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年4月,张燕率领五万黑山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向南连克河内诸县,直接推进到河内郡治所怀县城下。
怀县城墙上,朱隽身穿黑色铠甲,一脸严肃地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黑山军士,身旁站立一人,红袍红帽亮银甲,威风凛凛,虎目圆睁正看着城下黑山军,此人名叫孙坚。朱隽为人重义疏财,颇受乡邻尊重,自灵帝下令让其自行招兵以抗张燕后,便在汝南、陈留等地招募了近一万兵士,又谴书邀其弟子孙坚,一同前来共抗张燕。孙坚对朱隽非常敬重,收到书信后立即带领三千精骑星夜赶往怀县。
朱隽把目光从城下收回,转头对着孙坚说:“文台,贼军势大,况贼首张燕据说也深谙兵法,狡诈多智,如今来攻,我等须据城紧守方能克敌制胜。”
“恩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我等威风,明日定叫贼军知道我江东猛虎的厉害!”孙坚一听朱隽褒奖张燕,先失了己方势气,便要主动请战。
“我知文台勇猛,然贼将众多,亦不是易与之辈,还须多加小心。”朱隽颇为谨慎道。
“恩师放心,待明日出战,且看我如何杀败贼军!”孙坚自信满满地说。
第二日,张燕谴部将郭大上前邀战,自己与田丰等人在后掠阵。郭大在城下大骂朱隽,孙坚气不过,便请战。朱隽何曾受过这等气,也想挫挫黑山军的士气,便下令让孙坚出战。孙坚见恩师同意,便下令打开城门,快马直接冲到郭大跟前,手起一刀,郭大尚未看清来将是谁,便已身首异处。
孙坚挑起郭大的人头,耀武扬威地吼道:“区区黑山反贼,皆插标卖首耳!”说罢,又哈哈大笑。
张燕见此情形,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虽说郭大武艺不精,但毕竟也算勇武,还曾是一方渠帅,竟然没能在孙坚手下走过一个回合。赶忙询问先锋官于毒:“此将是何人?”
于毒估计也未曾料到这员将如此勇猛,正在发怔,听张燕问他,赶忙回答:“回燕帅,此人叫孙坚,是朱隽的学生。”
“孙坚?江东猛虎啊!”张燕一听,有点吃惊,孙坚怎会与朱隽扯上关系了,还跑到河内来与自己对战,这可不是好事啊!想到这里,对着杜长说:“大哥,你去会他一会,如何?”
杜长早就准备请战了,一听张燕叫他,便乐呵呵地拍马,晃动两支大斧,冲上阵去。
孙坚见来了一个膀大腰圆的黑脸汉子,手持两把霹雳开山斧,一看便知是员猛将。心下有了计较,便不敢掉以轻心。便大喊道:“来将通名,孙坚手下不斩无名之辈!”
杜长也不说话,抡起两把大斧直接朝孙坚砍去。
二人大战了四五十个回合后,只见二将越战越勇,杜长力大,孙坚甚是骁勇,谁也不服谁。又战了二十多个回合,朱隽担心孙坚有失,便鸣金收兵,孙坚虽然还想再战,但军令难违,只得悻悻离去。杜大本欲追赶,却被城墙上的弓箭手所阻,只得退回。
杜大回到阵中,张燕哈哈大笑,对着帐下诸将说:“大哥真猛将也!日后上阵杀敌,我无所惧矣!”张燕真心为杜长的勇武敢到高兴。
虽然二将胜负未分,但杜长力大无穷,且耐力十足,若再战几十回合,孙坚必败,这也不是张燕所愿看见的,他要遵照军师制定的先败后胜的战术,进而进京邀官。所以,此战主要是吓,而不是胜。
此后几日,张燕每日都让将士佯攻几次,便不再进攻,弄得朱隽和孙坚摸不着头脑。到了第十日,张燕派人放出风去,说黑山粮草已尽,准备撤军。第十一日,张燕果然撤军,朱隽兵少,不敢派人去追。孙坚再次请战,朱隽勉强同意。于是,孙坚带着自己的三千精兵去追杀张燕。但是,在怀县西北处六十里处的黄石谷遭遇于毒埋伏并包围,三千精兵虽然拼死突围,但无奈兵力有限,最后孙坚带着不到五百骑逃回怀县。此后,孙坚再不敢小视张燕及黑山军。
虽说张燕这路黑山军此次出击战果不丰,但其他各路人马倒小有收获。除白绕未能攻下壶关数外,周仓、廖化、管亥、眭固等将皆按令,攻下所攻城池;其余小帅,如黄龙、青牛角、雷公、李大目、张白骑、白雀等小帅已攻下张燕的故乡常山;而白波军众人虽攻下河西郡,却在攻打上党和晋阳时,屡屡受挫。最后,杨奉放弃晋阳,集中兵力围攻上党。
两日后,张燕带兵赶往箕关,一方面派于毒带兵一万,去支援白绕攻打壶关,一方面派田丰带着大量财宝,去洛阳贿赂张让等人。而张燕等人在箕关稍作休整后,留下一万黑山军士交予孙轻,让其与眭固其同守备箕关,以防朱隽。自己则带着杜长、孙轻诸将统兵三万前往上党,与白波军杨奉合攻上党。
上党是并州第二大城池,太守是张扬。上党东面是太行山,北面是五云山,南面是丹朱岭,地高势险,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张燕带兵行至上党城外,不禁赞叹上党之雄伟,若是能占据此城为据点,雄图霸业又有何难!
