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深处。
古易屏退众人,独自盘坐于小楼中,面前墙壁上,书写着大大的两个字:
幽冥!
注视良久后,闭目,静心,厉声喝道:
“聚灵!”
相比于月前的聚灵,这一次的动静要大的太多。平地骤起狂风,阴风呼啸,一时间百花深处这座小楼内所有的门窗一时间全部打开,滚滚黄风呼涌而入。
黄风之中,隐隐约约现出缕缕白雾,形似人形。
黄泉路上,岂可无阴灵?
王府后花园外,黑汉领着两班侍卫纹丝不动的站着,只是黑汉眼中的光芒,却不安的跳动着。忽然,黑汉不由的打了个寒战,感觉一股凉风从脖颈处划过,黑汉猛的伸手触及,却什么也没发生,转头朝向花园深处望去,脸色变幻莫名……
黑汉隐隐觉得,刚才那股阴风,应该是修为绝高的武道高手潜入了后花园。至于这人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白天的那个黑衣刺客报仇的。又或者,是前来探测太子虚实的,总之,肯定是来者不善。
不过,黑汉却没有要为主子挡死的觉悟,能够在众人眼皮底下无声无息的潜入王府后花园的人,不是他一个寻常侍卫能够抵挡的了的。
当整座百花深处都被包裹在黄色浓郁的风雾中时,一声幽幽的清喝声传出:
“引气入体!”
而后,只见一个漩涡从内而外陡然形成,所有的烟雾一时间争先恐后的涌入漩涡,只是,外界依旧源源不断的聚齐了大量的黄色烟雾,朝小楼汹涌而来。
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三个时辰,直到小楼中再次传出一道喝声:
“黄泉,成!!”
“轰”的一道气浪,将小楼外方圆里许内所有的烟雾纳入漩涡,而后统统消失不见了。
百花深处,一时间恢复了清明,只是,满园姹紫嫣红的鲜花,已然全部凋零……
一片肃杀之气。
小楼内,古易不知何时站了起来,站在小楼窗前,看着满园凋零的鲜花,久久不语。
古易丹田内,一条气势浩荡的长河,自紫府虚空处蔓延而下,在丹田内蜿蜒几转后,流进了奇经八脉。而这条长河的源头,竟然是一颗幽黑的,只有米粒大小的石子。石子的周围,一条赤金色的小龙,张牙舞爪的腾舞飞转着…
…………
皇家帝陵前的古松,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
弦月之下,点点星光挥洒在松枝间,落地一片斑驳。
而在古松的最高处,一道黑色的身影一动不动的悬挂着,因为那道身影,是一具死尸。
白天喧闹的场面早已逝去,如今只剩下一片清冷宁寂,在月光下,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啪”、“啪”、“啪”
一阵缓慢的脚步声,打破了四周冷寂的氛围,一道身影,从黑暗中慢慢走出,立于古松前丈许远处,负手而立,扬起头静静的看着。
似是此人引起的反应,一时间又有两三人从阴暗中走出,不过都未出声,只是抬头看着古松顶的那道黑影。
或许,间或间,有人会朝帝陵深处看去,只是这种动作,极其隐秘…
就在这些人犹如观看天书般细细观察那道死尸时,蓦然,又一道身影飘幽幽的出现在古松附近。
原本站立着的人,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来者,待到看清来人黑巾蒙面时,眉头不由都皱了起来。
“呵,这年头,阿猫阿狗的也敢乱出头,出头也就罢了,却又连面都不敢露,真是咄咄怪事。”
一书生打扮的中年人,看着后来的那个身着夜行衣的身影,讥讽道。
书生旁边不远处,还站着一道士,一和尚,和一身着兵甲的武人。四人看向那黑面人的目光都有些不善。
概因原本的这四人,或许彼此间忌惮敌对,但却是彼此熟知的。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敌手也就这么几个。
现如今居然不知从哪又冒出一个来,还是大家都未听说过的,居然还蒙着面,也难怪众人不喜。
未知,往往意味着没有把握。脱离掌控,也就意味着危险……
黑衣人对书生的话充耳不闻,只是仰头淡淡的看着古松上的那道黑影。
“哼!”
