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3900000002

第2章 天降金钟

东方有个不周山,因山高而不合而得名,山上草木茂盛,古树林立,常年蔽天遮月,时常猛兽出没,夜幕降临更是鬼哭狼嚎。

不周山下有个小村庄叫共工村,这共工村名字还有一个来历,据传说,上古时代,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长留山一带,南到乐游山以南,西到天山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他的部落在阴山脚下,传说他是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受到了部落人民的爱戴。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把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

他以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部落的人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

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部落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部落人们尊称他们为“苍天后土在上“,在不周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重新建了个村子来纪念共工氏的英勇取名叫共工村。

如今的共工村已不是当年热闹非凡地共工村,因山上树木过于茂盛,山脚下的村子一天时间,唯有中午太阳当空时才能照进微弱的阳光,加上晚上时常猛兽下山来滋扰村民。村里的村民已大部分举家搬到了千里外的轩辕山脚下。唯有老宋一家还未搬离,老宋是一个老樵夫50多岁,无妻无子一个人生活在共工村里,靠着上不周山砍柴卖钱,也不至于温饱不济。本打算月底搬到轩辕山脚下与村民团聚。

夜慢慢地在不周山拉开了序幕,宋老汉背着干柴走在不周山的小山径上,脚步蹒跚地的往山下走去,小径地野花给他的脚带起了一个波浪,随着他往前的脚步,那波浪一层层的跟在他的后面。

宋老汉擦了下脸上滴下的汗水,抬头望了望,参天的古树,透过茂密地树叶,从缝隙里可以看到天上黑云密布如同洒在纸上的泼墨。他加快了脚步,那野花的波浪变成了潮水一般,急急地往前面涌去,又如草丛下面有蛇飞速的爬过,荡起了一连串的波浪。

山脚下,几间小茅屋呆立在山窝中间,中间的小茅屋的屋顶还新彻了些茅草,四周的小茅屋破旧不堪,已年久无人居住。

宋老汉背着干柴放在中间地小茅屋前面,把腰间的柴刀拿了下来放在干柴的边上。打开大门推了进去,里面十分简陋,一张小床,一个小破桌子,桌子上一个缺了角的水壶,还有一个涂上了一层污垢地茶杯。宋老汉提了水壶绕到了屋子的后面,那里有个简易地火灶。宋老汉忙碌地准备晚饭。

晚饭过后,天还是黑黑的,其实平时也是黑黑地,因为月亮都给树木躲起来了。一点风都没有,山脚下草丛里有几个发光地东西,在那里晃来晃去。那是野狼地眼睛,在黑夜里闪闪发光。宋老汉把灯笼点上挂在了茅屋前面,那摇晃地亮光不敢上前,在茅屋四周徘徊着。

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宋老汉不去理会那些东西,关上了大门上床睡觉。

睡到夜里,汗水把他浇了起来,衣服黏黏地贴在身上好不舒服,老宋摸黑起床坐在凳子上,点起旁边的油灯,一下子屋里慢慢地亮了起来。望着大门缝隙里的黑暗,想必屋外的灯笼已熄掉了,宋老汉怔怔发起呆来。

不知出神多久屋子里的灯光慢慢地摇晃起来,屋内顿时忽暗忽明,宋老汉用手拿起火折子挑了挑灯芯,屋子又亮了起来。

屋外沙沙声,宋老汉用耳朵静听外面的动静,是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没听到野兽地嚎叫声,平时正是野兽出没的时候,今天晚上有点不同,心里莫名地不安起来,又不知道不安什么,又慢慢地陷入了发呆中。

一声闷雷把宋老汉惊吓地跳了起来,宋老汉走到大门边上耳朵贴着细听起外面的动静,外面还是风吹过树叶地沙沙声。不过那声音比以往更加急促更加大声。

又一声闷雷砸了下来,宋老汉跳了起来,快步走到床边坐在床沿上。屋子的茅草“嗖嗖”作响,狂风从门的缝隙里吹了进来,把油灯一下子扑灭了,屋里一下子暗了下来。宋老汉心里害怕地发毛,这样的天气还从没遇到过,不由得祈祷快点天亮。

这时门缝里一闪一闪地亮了起来,跟雷鸣声相呼应着,宋老汉想走到门前透过门缝看下外面的情况,可是脚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迈不开步子。

不知道雷鸣声跟闪电持续了多久,慢慢地听到了一声声怒吼声仿佛在屋子的上方咆哮着,宋老汉抓过旁边的破被子把自己包裹了起来。露出一双惊诧地眼睛,那眼睛随着那闪电一明一暗地闪动着。

