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4200000004

第4章 改皇榜徐桐欺天 惊皇上卓如登

却说那康有为正在灰心丧气之时,忽有喜报传来,他以第八名高中进士,梁启超等再次名落孙山,康有为喜出望外,心想可以见到皇上,展示自己的变法思想。梁启超第一个向康有为祝贺道:“恭喜先生金榜题名。”然后又顺便提醒康有为道:“按照惯例,老师金榜题名,应到朝中谢恩师。”康有为不悦道:“中国的科举考试,糟就糟在这谢师上,学生考上进士,不去谢教自己几十年的老师,而去谢朝中的主考官,似乎这考上进士不是凭个人之才,而是靠主考官的恩赐。”梁启超道:“你文章写的再好,你再有才,只要主考官不赏识,你的考卷等于零。你的仕途也等于零。因此,主考官的喜好,决定着世子们的命运。考上进士的世子们,当然要去谢主考官。”康有为道:“不知我等该谢谁?”梁启超道:“大学士徐桐,他既是主考官,又是他上次在皇上面前替老师您开脱之人。”康有为道:“徐桐之人如何?”梁启超道:“那还用说,大清国能到这份上,全是这几个重臣的功劳。他即守旧又贪婪成性,按说您的《新学伪经考》他应坚决于以否定,然一使银子,什么都变了。要不您的《新学伪经考》案,为何能摆平?”康有为听此怒道:“我等就是要改变这种社会制度,怎能再去行贿?”梁启超道:“老师您不花此钱,那些大员们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康有为质疑道:“难道他还能把我这皇上亲点的进士罢免了不成?我偏不贿他,看他有何能?”梁启超道:“进士可能他给你罢免不掉,但放官时,可选最偏、最远、最穷的地方让你去。再把你的职位一降再降,让你哭都哭不出来。”康有为道:“只要我能见到皇上,我不信我等革新之人,能得不到皇上重视?”梁启超不复再言,静观事变。却是那徐桐,字豫如,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史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他的升官秘技只有一条,揣透慈禧心思,讨慈禧喜欢。按惯例将喜报发出后,进士们都要拿着重礼谢师,可就不见康有为的踪影,心中不悦。其子徐承煜更贪,令下人到恩来客栈打听消息,下人打听完消息回报道:“康有为天天忙着变法,并无谢师之意。”徐承煜向父道:“康有为真是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他之所以有今天,全凭父亲打点。今他得了进士,怎能连个‘谢’字都没有。”徐桐冷笑道:“他以为拿到喜报,就是板上钉钉,谁人都无法更改。我要让他知道天下没有我徐桐办不到的事情。”说罢即起轿到颐和园晋见慈禧太后,将康有为组织举子们上书闹事之事详细诉说一遍,慈禧听后厉声道:“像如此闹事之人,怎能让其得到第八名进士,早该治其罪。”徐桐道:“举子们上书朝廷,本是一片忠心,怎可治其罪?”慈禧道:“那也不能让他在朝中当官,还不早早把他轰出去。”徐桐道:“太后还记得那《西游记》吗?孙猴子偷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被龙王告上天庭,玉帝正欲治罪于他,太白金星忙出班奏道:‘那猴子是天地造化之物,若治罪后放**间,必然祸害天地,不如封他个小官,管束着他,消磨他的意志,最后教化成可用之物。玉帝听之有理,即封他为弼马温。’”慈禧道:“那孙猴子不是又大闹天宫,惹出天大的祸事吗?”徐桐道:“怨都怨那玉帝跟前出了奸臣,先后给孙猴子封了两个官,一个是‘弼马温’,放马的,另一个是看桃园的,那算是个什么官,一个人不管,跟流放没有任何区别,他能不闹事吗?”慈禧道:“以你之意,该如何?”徐桐道:“说以前送报有误,把他降到四五十名,然后封其小官,使其如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把他死死控制在朝廷之中,不使其作乱。”慈禧听之喜道:“此计甚好!你就大胆的去办吧,皇上那儿有我呢。”徐桐高兴退去。第二天,康有为又接到报,“因统计有误,撤去前报,康有为是二等二甲四十八名”。康有为听之质疑道:“皇上亲点的前十名,怎会有错?”然无人理其言。随后给康有为分了个工部主事之官。却说那康有为知是徐桐等人作梗,然又无可奈何,日日懊恼沮丧,弟子梁启超向其道:“老师休要埋怨此事,这就是现制度下官员对权利追逐的方式,他们自我感觉到是正常行使权利,儒家的礼义廉耻是给小孩制定的,早已被忘记,官场中只有‘管’和‘被管’之间的争斗。皇上亲点之人被更改,必是徐桐得到慈禧太后的懿旨,否则,何人敢有此胆,现老师和皇上之间,隔着浓浓乌云,老师的精辟之说不能上达皇上,然乌云总有散去之时,我等只要坚持上书,老师的变法强国之说总有被皇上见到之日。”康有为道:“卓如之言与我想相同。我就不相信国将倾危之时,那些朝中老爷们就没一个动心的。”康、梁经商议后,就撰写了第三次上书,然后再呈递给督察院,督察院接到上书时,答应转呈,然康、梁又等数日,杳无音信。此时,举子们高中的已赴任,不中的已回乡,只剩康、梁和少数几个弟子。梁启超道:“此路前面明明是一堵墙,我等偏要去走此路,只能是枉费心机。”康有为道:“我等上达皇上的奏章只有经督察院一条路,其它部门不接也不允其接我等上书。尔有何路可上达皇上?”梁启超道:“此路上达皇上是一条直路,然人世间从未有直路可行,老师之意是让皇上知道我等变法思想,是让皇上亲自看到您的文章,然通过督察院上书,是一条死路,所以我建议将先生的上书发表在洋人的报刊上,朝中许多重臣都订有洋人的报刊,指不定那位大臣看中先生的变法之术,向皇上推荐,皇上若能看到先生的大作一次,即会动心,必召先生,先生的变法思想,或可得以实施。”康有为听之大喜,众弟子也倍加赞同。于是,康有为即命梁启超与有关报社联系,最终在《万国公报》上刊登了康有为等的上书内容。

