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贵落户的徐州也叫彭城,自古便是兵家必征之地,本来依着李大贵的意思是回合肥,毕竟中国人讲究个落叶归根啊,可是自己在回合肥的路上,病倒在了徐州,这一病就病了三个多月,身边虽然一闸子银元,可是天天住的旅店也承受不起,连看病带住店带吃的,闸子里的银元渐渐见少。旅店的东家心肠倒是不坏,这时候就劝李大贵,您病倒在我店里了,也算和你有缘,有句话我得劝您,您说这哪里黄土不埋人啊,这三个月也见您花了不少的钱了,您这一家老小的,再往合肥跑这一路的花销也少不了,本来现在能买二十亩地的钱,等您回到家里了,那钱只能买十亩地了。徐州这地方,也是人杰地灵,物产也算丰富,又通着火车,这码头也不小了,您不如落户在我们这里得了。有道是听人劝,吃饱饭,李大贵听人家说的有理,又想了想自已老家也没有什么祖产,也就是只有两间屋子几分薄田,回去的日子也确实是不好过,于是就让这旅店的东家帮着打听谁家卖房子卖地的,如果合适就买了。
也是该着旅店东家挣这份中人钱,三打听两打听的,他还真给李大贵找到了个卖主。这家姓刘,主人是个大烟鬼,住的城东二十五里的下河头庄里,祖上也是个富贵人家,还出过举人,不过自他吸上了福寿膏,家就慢慢的败落了,最后抽大烟给抽死了,他人是死了,可却给老婆孩子剩下了一屁股的债。没办法为了还债,他老婆只能卖掉祖宅,不过附近的人要么是穷的买不起,要么是说这刘家的老宅后院里住着“白蛇娘娘”房子不能买。至于这“白娘娘”是不是白蛇传里面的白素真,有传说是的,有传说不是的。但是不管怎么传,都说这“白娘娘”神通广大,只是因为要报答刘家祖上的恩得,所以住在刘家后院的井里,一直保佑着刘家的富贵。
所以这十里八村的人谁也不买,他老婆只能往下落价,可是越落价,越是没有人买。没办法他老婆只能求着人,到城里面打听,看有没有人愿意买这房子。旅店东家一开始知道有人卖房子还挺高兴,可细细一打听其中的原委,就没打算牵这个头,毕竟这样的房子谁也不愿意住,可又磨不开那边中人的面子,只好把这事讲给李大贵听。本以为李大贵肯定不会买这刘家的祖宅,可李大贵一听反而挺高兴的,再一听房价合适,当时就要跟着中人去看房子,弄得旅店的东家倒有些不好意思。旅店的东家其实不知道,李大贵自己也打着个小算盘,他自从有过吃鬼的经历后,二十多年从没碰到过不干净的东西,就是听说了哪个地方闹鬼闹怪风水不好,他一去保证那东西也不敢闹了,所以这么多年,他一直信奉着神鬼怕恶人,今天一听到房子里有“白娘娘”,他也没当成个事,心里想“还世代富贵呢,一个大烟鬼就给抽败了,估计这白蛇道行不怎么样啊。
李大贵跟着中人来到了刘家的祖宅,一看房子很破旧了,不过别看房子破,房子的格局还在,倒是显得很是大气,两进的院子,加上东西厢房,房屋也不少,只是房子确实有点阴戚戚的,让人感觉不是太舒服。李大贵看那一家子孤儿寡母也确实可怜,也就没有再往下压价,就同意一百块银元价格。
第二天让中人写了张文书,双方按了手印,给了刘寡妇一百块银元,当时就把地契房契改了名字。刘家的寡妇很高兴,毕竟一百块银元,不仅足够还丈夫欠下的债了,还能再买个小院子住着,临走前还专门告诉李大贵后院里的那口枯井,虽然枯了很多年了,但是祖辈说了那井里住着白蛇娘娘,叫李大贵一不要去淘那口井、二不是填上那口井,一旦惹了白蛇娘娘发怒可是会死人的。刘家的寡妇这也是好心,可是她这好心,却是把李大贵害的不轻。李大贵当时听了刘家寡妇的话,心里笑的不行“井里的白蛇,要是真有道行,保得你家世代富贵,能让你卖房子吗”?
