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祖母送给梓淳东西,梓淳也要送给祖母一样东西!”梓淳正起小身板,一本正经的说道。
莫老太太笑道:“你这小丫头竟然还懂得礼尚往来!”
“那是当然!”梓淳津津小鼻子,转身从瑾兮那里将昨儿个晚上编的两条中国结拿了来,送给莫老太太,莫老太太瞧着这络子样式新颖,只编制手法稚嫩,一瞧便是出自这小丫头之手,心里就觉很是受用,便问道:“这络子倒是极别致,可有什么寓意?可是你亲手编给祖母的?”
梓淳乖巧的点点小脑袋,“昨儿个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却是精神得紧,想着祖母给梓淳送这送那心里很感激祖母的疼爱,就编了两条络子送给祖母,祖母可不要嫌弃编的不好,这是编法还是倾儿在一本杂书上瞧见的,看着精致便试着编了,不成想还真给编出来了,这络子叫盘长结,寓意着长寿百岁,送给祖母刚刚好。”
莫老太太搂着梓淳笑得分外慈祥,“祖母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呢。”说着对一旁的魏紫道:“去,把这两条络子挂到我床头的钩子上。”
“这样祖母每天醒来都能看到了。”梓淳笑眯眯的点头。
祖孙二人正说着话,外头传来一声禀报:“大夫人和大姑娘、二姑娘来了。”
话音刚落林氏就领着两个女儿一前一后进了屋子。
“老远就听到老太太的笑声了,媳妇可是很久没见老太太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新鲜事,也说出来让媳妇听听?”
莫老太太笑着摇头:“哪里来得新鲜事?还不是四丫头这小机灵鬼,平白的惹我笑了这一阵子。倒是你,家里里里外外大事小事都要你做主,够累的了,不必日日来请安,有这许多时间倒不如仔细养好身子。”
林氏笑着行礼落了座:“哪里就那么娇弱了,再说,儿媳也愿意陪老太太聊天。”
莫老太太淡淡一笑,没接话。
梓绮和梓嫣两个也给莫老太太行礼问安,梓淳赶忙下了罗汉床与姐妹两互相撕见了。
“瞧祖母这么高兴,想是四妹妹说了什么笑话儿,可否说来给咱们姐妹听听?”最先发话的自然是梓绮,梓绮今天梳了双环髻,插了一支彩色琉璃蝴蝶簪,长长的珠翠流苏摇晃生辉,身着交领五彩缂丝裙衫,双耳各用细金丝串了颗大珠子,垂下来灵动漂亮。
莫老太太笑道:“哪里是讲了什么笑话,是你四妹妹亲手编了两条络子给我,我看着喜欢就多问了几句。”
上身身耦荷色的碎花短襦、下身一条荷叶边长裙的梓嫣掩嘴一笑道:“原是如此,早就听说四妹妹手巧,哪天也给二姐姐编几条新鲜样式的络子可好?”
梓淳窝在莫老太太怀里翻了个白眼,她给老太太编络子那是她的孝心好吧,她是真的很不耐烦跟那位大姐姐接话,“二姐姐若是喜欢只管来找倾儿要便是,也不是什么多贵重的好东西……”
梓淳说话的功夫,梓嫣眼尖地瞧见梓淳脑袋上戴的发钗,脸色立马僵了僵,眼中闪过一抹嫉色,平时虽说老太太也经常赏给她们些首饰玩物,却从未有如此精致珍贵的,因此看向梓淳的眼光便不善了起来,待梓淳重新回到莫老太太身边,她与梓绮也落了座,似笑非笑道:“一条络子而已,却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自是比不上四妹妹头上的发钗贵重,这发钗可真是漂亮,昨日里可没瞧见四妹妹戴过,该是祖母今儿赏赐的吧!”
