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队伍一路向北进发,林峰等人是;路坏修路,上坡推车,晓行夜宿,割草喂马。
沿途不断有戍边队伍加入,当地官府也是不断补充粮草,沿途关卡也不敢检查收税,林峰看到;杜姓军官每到城府把东西倒来倒去。军户们每伍有了一个帐篷,林峰等人,再不用露天挨冻,民夫们则在马车下过夜,木质车轮发出的‘吱呀’声,连响不绝,车夫走上一段,就往车轴滴点麻油。
队伍走了半月,来到黄河边,林峰只见黄水滔滔,滚滚向东,岸边枯黄的芦苇连绵不绝,嫩芽刚刚露头,许多水鸟在其中出没,当地官府已备好渡船,民夫们把物资装上渡船,就赶着马车返回家乡,林峰等人分批渡过黄河,对岸役夫已在装车。
林峰等人一群旱鸭子,从未坐过船,有几个人在船上就已吐了起来,小丫头更是吐的昏天地黑,大牛的小娘子倒是精神奕奕。
到了岸上,小丫头瘫坐在地上,无力站起,林峰拿了木碗,到河边寻了个清水洼,盛了碗清水,让小丫头用冷水漱了几次口,小丫头才有点精神,林峰把弓箭,长矛放在马车上,把小丫头背在身上,牵着毛驴,随着队伍出发。
小丫头趴在林峰背上,轻微的气息吹得林峰脖子微微发痒,林峰心中升起一丝甜意。
大牛的小娘子看到,娇闹着也要大牛背,大牛红着脸看了看大家,也把妻子背在了背上。
这天队伍从一个石崖下经过,石崖上有几只野羊在活动,踢下几个小石块,砸在拉车的骡马身上,骡马一阵乱跳,车夫慌忙勒马,马车差点翻掉。
大牛头上也被砸了个大包,气得大牛抬头破口大骂,野羊站在几十米高的石崖,也不离开,低头下望。
林峰见状让人员车马避开,拿起弓箭,看了看距离,轻轻拉了拉弓,‘嗖’的一声,正中一只下望野羊的脑袋【头】,射了个对穿,野羊唰的跳起,从上面摔了下来,众人齐声喝彩,其他野羊惊慌乱窜,瞬间跑得不见踪影。
林峰捡回箭只,擦干血迹,放入箭囊,队伍中自有善于烧饭的人扒皮宰杀,林峰看见小娘子正在心疼温柔的给大牛揉头。
晚上整个小队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吃着香喷喷的羊肉,其小队人看得只流口水,带队杜姓军官闻香也过来加入吃饭队伍,坐在林峰旁边,边吃边夸林峰。
第二天,几个小队长一起,找到带队杜姓军官商量,带队杜姓军官叫来林峰,抽了五六个善射的人,每人一马,让林峰带领,带了弓箭绳索,轻装先行,明着是去探路,实际是去打猎,小丫头也被安排坐在马车上,从此不用步行,毛驴自有人照看。
每天到了晚上队伍中是香飘四溢,欢声笑语,队伍中的所有人对林峰佩服不已,对小丫头也是百般照顾,小丫头脸色渐渐红润起来,林峰每天回来,总是看见小丫头立在车上向自己张望,自己在小丫头身边时,小丫头笑的最是幸福甜蜜。
走了将近一个月,役夫换了几批,队伍折向偏东前进,队伍中全副武装的军卒多了起来,整队整队的加入。车马粮草排成长龙,在美味的吸引下,林峰与许多带队的军官打得火热,称兄道弟,不过林峰全部都得向他们叫哥,看了林峰的箭术,都是佩服不已,
其中一个有个长着络腮胡子,名叫常宝的军官更是与林峰勾肩搭背,亲如一家,林峰也是“宝哥、宝哥”的挂在嘴边【绝对不是搞基】。林峰感觉只有自己很是随便,其他军官见了常宝,都是恭恭敬敬。
到了关城,林峰只见城内粮草堆积如山,人员军马川流不息,商贩云集,有差吏过来点了名册,给每家分发了两口铁锅,一把菜刀粮食种子等农具,小丫头不舍得把破锅丢弃,非要带在身边,
林峰又掏钱买了几把割肉用的尖刀和一大包调料,那商贩,看林峰是个出关戍边的军户,向林峰挤眉弄眼,热情兜售绸缎和做得又大又笨的铁器,林峰坚决不要,想起小丫头满是老茧的小手,就买了一匹棉布,把铜钱花了个精光,杜姓军官买了许多绸缎和铁器藏在马车上。
出关城门,有士卒对出关行人车辆严加盘查,林峰看到有许多绸缎布匹和铁器被没收,杜姓军官亮了通关文牒,士卒挥手放行,也不检查,队伍出了关城,随着前行又整队整队的减少,移民也不断分队离去。
络腮胡子常宝,来向林峰道别,拍着林峰肩膀道“兄弟,他日相见,一定和你不醉不休,”从怀里摸出一个包得结结实实的小包,塞给林峰说:“哥哥出门在外,没什么东西,弟弟你要多多包含,偶尔得到一副手镯,送与弟妹。”说吧与林峰告别离去。
林峰打开小包只见一副玉质手镯,颜色碧绿,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色,林峰顺手就给小丫头戴上,杜姓军官在旁边看见,瞬间瞪大双眼,倒吸了一口冷气。
小丫头满心欢喜,越看越喜欢,手镯戴上松大,行程中怕碰碎,就小心翼翼重新包裹起来放入怀中。
队伍继续前进,地势渐渐平旦起来,不落叶的松树多了起来,有的地方森林遮天蔽日,有的地方比人还高的野草一望无际。
随着行程,人烟越来越少,有时几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影,林峰见到一群男的也梳着小辫的人,赶着大如骡马,头上长着角的鹿,讲着听不懂的话语,也是向北迁徙,见到队伍,兴奋的一阵高呼,跑过来几个人,拿了许多毛皮,叽叽喳喳,比划了半天。
民夫中有人过来解释,林峰等人才知道这是一个小游牧部落,要换布匹和铁器,一阵讨价还价,林峰用一把割肉刀换了几张毛皮,倒是杜姓军官只用了一口铁锅,换了一大堆毛皮,牧民围着杜姓军官嚷着还要交换,杜姓军官不肯再换。
一群女性牧民也走了过来,拉着女眷的衣服看得羡慕不已,一个妇女看到小丫头身边的破锅,指了指,从怀里掏出一个桃核大的天然金块,塞给小丫头,想要交换,小丫头还在犹豫【不知金子贵重】。杜姓军官急忙示意林峰换给她,然后指了指金块,示意牧民交换,
牧民哄的都跑了回去,一会都拿着或多或少,各式各样金块跑了回来,围着杜姓军官交换。
杜姓军官得了金块,随意给了牧民几个铁锅,林峰看到有耳环状的也在其中,交换完毕,牧民们高高兴兴回去了,好像占了大便宜,杜姓军官把换到的金子,包成一个小包,绑在腰间。
快到了目的地,队伍被分成两队,分别向不同的地方出发,杜姓军官带着林峰等人,顺着一条小河流又走了半天,终于到了地点,一个叫阳武堡的地方,远远看到一根根原木并立着的围墙,墙内炊烟袅袅。
围墙上有人看到队伍兴奋的大叫,圆木制的堡门马上就被打开,林峰见跑出一大群人,说着自己家乡口音的话,激动的前来欢迎。
更有小孩子夹在中间欢呼跳跃,林峰在激动的人群中走进堡门,看见堡墙上一圈木制走道,上面放满盾牌,弓箭刀枪,堡内有几个梳着小辫的牧民在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