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道语:
少女笑言姐弟缘,顺势攀附权贵山;
夫妇说儿优劣论,后浪一涨前浪平。
“你这小子,不是凡夫。”
林立桐正想着怎么去接李百勋称赞的这句话时,突然从月门外传来一个清丽地声音。
“阿父,您说谁不是凡夫了,让女儿也见见嘛。”
一个青春靓丽身影突然从月门外蹦了出来,此女子年约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脸的天真活泼样子。突见到林立桐站在那儿,立即变为小碎步,瞬间变得优雅淑女起来了。
“阿父,家里来客人了。”只见一明眸皓齿的女子踩着小碎步缓缓走近,向李百勋微微一福道。
“你啊!都成大姑娘了,还那么玩皮,倒是让立桐见笑了。”李百勋拿自家宝贝女儿也没办法,只得无奈的叹息一声。
“大人,小姐天性率真、活泼,其心无垢无尘,立桐敬佩尚不及,怎会言笑。”林立桐心想,若对答不好,岂不得罪了这个县令大人。
“老爷,家里来客人了。也不告之奴家一声,这就吩附下人,备好酒菜。”只见一中年妇人从月门缓缓而出,其仪态端庄得宜,轻声细语地说道。
“哈哈,这位就是林立桐了,当年那位说自己长得有点着急的那位五岁稚童。立桐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拙荆柳氏,小女幼安。”李百勋笑着将双方介绍了一番。
“立桐见过夫人,见过小姐。”林立桐也向两位拱手行礼。只见刚才还一脸淑女模样的李幼安,突然故态复萌,恢复了最初的率真样子,大步的走向林立桐,还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还真是长得有点着急,小桐子,快叫一声姐姐来听听。”李幼安一脸大姐头的模样。让李百勋和柳氏也是一脸无奈。
“立桐你不要见怪,这丫头就是有些疯疯癫癫,幼安不可如此无礼。”李百勋见自己女儿出言无状,赶紧出言呵斥道。
“大人,小姐的这句’小桐子‘,让立桐感到了久违的亲切。如果大人不见怪,那立桐就厚颜了。”林立桐打这官司意外遇到了曾经的故人,如果能和一县县令打好关系,那就再好不过了。这送上门的梯子,又怎会不往上爬呢。
“林立桐见过姐姐。”林立桐正式以姐弟之礼行礼,不给李百勋思考的时间。
李百勋先是愣了一下,怎么一下子就从自己的故人,变成了自己女儿的弟弟了,李百勋和柳氏相视无语了。心想林立桐这小子极为不凡,将来必有成就,现有交好于他,将来必不吃亏。
“大人,刚才立桐享受到亲情,一时情难自禁,还望大人、夫人和小姐莫要见怪才是,小民这就告辞。”林立桐明白,这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如果对方不愿,反倒恶了对方。所以立即收回刚才之语,若对方不愿,放好台阶给对方下台。
李百勋一听林立桐之言,就知道对方之意,若自己不愿意,收回话语,是不愿将事情弄得难堪,给自己一个好台阶。暗赞一声,这小子脑子转得好快。
“哈哈,立桐你既然认了幼安为姐,立桐你以后就叫我一声伯父,有这么一个优秀的侄儿,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你送上门来,可就不要想溜了。”李百勋也是果断之人,大笑着认下这门关系。
“立桐见过伯父、见过伯母。”林立桐正式以侄子之礼向李百勋夫妇行礼,以确定这份关系。
城南坤山帮
刁三等三人跪着一动也不敢动,于凌云背手立在堂前,心中愤怒难泄。他是李坤山的养子,从小习武,到了到现在三十四岁了,才得以负责城南这一块地方。这次的事情闹到衙门中了,搞得人尽皆知了,坤山帮面子和里子都丢了,帮主李坤山肯定是要问责的,帮中好几人都盯着城南这一块肥肉,他有些不甘心就这样。
“来人,立即给我去将这个林立桐的情况弄清楚,要他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情况。”
“是,于爷,小的们这就去办。”
城东,洪府宅子里,一个肥胖的身影正在逗着自己的小孙子,这时一位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在他耳旁小声地说了一句,随即二人就向书房走去。
“那小子和坤山帮的起了冲突,坤山帮的去收他的护贡,被那小子给打了,还被送到衙门里,县令李百勋明显偏袒那小子,不仅打了坤山帮的每人十大板子,还赔偿了那小子20两银子的木雕钱。还有……”那管家的说到这儿,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无需顾忌。”
“据衙门里的内线传来,那小子在退堂后,被县令给留了下来,相谈甚欢的样子。”
“哦”肥胖的身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这事我自有主张,刘黑虎处理了吗?”
“老爷,刘黑虎已经让他永远闭嘴了,没有了刘黑虎这个暗手,只是很多事情处理起来还有些不方便啊!”管家回禀道。
“刘黑虎也太没用了,被一个十岁的孩子给废了,枉废了咱们一番心血啊。好不容易才培养起这颗暗子,没想到还没怎么用,就被废掉了。不过那小子以为攀上了县令就万事大吉了,那是做梦。坤山帮的人一定会出手的,维护他们的利益的,到时咱们再出手不迟。先让他们鹬蚌相争,咱们再渔翁得利。”
“是,老爷。”
县衙,内宅。
林立桐与李百勋一家相谈甚欢,后来将妹妹林月儿也接来。
“立桐,你和月儿将来有何打算?”吃完饭后,柳氏和李幼安带着小妹月儿去一边玩了,李百勋就问到林立桐对未来的打算。
“伯父,那些流民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小侄的身上,小侄就有责任带领他们一起奋斗,给他们幸福安宁的生活。”林立桐的态度明确而诚恳。
“这才是好男儿,有什么困难,就来找伯父,这声伯父也不让你白叫,只要原则范围之内的,尽管开口好了。”李百勋对林立桐的态度极为赞赏。
待到林立桐和林月儿走后,柳氏端着热水,给丈夫净手洁面,就忍不住问道。
“老爷,为什么如此高看那林立桐?”
“磨难出贵子,成熟、稳重、坚韧、担当、聪慧、机智。真希望他是咱们儿子啊!”李百勋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赞美之词,听得柳氏都有些不忿了。
“那比咱们家诚儿和韧儿呢?”
“萤火与皓月,你认为能比吗?”李百勋毫不犹豫地反问道。
“那有这样说自家儿子的,也太埋汰自己儿子了吧。林立桐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不见得吧。”柳氏还是不服气。
“不是为夫瞧不起诚儿和韧儿,诚儿和韧儿在他们那一批人中算是优秀出众的了,诚儿已经中举了,更进一步也大有可能,韧儿比他哥哥还要优秀,年仅15岁就中了秀才。但是对比一下林立桐,他们五岁在做什么,十岁的时候又在做什么,而且还带着自己妹妹。才十岁就有一帮流民追随其后,效犬马之劳。这一点,就是现在的诚儿和韧儿也比不了。”李百勋说完也是一阵唏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老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