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五年,平定三藩已接近尾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对于外族的统治却没有太多的意见,只是希望新的朝廷能够体察百姓疾苦,减轻赋税,也可修养声息,安居乐业。故而大多数百姓对于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口号倒是真的没有多大的激情。
而康熙皇帝确实是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好皇帝,不仅连年减轻赋税,更是严查贪官污吏,整治各地的干旱水涝,对于满汉大臣一视同仁。一时之间,各地的百姓从苛捐重税和战乱纷争中逐渐缓过劲来,壮丁也不用参军打仗,各地百姓辛勤劳作,老天爷赏脸,连年风调雨顺,粮食收成越来越好,手头也有些结余,各地商贾逐渐宽心,放心经营,努力拓展自己的生意。
要说起生意买卖兴旺,那定要说一说苏杭的。自古以来,苏杭就是华夏的商业繁盛之地,不仅是因为这里的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更因这里风水甚好,人杰地灵,养育出一大批商业精英,他们多心思细腻,善于算计。
世道越来越好,各地的商贾纷纷前往苏杭,择地开铺,反而京城去谋生路的甚少。因京城是天子脚下,地租昂贵还好说,内城外城各大胡同住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四五品的官员在京城都算芝麻豆大的官。有人戏谑称:若在城墙根地下扔块护城砖,砸死十个人,其中至少三个当官的。故而,商人若想在京城营生买卖,需要上下打点疏通的关系比苏杭更为复杂,该送谁不送谁都是难题,一个疏漏就容易得罪人,那是连命都保不得的了。自然,人人都更愿去苏杭谋生,实在没辙才选京城。
经商最大的难题在于商品流通,各地商品往来自然是需要运输的。比如瓷器,玉器,茶叶,丝绸等,俱由商家从外地购得,远道带到苏杭以更高的价格卖掉。又或者,商人们在苏杭买了商品,想要转到外地卖个好价钱。所有的商人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那便是货运。不仅运送的货物值钱,而且商人身上带的用于买卖流通的钱财更是丰厚。
虽说已然太平盛世,可是强盗山贼小偷可自古以来就是遍地开花,打不尽,杀不绝。小偷还好说,总有些金主大大咧咧的,他们通常对佩戴钱袋、玉佩或者首饰从来不经心,小偷很容易得手,也不会轻易出手伤人,况且那些金主也不缺那点钱,丢了也就丢了。通常小偷不敢光顾那些有点背景或者有点功夫的人,往往徘徊在客栈、酒楼、戏院,顺一顺那些闲来享受生活的人钱而已。可是强盗山贼则不同,他们通常都是些无儿无女、孤身一人的莽夫,或者是那些因杀了人犯了事儿而没钱疏通官府逃出来的亡命之徒,这些人往往几个人组在一起,由一个有功夫或有策略的人带着,埋伏在城外,打劫那些送货的人,或者携家眷游山玩水的官人商人,最关键的是,这些强盗山贼根本没有原则可言,总有些有些亡命狂徒,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所不为。
对强盗山贼而言,苏杭往来同行的山路就是最好的趴点找生意所在。对于这帮胡作非为的强盗山贼们,官府通常是不愿意趟这趟浑水的,那些强盗山贼从来不再身上留银子,抢了钱便吃喝嫖赌,迅速花光。官府抓了他们也没油水可捞,吃力不讨好不说,还抓不尽杀不尽的。更有些有头脑的山贼,私下给官府送些好处,所以,官府更是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了。
但,生意还要做,钱要赚,生活还要过下去呀,商人们也头疼不已。随后,一些武馆为了赚点外快,就专门接那些大门大户的商人的财务的运输任务,这就是所谓的镖局了。
这苏杭巴掌大的地方镖局遍地,一共一十七家镖局,其中以杭州的威远镖局和苏州的紫绫镖局最为吃香。
