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一件事拖沓太久,人们就失去了不断对它评头品足的议论热情。时间,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伤痛可以在时间不停的流逝中慢慢抚平,记忆也会变得慢慢不清晰,时光的朦胧让回忆都变得温暖了起来。记忆起来的那些片段,都是无数的笑脸,不停的微笑,微笑。
周围的人眼神不再异样。就像是已经决定习惯。仍旧是重复着相同的节奏,时光不急不缓,在这个安逸的城市,既没有紧促匆忙,也不至于过于滞后而使人们像是活在烂泥里。生活节奏平和,在安逸中透着勃勃生机。云城的人们,是懂得享乐的。他们与这个城市的呼吸保持一致,谁也不愿打破。
早晨,湿漉漉的地面让空气变得清新,路边的铁栅栏里伸出花朵枝条,暗红色房顶,鹅黄墙壁是这个城市的主色调。可见云城的人在建设这个城市时,是把它当做了自己今后的温暖的栖息之地来构架,处处透露着温暖与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群群学生骑着车子穿行而过,公园里有晨练的老人,车子很少,所以并么有让人感觉尾气刺鼻。空气湿润,滋润身心。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舒适安逸。
下了课后嫣然跑来,从窗子里递进一封信。嘴里煞有介事的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任务完成。很快又跑走了。她将信放进桌肚,看着嫣然和同学一起说说笑笑慢慢走远。
课间的走廊里熙熙攘攘。孩子们很快乐,即使不久之后他们就要离开。少年并不懂得分别意味着什么。此刻,欢乐的时光刚刚好。
杨池抱着作业回来。刚看见你表妹,有什么事么?
嗯,找我拿车钥匙。那封信她什么也没说。公布一个秘密,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知道它。秘密太多,会无法安然入睡。万一梦呓。不如就直白的活着,享用简单的一切。人不必太复杂,绕弯路,迂迂回回,看着终点似乎触手可及却无法到达。
晚上与杨池一起下楼。在楼下遇见耿晓飞,早已等候在此。
体育系的男生,干净的短发,略显黝黑的皮肤,运动服。松垮垮地斜背着双肩背包。背后几个男孩放肆地吹了声口哨,推搡着他。来了来了。
他走近两人叫住她。
信,你有看吗?
没有。她从包里拿出来,原封不动地递回他手上。
他愣了几秒,手紧紧攥着,信皱了。突然就撕的粉碎。
没关系,杨池,我会和你公平竞争。表情认真。
杨池答道好。
第二天,她桌上仍是那个信封,淡淡的蓝色。一包温牛奶,草莓果酱面包。没有打开,放进包里。
她不回应,这样无趣的事,如果一旦没有回应,应该很快就会使一个少年感到索然无味,也就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念头。谁会愿意一直在意一个只把自己当做陌生人的人呢。
只是她低估了他。每一天,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开始。
晓飞说,你知道如何把碎的纸片粘的完好无缺吗?有了裂痕的东西怎么可能修补的完美。肯定会有痕迹的。笨死啦,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再写一封一模一样的。狡黠的笑容。
她看着天上飘动的云朵,不停的变换着形状。淡蓝的天空就像抽屉里那些不曾打开的信。就那么安静的在停那里。
那段日子,实在是轻快。无忧无虑,云淡风轻。躺在草地上什么都不用去想。就像天空自由游动的云。
我静静听她回忆,混乱的叙述。毫无担当的少年,压上无知的青春作为筹码,在感情的游戏里,是否会输了自己。
她顿住了,才发现此刻回忆起来,彼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对于太多人太多事太多话,轻易的就相信。七年的时间,足够长了,一切却还历历在目。一丝一毫的细节,原来都是无法忘记。可是,却早已物是人非。
云城,变成了她的一座伤城。久久的不愿提起。