慢慢地那雷鸣声盖过了怒吼声,仔细听,可以听到一声声地哀鸣声,那声音听着如鬼哭狼嚎,有如婴儿哭泣,不时犹如铜盘敲打的声音。宋老汉心里也敲打铜锣一般,怦跳个不停。

当恐惧达到顶点时,宋老汉背脊都是冷汗,脸颊的肌肉直跳,头脑放空。整个人脱离肉体一般灵魂在不断地放空,等灵魂重新回到肉体时,风停了,雷鸣声乍然而止,闪电也不见了,门的缝隙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宋老汉安慰自己道:都结束了,可以安心睡觉了。

当他准备躺下时,门缝里亮起了五彩缤纷,宋老汉又大步地走到门边上贴着耳朵,外面什么声音都没有,就连树叶地沙沙声都没有,可是那彩光还是映在他那干巴巴的脸庞上。

突然一声如雷般地声响在不远处轰然大作,宋老汉防不及时地给吓的坐在地上,声音过后,屁股下的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宋老汉又给震的站了起来,扶着大门惊恐不已。

震动过后,大地安静了下来,宋老汉等了半盏茶地时间,确认了再无动静后,慢慢地打开了大门,走出的一瞬间,眼睛闭了起来,很怕看到什么恐怖地东西,等感觉自己走出了茅屋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没有想象地恐怖,只是大片大片地树枝堆在门外的空地上,连那山边的草丛也给树枝砸成了一片平地。

宋老汉抬头望去,没有密不可分地树叶,只有天空点点的繁星。天边那一抹白色已说明快要天亮了。山风吹了过来,夹着血腥味,让人闻了想吐。

宋老汉迈着小心翼翼地步子,向屋后走去,走出几十丈远的地方,因为有雾气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可是可以看到那物体闪着金光。

宋老汉跺了跺脚,鼓起了勇气向那发光物体走去,慢慢地接近,那金色的光芒更加旺盛,等到眼前时眼睛都睁不开来,宋老汉眯着眼睛看去,心里不由地倒吸一口气。

平地上给砸出了个两丈宽的大坑,深有一个大人高,里面有一口金光闪闪地大钟,大钟周围冒着金色地光芒。

宋老汉不敢上前去摸它,只能倒退几步远远地看着。那口大钟随着周围金色光芒的慢慢变暗,慢慢地小了起来,一点一点地缩小了起来。

宋老汉一辈子都没看过这等惊奇的事,不由地张口了没牙的大嘴作惊呆状。

没多时,雾气越来越浓,那金色光芒隐没在雾气里,宋老汉为了看得仔细,走近了几步,接近了那个天坑。宋老汉往坑里看去,没了金色光芒,只有一个手掌大小的金色小钟在那里闪着微弱地光。因为浓雾的关系,还是看不到坑里全部的情况。

宋老汉慢慢地两手撑着背后,滑下坑去,下到坑里时,天已经亮了起来,雾气也散开了,太阳的朝晖在草丛的露珠里跳跃着。宋老汉擦了擦脸上的露珠,睁眼看着坑里的全貌,吓的瘫坐在稀松地土地上。

坑里一个白白嫩嫩地婴儿安静地躺在坑的中间,婴儿的脖子上挂了一口手拇指大小的金色的小钟。那用来挂钟的是一条金色地链子,那口钟一看都不是凡间的东西,因为它的光芒耀眼而不刺眼,看久了人的心胸不由的开阔起来,心情不由地愉悦起来。

宋老汉盯住那小钟看了半饷,心情平静了许多,也不觉得害怕起来,走了过去,把那熟睡地婴儿抱了起来,婴儿的身子下面压了一块羊皮样的东西,宋老汉捡了起来,都是些看不懂的文字,宋老汉把它收入怀里。慢慢的抱着婴儿从坑里爬出来。

宋老汉爬了出来,往前面看去,不由的身子一怔,四个大小一样的天坑在前面排列着,宋老汉准备过去一探究竟。

这时上空一个洪亮的声音喝到:“老汉莫往前,前面危险!”

