华大地的治水基地。这两个流域拥有上等的土壤,交纳上等土壤的赋税,充实了朝廷的仓库。

大禹从这两个基地向两侧拓展,最终全部平息水患。

同类推荐
  • 捣蛋的将军

    捣蛋的将军

    本书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讲的是突厥族小屁孩儿,一步步成长为大唐帝国的将军,最后被皇帝封为东平郡王,成了汉人的王爷,问鼎皇权,最后一切化为烟尘。
  •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 “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
  • 酒尊

    酒尊

    【最火爆畅销书】一觉初醒,北大最年轻史学教授易江南发现自己竟然身处地牢深处,此时,他的七魂六魄似乎正支配着后汉张衡之体。而他也察觉到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大汉王朝,这里,易江南意外卷入了由上帝一手谋划的圈套,成为了一个傀儡!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新编世界五千年(五)

    新编世界五千年(五)

    哺乳动物完成由原始哺乳动物向灵长目动物的进化历程,迈出走向人类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的第一步是在中国完成的。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灵长目动物娇齿兽,是1970年在中国安徽省潜山县发现的。而从一般的灵长目动物进化到人猿超科的动物,这人类进化史上迈出的第二步也是在中国江苏省溧阳县发现的。
  • 三国之化茧

    三国之化茧

    自然之道本清明,自生自化自天成。静听静待妙音最,净心尽力福田耕。当刘禅走上那最高的台阶的时候,想起了他的老师,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一个老头子却正在用拐杖敲他不成器的儿子:“你老子把个扶不起的东西都扶起来了,你这不成器的就为什么扶不起来呢?气死老子了!”儿子莫名其妙的抱着脑袋哀嚎:“您要哪样嘛?再扶就扶上天啦!会摔死的!”老头子瞪着老眼半天,看着这个傻儿子的熊样顿时乐了。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妖》

    《天下第一妖》

    一名小人物转世从到一名小妖身上突破千难万难,经历万世大劫难,最终达到万世第一妖。。。。。。。。万世大劫难。。。。。。。。万年情恨。。。。。。。。
  • 麒麟变

    麒麟变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雄霸,今天我等就和你算尽恩怨。”一身古装的步锦云说到。“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我呸,”雄霸一声怒吼冲向了风云二人,一道气力把二人打飞,聂风变身麒麟魔,手握雪饮刀,二人合力杀了雄霸风云二人归隐江湖,在认识了第二梦之后被傲决奸计所擒,步锦云为救聂风独战傲决,傲决因手里的魔剑之威,使得步锦云没有还手之力,天剑无名赶到,与魔剑同归于尽,至此魔剑只剩下了一半,不知所终,天剑被灭,聂风因变身麒麟魔而无法复原被封印,第二梦守卫着聂风老死。聂风冲出封印时已完全变成麒麟,因冥冥之中的感应来到了地球,被修仙者所杀,元神附身在了武魂世家最后一子武明的身上。
  •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人生处世的哲理,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成功做人、改变命运的智慧之门:它有利于拓畏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定位自我,陶冶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们的生活勾画蓝图,塑造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们挖掘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把握自己的命运。适于广大青少年、家长和中小学教师阅读。
  • 不屈傲骨

    不屈傲骨

    少年天生缺少一半心脏,后得天降繁星,以星补心。身怀七窍玲珑心,手持无名长枪,我之敌必杀,我之爱必护,浩瀚九州,我为帝尊。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 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

    简·韦伯斯特(Jean Webster,1876-1916),美国人。1976年出生于纽约州的佛雷多尼亚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中,父亲从事出版工作,母亲是马克·吐温的侄女。在校期间,她就常常在巴萨女子大学校友杂志和地方新闻刊物投稿,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孤儿院和感化院做社会服条。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成为她日后写作《长腿叔叔》的最佳素材。1912年,韦伯斯特出版小说《长腿叔叔》。在她众多作品中,《长腿叔叔》最受读者喜爱,此书后业被拍成电影,由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明星担任女主角,使小说的影响更加深入。幸运女神忽然降临在孤女茱蒂身上,因为她写的一篇文章,孤儿院的一位匿名理事愿意资助她上大学,并培育她成为作家。
  • 超级变身系统

    超级变身系统

    卓小凡得到了变身的能力。这种变身的能力不仅可以帮他战斗,还可以指导他提升各方面实力。打架不行,他有变身系统的变身。学习不好,他有变身系统的变身。长得不帅,他还是有变身系统的变身。卓小凡在一念之间获得了通行天下的资本!而学校内外,那些习惯于欺压平民子弟(loser)的各种高富帅还没有明白他们即将遭遇什么……现在看一个平凡的中学生怎么反击!
  • 逗比废柴犯桃花

    逗比废柴犯桃花

    她,21世纪的天才少女,无论是琴棋书画,炒菜做饭,还是看病发明……所谓是无一不奇,无一不精。连长相也是美女中的美女。她单纯呆傻,每次都发誓要走高冷范,结果却是次次以失败告终。要说她的缺点,也就是武艺不精,但也是跆拳道黑带8级。但却被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所杀,她本以为她的一生到此结束,却意外的穿越了。
  • 澜负情深

    澜负情深

    架着个金丝框架眼镜的美人,举手投足风情万种啊,尤其是那嗓音,介于磁性和清冷之间,开口就是引人犯罪。美人强悍,谈笑风生间,就来了一场英雄救美,呸!是美人救狗熊,呸!是乖巧萌宠的女孩子。这不是重点,重点在美人竟然要跟她回家!她虽然粗鲁了点,好色了点,小气了点,可是,不代表这样她就活该捡个定时炸弹!情不自禁,看斯文败类,强悍美人如何俘获傲娇粗鲁,小气怕死的卖萌高手。
  • 法傲寰宇

    法傲寰宇

    出生豪门的天骄,在自己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后就自鸣得意,纨绔堕落,结果却因为自己的张狂引来了杀生之祸,结果肉身被毁,魂魄夺舍重生,誓要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