不提张燕大军安营扎寨,稍做休整后,张燕便与杜长却白波军大营拜访杨奉。到了白波军营寨一看,张燕不禁一乐:白波军果然是贼寇,这安营扎寨水平的确不怎么样,东一块,西一块,凌乱不堪,若是敌军袭营,不说能否顺利指挥杀敌了,只说兵士能否找到将军都未必,到时,只怕自相践踏者不在少数。猛地一想,又乐了,自己的黑山军不也是别人眼里的贼寇嘛,这大概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到了大营前,自有小校前去通报,大约一刻钟后,从大营正门出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中年男子,头戴羽翎盔、身穿深褐色皮甲,腰挎宽刃长刀,见到张燕和杜长二人,便紧走几步,上前一抱拳,对着张燕哈哈一笑说:“想必这位就是威震太行的张燕张大帅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哪!”
张燕也赶忙施礼,笑着说道:“区区贱名,不足挂齿,不过是兄弟们给张燕几分薄面。杨头领才是大名鼎鼎啊!”
二人这便是作了自我介绍,接着杨奉和张燕各自介绍了部将。当杨奉介绍自己帐下诸将后,张燕发现杨奉身后还站立一人,此人身高八尺有余,长得孔武有力,头戴白巾,身穿浅蓝色短衫,手持一把银杆大斧,警觉地看着张燕和杜长二人。张燕不知道杨奉为何惟独没有介绍此人,便问道:“杨帅身后所站何人?”
杨奉见张燕问起,便随口答道:“他叫徐晃,是我的一个侍卫。”张燕一听,心中不禁一惊:徐晃可是曹操的“五子良将”啊,现在居然只是杨奉的一个侍卫,着实可惜了这样一员大将。张燕还欲打量徐晃,但杨奉径直拉着张燕往大营里走,于是便也不再理会。
张燕此次主要是拜访一下杨奉,顺便与杨奉制定一下围攻上党的计划。双方在杨奉大营里研究了两个多时辰,最终协定:双方各攻一城门,谁先攻下谁占据上党,但城中物资需拿出七成给未先攻破城池的那方。
想必杨奉自侍兵多,便猜想肯定是自己先破城,对这个协定也无异议。他哪知张燕打的是什么主意,张燕此次来上党,虽然带兵三万,但除了“飞燕军”和“龙虎卫”外,皆非精兵,战斗力也不强。“飞燕军”和“龙虎卫”对于攻城并不在行,但是要论野外厮杀,想必整个河北,除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外,便真无对手了。张燕阴险地想:你们先互相残杀吧,等都杀得差不多了,就该我张燕出手了!
不提张燕和杨奉各动心思,身处洛阳的田丰这几日却是够忙的。田丰一到洛阳,首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然后就派人打听张让等十常侍的行踪。第三日,田丰行动了,带着黑山军这些年从各地搜集的宝贝,径直赶往张让的府上。打点了门人后,田丰见到了张让,张让是一个身材瘦小,但看起来颇为精明的人,约四十上下,眼睛不大,总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你是黑山派来的?”一个冷冷的、有点刺耳的声音问道。
“禀公公,小人田丰,是黑山大帅张燕帐下一文士。”听到张让问话,田丰小心翼翼地答道。
“找我何事?”张让阴着眼,本来不大的眼睛更小,仿佛睡着了一般。
“我家大帅近年在各地搜罗一些稀罕物件,知公公多年来服侍皇上辛苦,特派小人送些过来孝敬公公。”田丰非常恭敬地说。
“为何要造反?”张让还是用他那种冷冷的、略显刺耳的声音问道。
“我将大帅实不想反,只是受黄巾张角等人蒙骗,如今方醒,便立即派小人前来拜会公公,此次到洛阳便是向朝廷乞降,得知公公深受皇上宠爱,在朝堂之上说话颇有份量,还望公公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
说罢,田丰就顺势把送礼的清单呈上,张让眯着眼睛随意看了看,发现还有几件稀奇玩意儿,便微微点点头,说道:“张燕乞降于我大汉朝多有益处,明日觐见皇上我自会替你们美言几句。”
“谢谢公公!”田丰见目的已达到,便起身告辞。
当天,田丰又拜访了其他常侍,并一一送上礼物。第二日,灵帝果然召见田丰,田丰在朝堂上将张燕如何被张角蛊惑起兵造反、手下有百万之众、如今又如何后悔等事一一禀报给灵帝。反正都是田丰自己瞎编乱造,不仅夸大了黑山军的实力,也把白波军聚众造反,黑山军欲攻之,以扬我大汉天威说得正义凛然。当然,黑山军欲攻剿白波之事,虽然没有发生,但田丰知道,过不了几日这便成为事实,张燕现在所缺的无非就是灵帝的一张圣旨。
灵帝被田丰忽悠得一楞一楞的,再加上张让等人在旁说话,虽然有何进等人唱反调,但灵帝想必也再来一场“黄巾起义”了,再加上此时朝廷兵都被调往西凉平叛了,思虑再三,也就顺水推舟,接受张燕投降,为防黑山军诸将不服,还封张燕为平北将军,治上党,“领河北诸山谷事”。
这回张燕这个河北山大王当得就名正言顺了,还平白赚了一座大城,这大概是张燕没有想到的。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