说着又对着莫老太太撒娇似的嗔道:“四妹妹果真是个可人儿,竟得祖母这般偏疼,连我和二妹妹都不及呢!”说着扫了一眼旁边的梓绮。
梓绮低头瞧着手里浅紫色绣海棠花的帕子浅浅笑着,却不接话。
梓淳笑眯眯的像是没听到梓嫣的话,扔抱着莫老太太的胳膊,眼睛却望向老太太手腕上那只翡翠镯子,啧啧,看看这水头,绝对是上好的翡翠,这可是真正的古董啊,这要搁现代得值多少钱呐。
莫老太太微微蹙眉扫了梓嫣一眼,感觉到莫老太太情绪的变化,梓淳忍不住去细细打量这位二堂姐,梓嫣小姑娘若是不看脸上那尖酸刻薄的表情小模样还算眉清目秀,年纪只比她大一岁,头戴一对点翠的白玉环,坐姿规矩,眉梢微微上挑,似讥非讥的瞅着自己。
瞧着老太太面色不愉大夫人忙笑道:“四姑娘果真有孝心,也怪不得老太太偏疼。”
“得了得了,别说我偏心,今儿我这老太婆也做回散财童子,既是赏了四丫头,大丫头和二丫头的也少不了!”莫老太太说着招手叫来娇容一通吩咐,娇容应是,福身下去。
“行了,先生快到了,大丫头和二丫头先去上课,待午后我命娇容将东西给你们送过去。老大媳妇也回去吧,一家子事都还等着你处理呢!”
林氏和梓绮、梓嫣一同离开福安堂。
莫老太太搂着梓淳靠在引枕上问道:“来,跟祖母细说说这些年在庄子上,都识了哪些字?《三字经》可都学会了?”
梓淳偎在莫老太太怀里,掰着手指头数数:“《三字经》已经学会了,《百家姓》和《千字文》也学过了,到母亲去世的时候……”
听到梓淳说《百家姓》和《千字文》都学会了,莫老太太心中很是惊讶,才九岁的孩子竟识了这么些字,今早丹枫将四丫头昨天下午练习的一张大字拿给她瞧了,虽说笔法还稚嫩,但字体写得极为规整端庄,那时还感叹谢氏将四丫头教的很好,这会却又感叹这孩子的聪明了。
听她声音渐渐暗了下去,莫老太太搂着她的手微微紧了紧,和声道:“四丫头别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只要你今后过得好,你母亲也就有了安慰,你也别怕以后会有人欺负你,有祖母护着你呢,就算祖母老了,护不了你了,你还有你大哥哥不是?你大哥哥是个好的,将来定能保护你不被别人欺负了去。”
梓淳吸了吸鼻子,小脑袋在莫老太太怀里蹭了蹭,闷闷的应了一声,莫老太太笑着拍了她两下,笑道:“呦,快别往祖母身上蹭,早上刚换的新衣裳呢,你这一把鼻涕的蹭上去,祖母可要心疼的。来来,咱们接着说刚才的话,你还学了什么?”
“也没什么了,《幼学琼林》才学了一篇……”
“这可是正好,咱们家里给请了女先生,姑娘们都是要念书的。你可知咱们莫家的本家是在京都金陵?”见梓淳点头才又继续说道:“在南边,尤其是京都,那里的姑娘们不仅需要学习针黹女红、管家厨艺,还要学习琴棋书画,有才华又贤德的女子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梓淳鼓着小腮帮,疑惑的看着莫老太太,古代不是都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么?要不林妹妹进贾府时,贾母那一句“不要做个睁眼瞎罢了”说的怎么就那么理直气壮呢!
莫老太太瞥了梓淳一眼,似是清楚她的疑惑似的,颇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又说道:“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那都是些混话,太祖皇帝登基之初就说过,男子可读书做官,女子可识字明理,一国之中,文化才是兴国之本,那本《幼学琼林》也是太祖皇帝编撰而出,起初太祖也曾下旨兴办女子闺学,可很多人家都不愿自家姑娘将时间一味浪费在琴棋书画之上,那闺学也只办了几年便收了,不过,那次虽不成功,影响却不小,京都各家官员家里均都请了西席教授姑娘,到如今也成了一种习惯,一个姑娘家将来要想说一门好亲事,不仅要看女红厨艺、管家理事的能力,还要看你的才学!所以,四丫头呀,你今后可要跟着先生好好读书,知道不?”