有时回到云城,走在熟悉的街道,心中仍然会有片刻希冀。能够与他相认。即使他的身边站着的是另外一个女子。那又有什么关系。我只想确认,那不是我在青春时做的一个冗长的梦。
可是杨池,此刻,是已在大洋的彼岸了吧。优秀的少年,何曾有过片刻停留。
究竟是如何结束。她记不清楚。只是还会心痛。痛的无声无息,起初以为,自己已经痊愈。现在看来,不过是暂时的忘记。为什么还会有痛。
是因为这个梦太过完满,就像是已经在其中度过了一生,爱,恨,悲,喜……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她自己不曾领教。孤独,抛弃孤独,最终却发现,孤独始终如影随形,相伴相依。
试着交往过几个人,却无法投入情感。最终无法继续。她的心是跳动着的冷漠的火焰,无法被浇息。灼热的心使自己的伤口不能愈合。不停的寻找,希望生命有再次的转机,让她可以确认自己还有爱上一个人的能力。渐渐的就在不断的失望中发觉,所做的事都是徒劳,欲盖弥彰。
此时,已二十三岁,眼角开始出现细小的皱纹。眼睛漆黑,但心却疲惫怀疑。有时像是神经质,流泪,微笑。
岁月就在不断的浪费中忘了最初的模样。
后来,她就去支教。背离了所有的价值。他们只是摇头叹息。倔强如她。谁又能劝的了自己。
晓飞去送她,。两人像是大病了一场以后,脸色苍白。他身材削瘦,棱角分明,满脸热忱,穿着破旧的牛仔裤,晚上和她一起投宿在沿路的旅馆。
她不愿他跟随,只说,我会回来找你。
洛雨,答应我,请你爱自己,这一次,为了我好吗?我会等你回来。
险峻的山路,高低丛生的繁茂植物,湿润的气候,时时下雨,屋檐上总是嘀嗒嘀嗒掉落雨水。她不能习惯,刚到的时候,孤身一人。谁会选择这样一条没有名没有利的道路。她执迷不悟。
小小的村落,朴实的村民,热情而勤劳。她住在学校。学校不过是两间简陋的木屋子,楼下教室,楼上是两个空荡荡的房间。每逢雨水,必须拿出所有可以承接的器具接着从木头缝隙里滴落的雨水。潮湿的屋子,有些已经腐朽,长出青苔。但村民时时修缮,倒不至于担心会突然坍塌。
晚上,一开始是睡不着的。山里的夜晚,太寂静。有时会传来动物的呓语。她坐在走廊看星空,漆黑的夜。只是,很少回忆,那时心思纯净,无法沾染杂念。想来也好,安心的就留下来。
孩子们有时背着编的草篓子,里面经常装着让她意想不到的惊喜。教室里常有花束,有莫名其妙躲藏在这里的小动物。他们什么都可以说,都可以做,他们有的是无边无际的想象。有时,在山林中,他们也可以完成学习。
来的时候,她带了小小的一盆仙人球。在过分潮湿的环境里,变得有些奄奄一息。不敢浇太多水。但仍旧湿润。没过多久,终于无可救药。
她看着仙人球很无奈,连它都无法照料很好,看来她还真是不懂得照顾。
孩子们看着仙人球叽叽喳喳,说可以找别的花草来养。
后来突然小花盆就消失了。
孩子们说,仙人球逃跑了。
后来,它回来了,充满生机的,看起来翠绿欲滴的样子。
孩子们说,老师,你不要老给它浇水,给它晒晒太阳,晚上的时候喷一点点水在仙人球上就好了。她眼睛有些潮湿。被一群孩子叮嘱。
后来,她看着星空不会再觉得寂寞。心里开始温暖。有时候,看着阳光洒满山林的时候,会有希望。好像是靠在温暖的怀抱,想要回归。产生了依赖。
想要回去,会有片刻恍神,想念云城。
她开始写信,但不寄出。每天有很多时间,她在纸片上写上密密麻麻的字,有时又只有只言片语。
晓飞,在这里,一切安好。金色的光有时很晃眼,让我觉得好像站立在云端的天堂。
风无常,云无形。变化也许就是永恒。
他每星期来信,交到她手中时,已经有些脏污。可见来路波折。
无非是再三的嘱咐,要照顾好自己,安然归来。并寄来些许作业本,铅笔之类。有时会有巧克力。这让孩子们心生欢喜。
冬天到来时村庄里遭遇暴雪,险要的山峰峡谷白雪皑皑。大雪封山。天地苍茫。是每年都会有,只是今年特别猛烈。他们从山脚下的学校迁进村里。孩子们很忧愁,雪封了山,温度剧降,牛羊都冷的瑟瑟发抖了。
是谁在考验这些勤劳的人们,他们与艰苛的环境相依相偎。但又时时需要应对它暴烈的脾***,而恨。像是对待自家的顽童,对着他们的劣迹斑斑,嘴里痛骂而心里热爱。
人会由爱生恨,由恨生爱。只是有时索取太多,多到麻木自我,就不再觉得有快乐。对这个世界,思索太多,但独独缺乏了道义,感激,与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