却说那光绪帝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只听说有康有为等上书维新变法,不知其详,后听督察院人说,康、梁的所谓变法,只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儿言论,不足为奇。翁同龢也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后见《万国公报》上刊登了康、梁的变法内容,就细细看之,虽无什高论,然对皇上摆脱失权的困境非常有利,即拿给皇上御览,光绪帝看后大悦道:“康有为真乃济世之才也,朕要召见之。”翁同龢道:“不可!康有为自以为聪明绝顶,为皇上摆脱太后而出的绝计,其实只是小聪明也,愚蠢之举。他越俎代庖,正好让太后那边的人抓着把柄,一个草民,让皇上下‘罪已诏’,说大,诛灭九族也不为过,然是一片忠君报国之心,可不追究过深,然断不能诏康有为,更不能用其上书之言。”光绪帝道:“康有为等人实在可嘉,若不用之,寒了天下忠君人士之心。”翁同龢道:“皇上可下诏:现已是国家倾危之际,应广纳天下人之言。即将康有为的上书传抄各部衙门进行讨论,也观一下太后那边人之意,皇上再作决定不迟。”光绪帝听之点头道:“还是师傅看的久远。”即令将此书传抄到各衙门阅读讨论。康有为得知此事,彻夜难眠,觉得自己的上书有众多不足和过激的地方,即连夜和梁启超写了第四次上书,梁启超以为仍要走报刊这条路,可康有为道:“此时皇上已知我书,督察院谁还敢扣压,我等朝送至晚即刻到达皇上之手。”梁启超觉得有理,当日即刻将第四次上书送交督察院,然后,康、梁等静待皇上的消息。光绪皇帝三日后在懋勤殿召集总理衙门和军机处、工商部等重臣讨论此书,众人到齐后,首先开言的是徐桐,徐桐道:“康有为提出的所谓变法,没有任何新意,他所说的创办新学,振兴工商百业,培养军队,等等,我朝几十年前都在搞,如与各国洋人通商,选派留学生出洋学习,众多新学也在全国各地兴办,并办有造船厂、军工厂等,并逐步开始兴修铁路,扩大贸易等,康有为乃一介迂腐书生,闭门读了几本腐烂之书,就在此指三道四,岂不知皇上、太后老佛爷英明,早他所想数十年前就在办理此事,他还自以为聪明绝顶,实乃井底之蛙,不可取也!”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荣禄道:“我等兵败,是不熟练枪战之法,我朝只要请洋人训练士卒,学习洋人的科学技术,国家很快富强起来,就能与列国抗衡。康有为不知我国工商之情,不知军队战法,凭空想象,不足取也。”礼部尚书怀塔布道:“康有为所提变法,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实际就是让我大清交出皇权,由他们汉人掌控国家,名则变法,实乃夺权,还口口声声说是保护皇权。”徐桐接道:“康有为乃一介草民让皇上下罪已诏,应凌迟处死。”众人议论纷纷,把康有为的上书驳得体无完肤,光绪帝见此,也只好道:“好了,康有为变法既无可取之处,那也就算了。念他是忠于我大清,不追究其罪。”众人山呼道:“皇上圣明!”说罢都退去,康有为的第四次上书,就更无人理睬了。康、梁等了月余没有回音,梁启超又去联络《万国公报》,《万国公报》主编李提摩太道:“康有为所论,皆是朝中大臣几十年前玩剩下之物,他所提出的一些新论,皆为凭空想象,与当今农工商的实事相差十万八千,刊登出来乃是千古笑料。”坚决给以回绝。梁启超回报给康有为,康有为怒骂道:“报社这些王八羔子,只想猎奇,只想搞一些轰动之事,这正而八经的治国之道,他们却不感兴趣。他们不刊登也罢,我等自己办报,我就不信,国家危在旦夕,宣扬富国强民之道能没出路?”经过弟子们商议,创办了一份名为《中外记闻》的刊物,免费分送给京城官吏、名士,并组织一个强学会,每十日在松筠庵集会一次,演说变法道理。并邀请一些王公贵族前来听演,此事被御吏杨崇伊知道,杨崇伊直接上书给慈禧太后:康有为私立会党,应予惩办。慈禧听后怒道:“康有为简直就是一个疯子,皇上不理他,他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式,传我的懿旨,捉拿康有为等。”杨崇伊道:“皇上已下旨对康有为的过激行为不予追究。”慈禧太后道:“皇上那儿有我哩!你只管去做。”杨崇伊领旨而去。康有为得知此事,忙卷起行李逃到上海,后上海督察也不容,康有为即逃回广东老家闭门著述。梁启超也放弃了老师筹办的《中外记闻》报的编辑工作,到上海《时务报》做主笔。却说那杨崇伊得知康、梁不知去向,即又上报慈禧太后,康有为很可能回到广东老家南海县丹灶银唐苏村,务必要斩草除根,切勿留下后患,慈禧太后即下懿旨:着两广总督谭钟麟缉拿。谭钟麟接到懿旨,即令巡捕房四处打探,并令两广各县缉拿康有为等的同党,然查来查去,康有为的同党没有查出,却查出了一个惊天谋反案,真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天道欲惩,祸端百生。欲知两广总督谭钟麟查出何惊天谋反案,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哥萨克帝国传奇