梓淳听了一阵心惊肉跳,这是她来到古代五年第一次接触到上层社会的习惯,听老太太说的那位太祖皇帝竟像是和她出身于同一处,尤其是那一句“文化是兴国之本”,多么先进的一句话呀,不就是前世那句“科技是兴国之本”变过来的么,还有,在她记忆中那《幼学琼林》是在明朝时期编撰的,作者却记不清了,这个时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大启又是是个什么样的王朝,那位太祖皇帝又是什么身份,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堆积在脑海里,可想要弄明白却并非一日能办成的,那进学便势在必行了。
“祖母放心,梓淳会用心跟着先生学习的。”梓淳顿了一下又掰着手指头弱弱的问道:“那是不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针黹女红管家理事都要学习?”
莫老太太笑道:“理论上是如此。”
梓淳眼睛一亮:“那实际上是不是就可以量力而为?”
莫老太太伸出一根手指头点了点梓淳的小脑袋,嗔道:“你这小丫头,还没开始学习就先退缩,咱们莫家可是世代书香之家,你可不要堕了咱们家的名声。看看你大姐姐最擅长的是琴艺,你二姐姐最擅长的则是画艺,还有你那在金陵的庶姐亦是擅长诗词和书画,不过……祖母也不要求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至少要通其一二。至于管家和女工这两样是必须要学好学精的。”
梓淳举起握成拳头的爪子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要加油。
综上所述,古代大家闺秀看得不是你上了多少年学,也不是看你有啥文凭,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一定要全部都学习,但至少要精通其中一项或是几项。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女红厨艺和管家理事的能力强才是好媳妇的上上人选,想想一个整日浸淫后宅事务和争斗的婆婆找了一个才高八斗不晓庶务的儿媳妇,两人整日大眼瞪小眼,婆婆说今晚今天十五你下厨烧两道菜,媳妇却吟出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不把婆婆给呕死。
鉴于这个时代看人眼光的不同,年仅九岁的梓淳当下决定要随大溜,反正她也不会做什么诗词歌赋的,就算做也只能剽窃,这会让身为现代人灵魂的自己都鄙视自己的;琴这一项……钢琴不会,小提琴也也不懂,古筝倒是不错,她前世果然有先见之明,那么多乐器竟然独独选了古筝,这会儿倒是用得上了;棋这一项她就比较汗颜了,为啥?因为她七窍通了六窍,唯有棋这一窍不通,哦,也不能算一窍不通,她还会五子棋呢!书画两项一般是不分家的,字是一个人的门面,通过一个人的字便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这一点她前世的时候深有体会,也不枉她跟着自家老爷子学了那么多年的书法,那一笔瘦金体写得颇有些看头;水墨画梓淳只学了皮毛并不精通,素描和油画倒是画的不错,可惜在古代没人欣赏,不过她又并非想当画家,涉猎一些浅显的国画技法也就是了。
女红方面现在的梓淳是一点都不会,但原来的梓淳天份不错,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和谢氏学习做针线,三年下来基本功已经很扎实了,本来梓淳还担心自己会露馅,毕竟前世的她可是连绣花针都没见过的,不过后来自己偷偷试着绣了几针,也许是原本梓淳的基础太扎实,导致这具身体有了本能反应,刚开始确实有点生涩,不过在绣了一片叶子之后就渐渐熟练了;厨艺方面她倒是很能拿得出手,因为自己喜好美食,做的多了倒也有那么点星级厨师的味道;至于管家理事……这对她一个九岁的奶娃娃来说言之过早,不过她倒是也不怕,倒腾来倒腾去也就那么点事。
如此这般算来,梓淳惊讶的发现她竟然能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古代大家闺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