房子买到手了,可是田地还没有呢,给了中人两块钱的好处费,让他再帮着寻卖田地的主,过了没几日中人又帮着买了十一二亩地,两头黄牛,李大贵算是在这下河头庄里落下了户。
房子跟地是买了,各种问题就紧跟着来了,李大贵扛了二三十年的枪,根本就不会种地。没办法只能把自己的地租给别人种,最后三算两算的落到自己手里没有几个钱。有人问了,李大贵手里有了这十多亩地,最差也算是个富农,租给佃户,使劲压榨,应该能收不少租子吧!其实说这话的同学,估计是从小是《白毛女》一类的电影看得多了,不错那时候是有些狠毒的地主,想方设法压榨穷苦的人,但这类的地主却也是少数的,其实想想也很简单,你今年压榨人家,把人家压得受不了,大不了人家明年不租你的地了,不受你压迫了不行啊,又没有卖给你家里做奴才,在哪里都是一样混穷。而且那时候徐州又是个大码头,号称“五省通衢”,街面上的买卖商辅多了去了,你只要肯干,能活命的法也不少。再加上李大贵在这下河头庄里又是个外来户,所以根本不可能和黄世仁似的去“欺男霸女”,要不这庄里的人非把他赶出去不行。
别看李大贵庄稼地里收不到多少粮食,不过他年轻老婆那块地里,收成到是不错,五年里给他添了三个闺女,张天玺的奶奶,就是在这时候出生的。李大贵很喜欢张天玺的奶奶,因为这孩子长得很像自己,不像自己其他的孩子,长得像自己的老婆,又矮又瘦的。所以对这个孩子格外的疼爱,给自己这个二闺女起了个李玉荣名字。平日里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先想着玉荣,还经常给这小丫头讲自己当兵时候的事,只是孩子小,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明白。
李玉荣长到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神神秘秘的跑到了李大贵的面前伸手高兴喊道:“爹,你看这是什么?”
李大贵这时候眼睛已经花得厉害,看东西有些吃力,当努力看清二闺女手里的东西后,笑道:“我们家玉荣从哪里弄的糖人啊,真好看,能给爹尝尝不。”心里却想,今天又不是集,这小丫头的糖人从哪来的。
“爹,你尝尝可甜了。”小玉荣一听爹要吃,很大方的把糖人递到的爹爹的嘴边。
“玉荣,爹不吃,你先告诉爹这糖人是哪来的。”李大贵自然不会跟闺女抢糖人吃,疑心的问道。
“我不告诉你爹,姐姐说这是秘密,不让我给别人讲。”究竟是孩子,虽然答应别人是秘密,但这会却已经说出了这秘密。
“大丫哪来的钱买给你吃。”李大贵没给大闺女起名字,一直大丫大丫的叫,虽然大丫这时候已经十来岁了,但一个小丫头哪有钱买糖给妹妹吃。
“不是大姐给的,是……”小玉荣想自己和别人约定的秘密,又闭口不言了。
“说到底是谁给的。”李大贵黑着脸道,那个年代兵慌马乱的,用些吃的喝的拐带小孩子的也不少,李大贵以为是人贩子打算拐卖自己的二闺女。
小玉荣一看爹的样子好吓人,也忘了什么秘密不秘密的了,小声的说道:“后院的姐姐给的,我刚才添了添,比集上吹糖人做的甜多了。”
“后院的姐姐?”李大贵疑道。
“嗯,就是就住在井里的姐姐给的啊?对了,姐姐还拖着条长长了尾巴呢!爹,你不知道,井里的姐姐说只要我去找她玩,她还给我糖人吃。”小玉荣的表情就跟《武林外传》里面那个喜欢吃糖葫芦的莫小贝一样,也不怪小玉荣贪嘴,这五六年李大贵的老婆生了三个闺女,家里是光添人口不添地。再加上之前李大贵的大手大脚,那个钱闸子里的银元一年前就快花干净了,弄得李大贵不敢再打那闸子银元的主意,所以这一年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以至于给闺女买个糖人都不敢买了。
“啪”的一声,李大贵一巴掌打掉了二闺女手里的糖人。
“……哇啊…哇啊。”小玉荣被爹爹的举动吓得一傻,紧接着哇哇大哭起来,这小丫头心里不明白,一向疼爱自己的爹爹,怎么打掉了自己最爱吃的糖人。
“玉荣,这东西不干净,不能吃,唉…,乖,不哭,不哭”抱起了哇哇大哭的玉荣,边哄孩子边想,后院有啥不干净的东西啊?这几年没见它闹过啊,有条尾巴,难道是蛇精,又想起买房子的时候,刘家寡妇说后院水井住着白蛇娘娘,当时还告诉说一不能淘水井,二不能填水井,千万不能招惹,要不然后患无穷。
李大贵想到了这,嘴里恶狠狠的道“既然你招惹我的闺女,拿出些脏东西骗俺闺女吃,就别怪你李爷爷了,我倒是要和你斗一斗,让你再招惹我的玉荣”。
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如果感觉写得还行,就顺手收藏了吧。可以等减肥了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