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轩从睡梦中被惊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连忙穿好衣服,打开房门。只见管家魏海焦急的站在门前,翰轩问:“魏叔,发生什么事了?魏海紧张的小声说:”少爷,二老爷派人送信来了,老爷让你快去他房中!“翰轩随管家直奔父亲的房中。翰轩一进门,就见母亲正在指挥几个丫头、婆子收拾东西,已经装好了一个大箱子。赵老爷一见翰轩和魏海进来,就让几个女仆先出去了。翰轩问:”爹爹,发生了什么事?因何收拾东西?”赵老爷说:“轩儿,你叔叔派人送信来,说他不得已又降了匈奴,他怕我们受牵连,让我们尽快离开这里,回匈奴。”翰轩说:“应该无人知晓我们和叔叔的关系,我觉得我们不必急于逃跑。”
赵老爷说:“唉!你叔叔说他曾在一次宴席上与人交谈时,不慎说出有一兄长住在胶东。所以我们必须先收拾好这里,速回邹县家中将事情简单料理一下,然后马上出发去和你叔叔派来的人会和。”翰轩说:“当今大汉天子,甚是英明,或许不会牵连我们,汉朝已经废除了株连九族的制度。”魏海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皇上岂肯原谅一个叛徒!”赵老爷说:“正是,我和你娘年纪大了,就是今日归西也不觉惋惜,和你和玉儿若是有个好歹,我们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啊!”翰轩说:“既如此,我回房中收拾一下,一会再来。”赵老爷说:“好,你速去,只捡贵重轻便东西带走即可。”翰轩答应,便回到自己房中。
他只将曼儿的画像收拾在包裹之中,此时,心中焦急万分,昨日刚刚跟曼儿表明了心意,说自己不日就去提亲,如今却要远走高飞,自己岂不是做了负心汉,辜负了曼儿对自己的一片深情,而自己即使死去也不能割舍掉对她的爱,该如何是好呢?他在房间中徘徊,一筹莫展。最后想,只有去李家,见见曼儿,告诉她,等自己将父母妹妹送回匈奴一定回来娶她。
想此,他回到父母房中,只见都已收拾妥当了,玉儿也在父母房中,玉儿一见哥哥,便撅起嘴巴,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她悄悄对哥哥说:“哥哥,我们今后都见不到曼姐姐了,我们去看看她吧!”说着眼圈发红,眼里盈满了泪水。翰轩点点头,他对父母说:“爹、娘你们和魏叔先走一步,我和玉儿要出去一下,晚一点就会赶上你们。”老夫人说:“这样紧急的时候,你们还要去哪里?”翰轩说:“去一下李家,当面辞行。”老夫人无语,赵老爷说:“速去速回,你要照顾好玉儿。”翰轩让爹娘放心,便和玉儿骑了马向李家奔去。
赶到李家门外,翰轩此时顾不得是否得体,他大声的敲门,只听里面一个甜美的声音问道:“何人?”玉儿说:“曼姐姐,是我,快开门!”门开了,曼儿站在门内,她上身穿了件家常小花袄,下面是一条素色绣花的长裙,乌黑的秀发今日没有挽起,而是披在脑后,鬓边别了一只好看的发钗。亭亭玉立,万种风情,宛若九天仙女入凡尘,翰轩只是呆呆的看着曼儿,眼中的泪水滚滚流下。
曼儿一见是翰轩,不由脸一红,有些娇羞的问:“公子,怎么……”曼儿还没有说完,兄妹二人进到门内,翰轩关好门,玉儿上前,抱住曼儿,哭着说:“曼姐姐,我们是来和你告别的,我们今日就要走了。”曼儿一听,不由吃了一惊,问:“去哪里?”翰轩此时也不敢实言相告,他只有说:“老家有长辈病故,我们回去料理丧事,多则三个月,我必回来。”他又说:“我去和老夫人告个别。”曼儿说:“母亲和张嫂晨起便出去赶集了,好卖一些绣品贴补家用。”此时玉儿悄悄躲到一边,她知道哥哥一定有许多话要对曼姐姐说。
翰轩轻轻握住曼儿的手,曼儿羞涩的低下了头,他感到她的手冰凉,不由关心的问:“可是冷了,手这样凉?”曼儿说:“没事,我刚刚在洗衣服。”翰轩不由一阵心疼,想她那娇嫩白皙的小手在冰冷的水中搓洗衣衫,泪水又流出眼眶,不知不觉中将她拥入怀中,曼儿开始还有些难为情,然翰轩紧紧地抱住她,她顿觉这个怀抱好温暖,不知为何,自己竟如虚脱了一般,一点力气也没有,一直以来坚强的自己,在他的怀中竟是这样的脆弱。
翰轩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放到曼儿的手中,说道:“这玉佩作为信物,这是我出生之时王仙师送与我的,它定能保佑你平安。”曼儿接过玉佩,她说:“我也要送你一样东西,公子见到它,就如见到我。”于是她离开翰轩的怀抱,回房中去了。不多时,手拿一个手绢回来,她将手帕递给翰轩,翰轩一看,只见手帕里包着一缕青丝。不由心中一阵感动,于是小心的将手帕收于怀中。二人执手相看泪眼,心中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无奈,就要分别了,翰轩轻轻地放开曼儿的手,温柔的为她擦去脸上的泪痕,哽咽着说:“等我,一处理完那边的事,我即刻回来。”曼儿点点头。
兄妹二人离开了李家,飞身上马,追赶父母去了。二人回到邹县的家中,父母已经收拾停当,于是遣散了其他的用人,一家人和魏海急急的赶往马邑,在那里会有人接应。
曼儿送走了赵家兄妹,插好门,回到院中,坐在石凳之上,她拿出翰轩送的玉佩,紧紧地握在胸前,此时这玉佩还是温的,不觉泪水模糊了双眼,曼儿又将玉佩收好,心中默默的期盼翰轩一路平安,早日回来。这时李母和张嫂回来了,李母看到曼儿眼中有泪痕,不解的问道:“曼儿,发生了什么事,我看你好像哭过的样子。”曼儿扶着母亲回到房中,李母坐在床上,曼儿双膝跪地,李母疑惑的看着她,曼儿说:“娘,我已与赵公子互定终身,今生女儿非赵公子不嫁。”李母拉起女儿,询问缘由,于是曼儿将和赵公子的之间的事讲给娘听。李母明白了女儿的心事,看女儿对赵公子的一片痴情,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想:曼儿嫁给赵公子自己是颇放心的,两三个月后,赵公子若来迎娶,也了却了自己牵挂,近几日常觉得头晕乏力,精神大不如先前,不知何因?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吧!想此,她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娘依你,郑家来提亲,娘还没有答应,明日,我让张嫂回掉郑家的提亲便是。”
李年已经几日未见到淑静了,心中很是挂念,他曾偷偷去皇后的宫门外等候,可是终没有看到淑静出来过,连那个小宫女翠儿也没看见。无奈,李年只好盼望淑静来找他。
这日,纪公公说:“李年啊,皇上明日去甘泉宫,你跟着去吧!我老了,是该为你创造机会,让皇上多赏识你,切记,诸事小心谨慎,万万不可有一分差错,否则,可是要掉脑袋的。”李年点头答应。不知为何,这几日心中总有一种不想祥的预感。
第二日,李年随皇上去甘泉宫,到了行宫之后,皇上便召集一些大臣商讨国事。李年和几个太监站在门外伺候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只见几个大臣慌慌张张,面带畏惧的神情走了出来,他无意中听到两个大臣经过身边的对话,顿时吓得脸色发白,腿脚发抖,恨不得有双翅膀马上飞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