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自发的去庆祝这个节日,而每隔三年朝廷会派官员下来,这种是百战城最热闹的盛典会。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也会赶来观赏游玩。
城里的晚上也是没有宵禁,整个城中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街头巷尾,各种玩耍的节目,各式各样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
而城中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真武庙了。
真武庙,孙公祠旁,林逸静静的在看着那矗立的人像。
“知道孙公的事迹么?孙公姓孙名照,在夷乱七年曾也是带领一直军队对抗蛮夷,更是有过以一万军队击溃十倍于己方的战绩,可说是功绩斐然。”
“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孙公曾经是神宗的敌人,本就是前朝的将领。”苏有道右手拍了下林逸肩膀。
“之前的事可能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但我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也希望以后我们能是朋友”苏有道轻声道。
苏有道真是一个厉害至极的人,他能够坦然承认自己之前是在利用林逸。一个敢于承认自己做过的不光彩的事的人,难道不是可怕的人么。
林逸道:“这个故事我也曾听过,有句话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苏大人是想说这句话么?”
苏有道忙道:“唉!看我!又让林兄弟误会了,在下绝无此意。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多一个朋友就是少两个敌人。”
“何况我对林兄一见如故,此话绝无半点虚假之意!”苏有道正色道。
“苏兄让我保管之物恐怕也是假的吧!”林逸淡淡道。
“真真假假难道那么重要?”苏有道有些疑惑。
“现在东西完璧归赵,事情既然已经结束,那么就此告辞!我还要逛逛这热闹的城市。”林逸道。
苏有道不明白林逸的想法,同样林逸也不喜欢苏有道这样的做法。
其实有些人需要的并不是其他的东西,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信任。如果苏有道在救下林逸后便开诚布公,说出自己的想法,便不会有如今这些对白。
但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任,又或者说他们从不信任别人,只相信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这样的行事,因为他们不懂人与人之间那种信任所带来的奇妙感觉。
林逸在城中随意的走着,看着人们脸上的欢乐,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前面的街上一群人闹哄哄的在那围观,大家认识或不认识都在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女娃不但长得漂亮,连文采都这般出众!”
“看来王少爷今天是要亏大咯!”
“这小姑娘怎么这么厉害,我看王少爷这回要输!”
人都是喜欢看免费热闹的,特别是这回出丑的人还是城中大户少爷王明文,王家在百战城论财富当属第一无疑。而百战城从楚建立王朝之后一直是个大邑,虽不如国中九州之都城繁盛,但亦相差不远。
而像王明文这样的王家大少爷寻常人平时连见都见不到,此时能看他被一个女孩欺负的出丑,不也是一件爽快的事情么,这么一件事回去至少能津津乐道几个月。
“怎么样,我们还继续么?”人群里传来一个女孩带着笑意的声音问道。
林逸停下了脚步,向人群里望去,一张书桌,分立着一男一女。男的身着锦绣衣袍,旁边还有一个书童打扮的人在那抓头骚脑,似乎也在想怎么帮自己的主子,女孩儿侧对着林逸,一身石榴裙上系着条浅紫色的腰带,长发披肩而下,只露出侧脸看不清模样。
王明文后面站着一群读书人,都是城里的才子,平时都是自诩风流人物,现在却一个个面红耳赤,脸现尴尬。
瞧那女孩儿也不过二八年华,皮肤在黑夜中的灯光下似隐有光华流动一般,精致的脸蛋上红润的小嘴扬起动人的笑容,微翘的琼鼻似在说着主人的得意。
林逸此刻忍不住吟出一句词:“当真是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林逸的声音并不大,但是那女孩的耳朵似乎如同兔子的耳朵一般灵敏。转过脸来,目光似乎看穿了人群望向林逸。
林逸看到转过脸来的女孩,有些懵了。
“这不是苏有道的妹妹,苏香么”林逸惊讶到。心里也有种说不清是什么的感觉,惊喜?开心?林逸本以为苏有道会带着她一起回齐国去,而自己与这个精灵般的女孩从此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情,说不出来,道不明白。林逸望着她,苏香也望着林逸。
苏香招手,对着林逸道:“书童,小书童,你过来!”