    哥萨克帝国传奇

    关于一个程序猿的电脑炸了以后穿越成哥萨克酋长的故事。。。。。
  • 枭明

    枭明

    崇祯九年,大厦将倾!汉家儿郎,热血洒尽!杀不尽的仇人头,数不尽的血和泪!英雄血,枭雄志!三千虎贲在手中,敢上九天揽明月!
  • 三国邪皇

    三国邪皇

    寒风陡峭,山路崎岖,吕布最后一次深情凝望着怀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虎目里流下一滴热泪,他生平第一次弯下自己的脊梁,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说道:林轩,我平生从不求人,独这一次,我恳求你,救我的蝉儿一命!哪知他话刚说完,便从山下传来几声大喝:林轩,你若敢出手帮那吕布,便是于天下人为敌,我曹操第一个不放过你!还有我刘备!还有我孙坚还有我袁绍……吕布闻言目眦欲裂,却又无可奈何,他虎躯微震,双拳紧握,眼中希冀的光芒愈发暗淡下来。
  • 夜城人未央

    夜城人未央

    夜城人未央,花落人自伤。这是一个动情的故事,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
  • 辉信的战国冒险

    辉信的战国冒险

    其实这是一个少女在娘化的日本战国时代的故事就是这样
热门推荐
  • 历史没有真相

    历史没有真相

    一个朝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来临,清末风雨飘摇的局势造就了一个个强人的舞台。是她?是他?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专政与民主不过是他们手中玩捏的游戏!
  • 易烊千玺之花开若相惜

    易烊千玺之花开若相惜

    他和她,青梅竹马,他爱她,胜过爱自己,爱情的路程不会一帆风顺,他和她的爱情分分合合,但,他却永远深爱着她,夕阳西下,深爱的人终会成挚爱,他和她......
  • 穿越四十世纪

    穿越四十世纪

    21世纪修真世家女孩儿穿越到高科技的40世纪,在这个对她来说陌生而神奇的世界,且看她如何风生水起,收获事业和爱情。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再创武神

    再创武神

    这里没有穿越,也没有神奇的奇遇,有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有的只是一个有些不幸的少年。
  • 忆缘

    忆缘

    某天当我睁开眼,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我自己。我没有了自己的记忆却可以随意穿梭于别人的记忆之中,我像是拥有机器猫的时光机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与之结缘,观看着人性的善恶美丑。同时也开启了我的寻忆之旅。曾经出现在生命中的人或事不会消失,它只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被我们掩埋在记忆深处...
  • 那个吃货来自地狱

    那个吃货来自地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嗯!想想就知道肯定很好吃。——蓬蓬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大唐剑仙风云

    大唐剑仙风云

    一纸江湖,三生醉话,比起求仙问道,他更乐意做个一生与酒为伴的逍遥郎,岂料老天要将他逼上仙途,既然注定要踏上这条不寻常路,他便决定提着酒壶干票大的,只是那冰宫里的绝色美女性格似乎有点太冷啊喂,还有那条自称跟自己有千年交情,姓韩名信字重言的小白龙又是什么鬼?
  • 鸢尾牧师

    鸢尾牧师

    他从火焰山林深处,孤身而来。带着一身鸢尾香气的少年牧师且行且停,和平的世界在他身后又会变成何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