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是什么?
谁知道。
以武力维持生活的人,被称之为武士。
这是一种教科书式的解释方法,没什么实际意义。
武士或者类似的社会阶层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出现过,比如说骑士,马穆鲁克,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但是扶桑的武士显得更加特别,这是有原因的。
对于武士的认识常常出现误区,认为武士就是效命天皇,这是极为不正确的,事实上,历史上的武士们不仅不为天皇效劳,反而敢于流放天皇,挟持朝廷。
足利尊氏表示笑而不语。
事实上,效命天皇这种认识是在明治维新之后为了建设军国(hx)主义才提出来的。
不过,武士的确是天生为了杀戮而生的一种人,他们的一切都是得自于战争,如果没了战争,无事可做的武士就会贫困不堪以至于滋扰生事,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根源。
没有战争,就没有土地,没有土地,就没有钱来养活一家老小,没有战争,就没有升迁的机会,就没有生活的动力。
在扶桑国的武士时代,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几乎都是以贫困而期望战争的武士为群众基础。
照理来说,武士的核心精神是忠义,但是却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们遵从这核心精神的东西在,无论是武士的守护神八幡大明神还是佛教都没有明确的对于违背忠义的惩罚。
所以说,武士的忠义是看人的,有的人坚持忠义,有的人口上说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嘛。
据说佐贺藩的初代藩主,锅岛直茂曾经教育他的儿子:“龙造寺四天王因为忠义留下了美名,但是佐贺藩姓锅岛。”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自从应仁之乱以来,战乱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当初掀起战乱的细川家与山名家已然没落,反倒是曾经的小弟们比如说朝仓家,三好家,长尾家这样的渐渐崛起。
不过,这一切也没有多久就要结束了。
辉信觉得自己一定是无聊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想出上面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不过自己现在确实很是无聊的没错。
平手泛秀那个家伙昨天家里有事回去了,现在在三河四处乱逛寻找“猎物”的只剩下了自己一个。
自己这几天的成果大约是:盐,一袋,味噌,一袋,铜钱也有差不多一百贯,还有两封信。
一百贯,可不是个小数目,据说当初猴子君(就是秀吉啦)卖掉了田地闯天下的时候只卖出了一贯,辉信这样的下级军官每月的薪水也只有几贯而已。
所以还是要感谢两位路过的今川家武士,不仅贡献出了金钱,还贡献出了自己渺小的生命,真是可喜可贺。当然,那两封信也是他们带在身上的,说不定会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于是辉信也一并收了以来。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
当然,如果是别人的话,辉信可是相当好说话的。但是,既然是今川家的人,身为敌人可没有饶他一命的道理。
毕竟今天放过一个敌人就是给明天的自己增加一份危险,那两个大叔看上去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人(按泛秀的说法就是有名的人身上不会只带着那么一点钱),所以他们就这样完蛋了。
至于那两袋调味品,来自于两个可怜的小贩,在收刮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之后本着不能白忙的精神,泛秀决定拿走点“小礼物”,差不多就是这样。
算一算感觉也差不多可以回去完成主命了,说不定自己还可以留下一些用来还债,辉信打算今天晚上就往回走。
不过,前面不远处的那个向自己挥手的家伙是谁?在三河这个地方辉信可没有什么熟人。
还是去看看比较好。
————————————————————————————————
被束起的淡紫色短发,简约流利的剑道服。
眼前的英气少女很显然是位剑术高手,无论是她腰间与平常武士刀完全不同的刀具,还是清澈的眼神,都显现出她并不是像街边的野武士那样自称的高手,而是真正的剑客。
要知道,不同长度的刀剑,使用起来千差万别,一位敢于使用不同于主流形状的刀的人,一定是可以熟练运用这种不同的刀,并且比她用主流形状的刀更好。
想到这里,辉信对于新刀的渴望更加迫切了,毕竟她不是那位黄昏的清兵卫,她对于小太刀的技术不是很擅长,手持这把肋差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
据说,那些剑豪很多都喜欢行豪侠之事,比如说惩恶扬善之类的,但愿眼前的这位少女不是这样的家伙。
不过,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我们之前相互认识么?”
眼前的英气少女摇了摇头“当然,我们之前不认识,也没有必要认识,不过,现在不就认识了吗。”
“?”
————————————————————————————————————————————
国二考完,出宫采买................................万恶的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