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苦上有苦
初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课程也是分外紧张的。先是每天早晨6点开始上早自习,7点下课。上午8点上课,一直到中午12点放学。中间四节课,每堂课老师把内容都安排的满满的。常常是讲到下课铃响了好大会儿,老师才停下来让大家活动。课间没玩多大会儿,下一节课就又来了。下午2点上课,6点下课,也是四节课,忙碌程度跟上午差不多。除了偶尔安排一节测验,其他时间也都在讲课。
老师们为什么这么紧张的讲课呢?因为要赶课,目标是把初二初三两年的课程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讲完。晚上还要上晚自习,冬天7点到8点,夏天呢则是7点半到9点。星期天是不休息的。那时好像还不是双休日,一个礼拜就星期日休息。礼拜天的白天可以休息,但晚自习却还要接着上。寒假则是被大大的压缩了,本来四十多天的假期,被压缩成了不到十天,过年前腊月二十八才放假,年后初五就开学。然后除了正月十五歇一天外,其他时间则都要来学校上课了。初二升初三那年的暑假则干脆就没放假,跟平常一样。
因为课讲的很快,新的内容不断的被各个学科的老师灌输下来。课堂上是来不及吸收的,这时早晚自习就显的尤为重要了。在晚自习课上,可以把白天留的各科作业写完。做作业呢能复习一下讲过的内容,对讲过的内容做一下巩固和加深。晚自习课上,老师还经常来到教室做一下辅导,对白天见的不明白的地方做一些解释,帮助大家对课文内容的接受。早自习呢,可以对一些需要加强记忆的内容做一些朗读和背诵,也有益于对所学知识的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对要讲的课文做一些预习,使自己在白天听课时不致于太吃力。这样始终坚持着能把早晚自习课上下来的同学基本上还是能跟上老师的讲课的。但要坚持下来,不落下一节课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镇中学在镇子的最东面,四周都是田地了。一街和四街的同学还好点,距离相对还不远,但二街和三街的同学则要困难很多了。因为经济发展的很快,镇子面积已经很大了。像阿文家距离学校就有二里多地的路程了。骑自行车走一趟要十多分钟,如果步行那没有二十分钟是不够的。尤其是上早自习,五六点钟正是睡觉睡的正舒服的时候,从暖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去上学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初二第一学期到后半学期的时候,天也开始变冷了。六点上早自习时天还黑乎乎的,而五点半你就得从家起床,准备出发。每天早晨起来上早自习,阿文总要经过一番跟自己的激烈较量。“再睡会儿吧!真不想起啊!”刚想躺下接着睡,自己又否定了自己说:“不行,还是要去啊!让老师看到多不好啊!”
有时实在是不想去上课了,就自己安慰自己:“可以跟老师说我生病了,生病总可以吧!老师会原谅我的!”但总还是抵挡不住内心对于撒谎的愧疚,就又爬起来,穿上冰凉的衣服出发去往学校。这种情况有时连阿文自己都觉的很惊讶,当时家里是没有给任何压力的。妈妈每天忙的头昏脑胀的,你上不上课,妈妈从来不会过问的。爸爸的病是好多了,能帮助妈妈干一块干点活,他自己也在积极恢复。但对于阿文还是顾不着的样子,以前就没怎么管过,何况现在了。段老师他们虽说口头要求严格,要大家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实际上也是能体会大家的难处,对于偶尔的缺课也是容忍的。可阿文却闯不过自己的这一关,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他没有缺过一节课。而且上每节课都没有迟到早退等等违反纪律的情况出现。他的内心牢牢的把他约束在这个制度内,命令他坚持、遵守。
有一天,阿文不知从那里看到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人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看到这句话后,阿文仿佛为自己以来的这么苦的行为找到了一点理论依据:“我这么吃苦,以后肯定会成功的。”阿文自己安慰自己,虽然他不知道能怎么成功。从那一天后,每逢再上早自习自己不愿起床时,阿文心里就会想起这句话,“为了成功,吃点苦怕什么呢!”这样,他就马上又充满了动力,把那睡意和舒适的被窝毅然的抛在脑后,骑上自行车戴着露水顶着寒风就向学校驶去。
就这样阿文坚持着,把初二上学期这一段艰难的时光算是挺过来了,各科的成绩依然保持着很高的水平,每次测验都能保持在90分以上。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各科成绩非常平均,没有一科表现的很落后,都能很好的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呢,语文和数学最好,有时能考个95分以上,最差的是英语和化学,但也不会低于90分。他这种不偏科的表现,令段老师非常欣喜。常常在班会的时候对阿文刻意表扬,称赞阿文是难得一见的好学生,喜爱之情是溢于言表。
因为最后中考录取线考虑的是总分。这也注定了阿文如果这样一直表现下去,也一定会在最后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因此阿文也渐渐的引起了对中考成绩无比关注的秦校长的注意。秦校长常常在学校开会时提到要重点培养突出的几个尖子,阿文也越来越多的被秦校长提到。能够受到段老师和秦校长的注意和关照,让阿文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他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如鱼得水,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也充分的迸发出来,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自如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