宋老汉止住了步子,往天上望去,一个翩翩欲仙的人物御剑往这边快速接近。

这个如仙般的人物就是靖达真人。

同类推荐
  • 携地球飞升

    携地球飞升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身处异界,不忘初心......斩神斩魔破万物,夺一颗道果;战天战地战众生,争一线天机!紫川星,两界崖,乌云密布,一缕缕闪电犹若惊龙,欲撕破天穹......林云立两界崖顶,望高处天威煌煌,身躯巍然不动,眼中古井无波,唯狂风煽动衣衫,猎猎作响!许久,身影消失,只留下一个声音,在整个天地间回响,久久不息......“今日我若得证大道,他日定让地球飞升!”
  • 鼎玄

    鼎玄

    .世上有一奇鼎,内蕴神火,聚灵液,可炼药,可护体!此鼎形如凡物,药在其内,自主成丹!人在其内,可炼肉身!神在其中,可净化魂魄!
  • 苍澜引

    苍澜引

    亿万年前,洪荒众神奉盘古为创世神,以其坐骑四圣兽为尊。后盘古大神造世气竭而陨,天书记为鸿蒙纪。众神为夺主神之位分庭抗礼,鸿蒙纪元年,诸神大战一触即发。仙班陨落、神识凋零,人间动荡、天崩地裂、妖兽横行。四圣兽为守护盘古大神所付之心血,以圣源镇压祸乱、平定人间四方之极千年……千年岁月弹指间,朔北之地突生异变,一个少年也被赋予了特别的使命……——————————————————作者剧情交流:409883089验证消息:《苍澜引》
  • 血龙祭

    血龙祭

    巍巍九州,莽莽荒原,列国争强,群雄纷乱。铁命真龙,降临凡间,以血为引,以身祭天。剑破苍穹,法悟真言,人鬼同途,身魂共炼,魔之血性,妖之灵焰,修齐六道,始得成仙!一个关于血龙祭天的上古传说,一段孤独少年悟道修仙的热血传奇,一部呕心沥血,倾情奉献的诚意之作!
  • 是非缘

    是非缘

    她是天上的玉心仙子,为爱的人不惜一切,她最终为他而死。
热门推荐
  •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我们三个在暴打作者以后被传送到了无厘头世界,然后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死里逃生的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 我是复仇者

    我是复仇者

    我只是平凡人,是命运的安排让我成为了复仇者。本以为,我的复仇早已结束,我所剩下的是帮助老师的复仇可是,命运再次跟我开了一个玩笑我的复仇远远没有结束—————————————————————————————————————————————————新手写书,文笔较烂。如若不喜,右角点×。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多多支持,谢谢了。
  • 紫雷天动

    紫雷天动

    上古大能渡劫失败,灵魂被九天神雷吞噬,少年巫云古偶然融合神雷,得到上古大能的记忆碎片,最终凭借自己的机敏和不屈精神,在强者如云的苍云大陆闯出一片蓝天,留下不朽传奇——紫雷天动
  • 晓生看历史

    晓生看历史

    每个人似乎都曾幻想过,或睡前,或闲暇,或坐公交车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幻想着:比如幻想成超级美女、帅哥,走在大街上被星探发掘,然后一举成名,万千瞩目;幻想成富家弟子,挥金如土,放荡不羁,开豪车,住别墅,游戏在芸芸美女之间;幻想自己拥有绝世武功,惩恶扬善,打抱不平,总在不经意间惊呆所有人,而自己却不留姓名潇洒的离开,引得一众美女阵阵花痴,有时候还有其它稀奇古怪的幻想,逗得自己忍俊不禁“扑哧”一笑。如若有一天,你的右半脑真的脱离现实穿回过去,你想在那里看到什么?而白晓生又看到了什么?
  • 实体发展哲学

    实体发展哲学

    探索宇宙的本源,探索人类社会的本质,建立哲学体系。
  • 霸道少爷爱校花

    霸道少爷爱校花

    一个霸道的少爷和唯美的校花因为家族原因所以同居,他们不止是同居关系,还是同桌,再一次又一次的闹剧里在男主寒亦晨的心中有女主伊诺儿不浅的位置,再一次又一次的表白下,伊诺儿对寒亦晨说:“寒亦晨,我也喜欢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御天武皇

    御天武皇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却一样可以傲视天下,就像鸭王一开始主角说的那样,我不是富二代,却一样能开跑车!当然,主角并不是鸭,他的目标也不是开跑车,他的梦想,是让全世界看看,什么才叫逆天!什么叫牛逼!
  • 豪门婚宠之独家霸爱

    豪门婚宠之独家霸爱

    她是古老奢侈品牌家族的千金,少年成名的世界著名服装、珠宝设计师,心怀仇恨,倾城绝世却清淡冷漠;回国复仇的她,却莫名其妙的被一个霸道如火的男人缠住,让她平静如水的心泛起了波澜。他是第一大珠宝公司的掌权人,也是京都有名的黄金钻石王老五,风华绝代,霸道冷情,无敌面瘫,传言他不近女色,女人只要近他五步之内就会非死即伤,他的公司里清一色男性。一次机场的意外相遇,她的身姿从此深深映入他的脑海,冷情的他变得热情如火,,用尽一切阴谋诡计把她留在身边,宠之入骨,视如生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