书生见黑衣人居然理也不理会他,顿时心生怒火,冷哼一声,“刷”的一声打开手中折扇,眯起眼冷冷的道:“怎么,凭我玉面书生的名头,难道还不配与阁下对话不成?你……”
书生话未说完,陡然面色大变,生生从原地向一旁移开半步,而后众人才发现,一把淡黄色尺许长的小刀,从书生的脖颈处划过,若是书生再慢半步,那么此刻……
小刀并未停留,转瞬飞回黑衣人身上,消失不见了。
气氛一时凝固了起来,书生既惊又怒,却又不敢造次,黑衣人的实力,他着实摸不透,不过就凭刚才那诡异莫测的一手,书生自问难以做到,至少,黑衣人的实力不在他之下。
“阁下如此身手,为何还要藏头遮面?”
这次说话的,却是书生旁的道士,此人身着墨绿道袍,背插宝剑,三尺长须垂于胸前,端的一派道骨仙风。
黑衣人充耳不闻,目光从古松顶的黑影处移开,移向了泼墨般黑漆的星空。良久后,才淡淡的道:
“皇家帝陵前,尔等,意欲何为?”
久不出声的黑衣人,甫一出口,就将众人震的面色巨变。
“南无阿弥陀佛!”
一直在旁观看的僧人出声了:“贫僧法慧,见过施主。不知施主可是皇室中人?”
黑衣人冷哼一声:“太子近日才与佛门达成约定,助你佛门入世,而秦王入佛门达摩洞首座渡厄名下,不想今日,居然有佛门中人窥伺我皇族帝陵,秃驴,你可有何解释?莫不是,欺我皇族无人?”
一声“秃驴”,将法慧气的佛心乱跳,只是值此特殊时节,而且黑衣人所言确有其理,所以强压一口气,念了声佛偈后道:“施主误会了,贫僧听闻皇室帝陵出现武道先天刺客,却被帝陵内皇室高人一道剑气击杀,贫僧痴迷武道,因此前来瞻仰一二,罪过罪过。”
黑衣人不可置否,淡淡的道:“那么,尔可瞻仰完毕?”
法慧闻言一愣,点了点头,却不知何意。
就听黑衣人冷声道:“瞻仰完了还不离去,莫非想为我古氏皇族的列祖列宗守陵不可?”
法慧闻言面色顿时涨红,握着禅杖的手陡然握紧。只是脑中闪过古松上的那道剑气伤口,还有一年后的大事,强忍着念了声“阿弥陀佛”后,再不停留,转身离去。
黑衣人看也不看离去的法慧,而是将冰冷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道人,寒声道:“青龙观的香火,是不是烧的太久了,把你这牛鼻子给烧糊涂了。要是牛鼻子你嫌青龙观传承够了,那正好,帝陵中尚且缺少一些香火,本座想借来一用,可否?”
青龙观是八百里咸阳城内最大的一处道观,历代观主均道号青龙,武道传承为绝顶武道功法《青龙劲》,且信徒众多,香火极是旺盛。
青龙道人武道修为极高,又享受信众供奉多年,何曾受过此等言语冲突,闻言大怒,可是不知是忌惮黑衣人适才的一刀,还是恐惧帝陵中未知的所在,冷哼一声后,居然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一僧一道离去后,古松附近只剩下一书生、一武将,一文一武。
黑衣人没有将目光放在二人身上,而是再次仰望星空,语气空幽的道:“太师、太傅还有太保,此三公本当是朝廷柱梁,不想,如今却成了国贼尔。”
书生和武将闻言面色骤变,原本只是冷寂的气氛,陡然变的肃杀起来。
黑衣人却恍若未觉,满是嘲讽的语气道:“稷下学宫,号称世间浩然正气的所在,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忠君报国为抱负,不知这位学宫高徒,胸中可还存有浩然正气,你所修习的浩然正气,可还是正白无瑕?”
书生的脸色一时难看到了极点,己方连对方的脸都没有看见,对方却把自己的老本儿给挖的空空如也。
书生还未反应过来,只听黑衣人继续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书生面色剧变,如同见鬼般看着黑衣人,怒喝一声:“住口!你怎会我学宫无上圣典?”
黑衣人闻言冷冷一笑,道:“无上圣典?据我所知,这在真正的儒教眼中,只是每个儒者都会的基础罢了,真正的大儒,恨不得天下人人皆颂此歌,而你,不过一个伪儒罢了。”
“啊!”
书生再也听不下去了,黑衣人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尖刀般插在他心中,他要赶紧回去,回到稷下学宫,将今日所遇禀报宫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