林逸仿佛是着了魔障一般,听着苏香的话,怔怔的就走了过去。
“嘻嘻,我被人欺负呢,你也是读书人,要不你来帮帮我吧。”苏香根本不知道林逸是不是读书人,纯粹是出于少年人的顽皮之心,想捉弄下林逸。她此时心思就如同之前在戏弄的王明文一般。
王明文今夜恐怕脸丢的大,很大!世人皆言北国人大多是武莽夫,而南国人则是文病夫。北国人看不起南国人的文弱之态,而南国人亦对北国人四肢强壮,但是说话粗鄙低俗,嗓门大看不顺眼。
王明文家有万贯钱财,从小无忧无虑,而且他也是一个颇有天分的人,所以在文治武功都颇有所成。王明文觉得今晚有必要弄个这么样的集会,让九州二十七国的人见识下我北国也是有才子的,而且还不少!他们在这边摆下文擂,大字说明只要有人能在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上难到他们的,便有千两银子可得。
真武大会因为其特殊意义,整个楚王朝九州二十七国各地都有人来观仰此等盛会。不单单是那些武林人,很多年轻的读书人为了瞻仰神宗。而很多吟游各地为博闻见识的才子、学者也会过来。
无论是看热闹,想拿赏金,或者是抱着切磋学习来的,今晚上都会觉得是大饱眼福。寻常才子聚会,佳人为伴,往往是一些风月之所。所能看见的也是那些本城中的读书人,而今晚百战城云集九州二十七国的人,王明文此举日后可是要大大露脸的。
王明文今晚可谓是得意万分!自从摆下文擂,来挑战的人也有数十人次,但是自己所擅长的诗词这一块,却是无一失败。而这突然跳出来的小姑娘,王明文原本还觉得是因为看自己风采出众,借着比试前来搭讪的呢。
诗词比试,首先比的便是见识,读书人常言道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一般读书人涉猎的书籍,那么谁读过的书多,谁记得的东西多,自然就是厉害。
王明文自诩读过的书不比任何人少。以王家之富贵,但凡典籍几乎是无所不藏,常常有些家境贫穷的读书人有时甚至会为了借读一些孤本,而去王府作些短工以作交换。这也是有钱人的好处,能看到的书比穷人多。
但是这个看似顽皮的女孩儿,但真可说的上是博闻强识了,在诗的方面无论是送别诗、怀古诗、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抑或是古风、古体诗、联句、绝句、律诗都难不倒她,而她随口所诵的诗,自己有些都是闻所未闻。幸好城中众才子相助,才侥幸得胜,实是已是输了一筹。
而后比试的便是宋词,词是楚国近二百年流行的一种诗歌格式,是宋州之人饮酒吟唱的合乐之作,所以也称做宋词。提起南国人,绝对不会不提到宋词,它是南国人的骄傲。据说南国之人,不论男女老幼,皆能吟得一首宋词。就如同北国之人,无论男女老少,俱能马上征战一般。
宋词因产于南方,而且多为缠绵痴情,描述旖旎繁华的生活。王明文自也看过,但是绝没有深入研究过,而女子大多喜欢这种词句。毫无疑问,王明文输了这一局。
第三场的比试,是作诗,双方给出一题,由对方以题作诗,而后由当众读出,由众位评点。王明文想要胜这一局,而且这局也必须要胜。王明文心想你总不可能样样都行吧,女才子可是觉悟仅有的,要知道在百战城中我便是以作诗出名的,这可是我的绝对强项。
二人各出一题,王明文心出了首边塞诗。他心想你一个南国女子,想来从未见过战事,一个连边塞都未不曾到过的人,又怎能做出此类型的诗呢,而今天又正好是真武大会,纪念神宗大败蛮夷之事,题也贴切,想来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他错在不认识苏香,苏香可不是什么南国人。百战城属楚王北方封地,虽在北方,但俱在九州之内,而齐国,却是比百战城还要偏北一些!二十七国俱在九州之外,拱卫九州皇朝!齐国这些年不但要向外扩张,最近几年更与韩国战事频繁,而作为苏有道的妹妹,苏香对于齐韩战事可也不是一般的熟悉。
观苏香出的题目让人看到便觉得出于孩子玩耍的心态,赞美下本女子的美貌!她本就是将此当作玩耍,作弄下这些才子,免得他们目中无女人。胜负对她来说并不重要,这也是她为何会让林逸过来替她答题,也是想作弄他,看看他的窘态!
王明文看到这题目有些头大,美人的诗词自古并不缺,所以如今这类词也难以出众。不过王明文想,我只要稍作工整些,赢下这局应该没问题。想到这他有些高兴,让书童拿出自己的美酒、玉杯。常言道饮酒作诗,醉酒出佳作。作诗之前岂能不饮酒!
就是这时,他看见那女孩喊了位书生打扮,衣服有些旧的青年男子过来,男子好像是在痴痴的看着她,又好像神不在己身一般。王明文想到,难道这丫头也有帮手?
可是当他听到林逸呆呆的说了声:“哦。”心想,这恐怕是个呆子,复又拿起酒杯径自饮了起来。
林逸也没听清她的意思,看着那灯光下动人的颜色,又看见桌上写着称赞本女子的美貌。想也不想的便说道: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一笑倾人心,再笑倾人城。
众人本也以为这是个呆子,可是当林逸这首诗随口吟出,人群中就沸腾了,紫色腰带,石榴裙子,可不就是眼前这女子么,再观她容貌,肤如白雪,琼鼻樱唇,简直就是相配至极。有人忍不住抚掌称妙。
更有人已忍不住喝彩道:“好一个‘一笑倾人心,再笑倾人城’。这词莫不是形容你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