威远镖局的总镖头名为翟观风,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武夫。因夫人的缘故,年少时曾与一位西藏喇嘛有缘,并施恩于他,那个喇嘛就传授了一套拳法,又因翟观风长年细心钻研,自己变通和增加了一些拳法路数,于是就自成一套拳:移山拳。此拳刚柔并济,遇刚则柔,遇柔则刚,翟观风赤手空拳,走南闯北却很难遇到敌手,数十伙强盗流寇折损于此拳之下。
翟观风擅长走通人际关系,跟官府关系甚好,隔三差五给官府送些外地的特产,与官府衙门的人称兄道弟,且明里暗里和一些成了气候的强盗山贼有些交情,给他们送些钱两用以开销,那些的山贼自是卖些面子,也不好与他为难。只要镖车上飘着威远镖局的大旗,官府山贼都愿给个方便。
久而久之,威远镖局分局越开越多,北上直隶,南下广州,东通山东,西达四川,分局就有十几家。威远镖局名声越来越盛,官府商贾找他走镖自是稳妥无比,少有失手,即便有了什么意外闪失,威远镖局自然加倍赔偿,让托镖人心里踏实无比。
只是一点,这翟观风只接大户人家的镖,因为他的价格实在是昂贵,小门小户自是请不起。
而苏州紫绫镖局的总镖头却是一介女流,听闻脾气古怪,鲜少出门,且每次露面的时候总是一袭紫绫负面,但从眉眼体态上看,应已三四十了。
顺治帝在位的时候,紫绫镖局以百金购下苏州最黄金的地段,开设了镖局,出手大方,无不令人咂舌。镖局拔地而起时,众人都惊讶于紫菱镖局的铺张奢侈,一切房屋建材皆是上品,汉白玉的地砖,光洁的琉璃瓦,怀抱粗的原木,建成之后,远远望去,镖局门宽墙高,庭院深深,巍峨耸立,气派非凡。
曾有不开眼的小地痞流氓上门讨钱,朱红大门一开,众地痞流氓大大咧咧的进门。不一会儿,众地痞流氓一脸土灰色,灰溜溜的跨过高大的门槛从屋里出来,出得门来,转身拜倒在门外,“砰砰”叩几个响头才离开。从此以后,这些地痞流氓走路都是绕着紫菱镖局走,宁可多绕几条街也绝不从门前过。而有好事之徒想从他们嘴中探得一二却不能,于是这紫绫镖局就愈发神秘。
加之紫绫镖局接的镖从未有过失手,很多人都愿他们来走一趟镖。只可惜这个女镖头性情古怪异常,接镖从不看镖物,只看托镖人。见到托镖人,顺眼的就接镖,要价也不高,不顺眼的无论给多少钱也不肯接。曾听闻苏州知府想要给京城大官送点礼品,却被紫绫镖局挡在门外,但是苏州知府并没有因此记恨,没有对他们打击报复,不由得让大家更是另眼相看。
一般镖局都是大张旗鼓的用镖车送镖,所有镖车均插镖局锦旗,一匹匹骏马拉着镖车驮着货物,数十个趟子手壮丁护在四周,隔三差五还得全员大声吆喝镖局名字,喊声震天动地,煞是威风。而紫绫镖局送镖却从未大张旗鼓过,不起眼的镖车,连镖棋都没插一个,而更夸张的是,除了车夫外,随镖的趟子手仅仅一两个而已。
康熙十年,苏州另一家名为鹰翔镖局的小镖局却来寻紫菱镖局的麻烦。鹰翔镖主“鹰爪手”王飞鸣曾是一个强盗,金盆洗手转行成了镖局。不知从哪里得到风声,说紫菱镖局护送几件价值连城的珍宝去福建。今日生意极差,王飞鸣打算铤而走险,想扮成山贼想偷偷截紫绫镖局的镖,他本意是截了这趟镖,三年镖局上下吃喝不愁。鹰翔镖局的人埋伏在紫菱镖局送镖的必经之路,谁知他们脚程甚快,早已离开。也是,紫菱镖局走镖没那么大排场,自然走得快些。“鹰爪手”赶紧带着众人追赶,追了几天几夜之后终于追上紫绫镖局。紫绫镖局恁是托大,仅一车夫一老一少两个武师而已。鹰爪手心中大定,双拳难敌四手,自己带人众多,不怕打他们不过。遂与众兄弟扮好山贼的模样,从野路吆喝着冲出来夺镖,手还没碰到镖车呢,只听“嗖嗖”几声马鞭响声,众人便纷纷惨叫着翻倒在地。鹰爪手的一双鹰爪也彻底废了。手下人一个个垂头丧气从地上爬起来,好在除了鹰爪手,其他人伤势不重。他们灰头土脸的回到苏州,不出十日,鹰翔镖局就彻底关门大吉了。据说,那日鹰翔镖局连同总镖头副总镖头以及其他手下一共出动了十一人,而紫绫镖局只一个老头和一个毛头小子送镖,可见他们的确有鬼神莫测的功夫,不是徒有虚名。此事之后,紫菱镖局除了神秘色彩之外更让人心生敬畏,也没有人再敢打他们的主意了。
其实,私下翟观风也打探过紫绫镖局的种种,只是紫绫镖局口风甚严,连出门买菜的仆从,集市买布的老妈子都三缄其口,黄金十两都换不了他们的一个字。紫绫镖局一向做事低调,从不与其他镖局起冲突,和自己也没有生意的恩怨,翟观风几经探查不得内容,慢慢也就作罢了。
这紫绫镖局常年累月接不了几趟镖,但是他们的吃穿用度却向来只用最好的,上好的野参鹿肉,上好的丝绸锦缎,连苏杭的商贾都不敢这样花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