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倏忽,自慕容部灭夫余之后,眨眼又是五年时间过去。慕容廆的正妻段宜终于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全族上下一片欢腾。族长继承人的问题关系整个部族的稳定和延续,慕容廆和段宜大婚之后五年都没生下儿子,反倒是段宜的陪嫁丫头叫做段宁的竟然先生下了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如今已经年满三岁——这着实让慕容部上下焦虑不已。如今慕容廆有了嫡子,族长继承人的问题自然而然便迎刃而解,这如何不让慕容部上下欢欣不已。蒸蒸日上的慕容部可没有人希望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导致慕容部再次陷入困境。
慕容廆自然也是颇为兴奋。慕容翰的出生可以说纯粹是个意外,天元大陆上,陪嫁丫头侍寝已经是各族都盛行的风俗。段宜和段宁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本就颇深,段宜也不想被人说是嫉妒成性,所以才让段宁侍寝,陪了慕容廆几次。哪曾想,自己的这里总不见有动静,段宁那边却是一索而获。所幸段宜并非善妒之人,段宁也谨守本分,两人倒是安之若素。慕容廆也并没有因为段宁的出身而歧视、冷落慕容翰,只是继承人的问题同样也让慕容廆隐隐不安。几年来,慕容廆与段宜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感情甚好,虽然段宜没有产下子嗣,但也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感情。而如今段宜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两人的感情自然也愈发深厚,同时慕容廆也不用再为继承人问题而担心了。思量半晌后,慕容廆给自己这个儿子取了一个单名“皝”。年方三岁的慕容翰已经颇为懂事,不但没有象有的孩子因为弟弟的出生而不快,反而整天围着新出生的小弟弟转来转去,极为喜爱。
一个月后,正当慕容廆邀请了族内父老亲朋为嫡子慕容皝大摆满月酒,满堂欢庆之时,都阳的信使却带来了一个令满堂震惊的消息:蔷薇帝国弘武大帝陛下驾崩,皇太子司马衷登基继位为皇,国丈杨骏奉遗诏辅政。
慕容廆不由摇头苦笑,不想发生的几乎全部发生了。弘武大帝年事已高,如今驾崩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但继位的新皇司马衷却是一个平庸到仅仅比白痴略胜一筹而已,如果仅是如此倒也罢了,但偏偏司马衷却有一个权欲极强,心性狠辣而又出生豪门的皇后以及一群手握大权的实权亲王兄弟——所谓实权亲王,是指区别于那些只能在都城纳福的虚位亲王,掌握一地军政实权的亲王。这样的情况,帝国如何还会不乱。更何况,遗诏辅政的竟然只有一个和当今皇帝才能几乎同样平庸的国丈杨骏。实在想不通精明了一世的弘武大帝为何会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或许这位皇帝陛下的死有蹊跷也说不定。
“匈奴那边的情况如何?”慕容廆向信使问道
“据说匈奴左部人马在去年冬天集训后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解散”
“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慕容廆点点头。刘元海的动作还真快啊,慕容廆暗自感叹,但没有办法,匈奴五部人马加起来至少可以组建五十万大军,远非自己小小的慕容部所能相比。以刘渊目前的实力,已经完全有资格逐鹿中原,刘渊精明过人,自然也明白当前的局势,提前做好准备。
局势的发展并没有超出少数有识之士的预料,新皇——即后世所谓的昭惠帝第二年,受遗诏辅政的国丈、太傅杨骏便被皇后贾南风勾结都督青州军政事的南亲王司马亮以谋逆的罪名处死。之后,试图控制南亲王的贾南风被排挤到一边,司马亮大权独揽。不甘心失败的贾南风又挑唆都督雍州军政的仁亲王司马玮杀掉司马亮,然后反诬司马玮矫诏擅杀宗室重臣,处死司马玮,志得意满的贾南风独掌大权。但贾南风没能得意几天,便被闲居的信亲王司马冏勾结统率禁军的昭亲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处死了贾南风。
这之后,亲王们为争夺帝位而开始了一场打得烟尘四起的大混战,一场没有任何在场之人获胜的大混战。混战持续了十五年时间,直到慕容廆长子慕容翰举行成人礼之后,大混战才逐渐尘埃落地。最后还站在擂台上的礼亲王司马越还没来得及体会胜利的喜悦,一直在擂台下旁观的观众们开始动手了。率先出手的便是已经自称匈奴王的刘渊,精疲力竭的司马越和帝国皇室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打得节节败退。匈奴大军直逼都阳城下,横扫并洗劫了离都阳不远的邺城——蔷薇帝国崛起之前司马家族的直属领地。双方在都阳城下一场大战,刘渊小看了帝国一百多年的积累,虽然大战中司马越和昭惠帝司马衷都被乱兵所杀,但损折不小的匈奴骑兵也没能攻破都阳城。刘渊只得撤回大军,修生养息,积蓄力量。但对于此时交战的双方来说,匈奴获得的是一个稍事喘息并恢复力量的机会,蔷薇帝国皇室却只能坐视国内混乱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力量不断流失。两年后,号称永不陷落的都阳城被匈奴骑兵攻破,做了两年除了虚名之外一无所有的皇帝的昭文帝被俘虏——大陆历史上,作为大陆霸主的华族首次蒙受如此屈辱,帝国皇帝被蛮族俘虏——皇室残余贵族纷纷逃往关陇之地的秦州,指望凭借号称天下雄关的函谷关抵挡彪悍的匈奴骑兵,在关内之地苟且偷安。然而刘渊却并不打算给司马氏皇族任何喘息之机,匈奴大军追击而至,皇室残军仓皇而逃,天下雄关的函谷关也没有能挡得住匈奴骑兵的铁蹄,被席卷而过。一时间,关中之地人心惶惶,皇室残余贵族选定的新都永安城也是一日数惊。
匈奴大军气势如虹,刘渊也正走向自己人生的顶端。然而此时的慕容廆,却正面临着慕容部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