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者,念力也,何念之有?
物有修养生息,人有喜怒哀乐。物随自然,顺天象而动,人随吾心,顺喜好而行。
一动、一行,偶合之,则人之念,可控物之灵。
物虽由灵气而聚,却各有五行之象,控何物之灵,则动何物之象,难逾越也。
——《修仙》
城中:
“变天了,变天了……变天啦!神仙显灵啦!”
一个路人手指向天,大声叫喊道。周围百姓闻声望去,只见彩霞满天,光芒万丈,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祥云遮天蔽日,色彩起伏变幻,美不胜收。
此等异象这寻常百姓如何见得,众人早已伏地跪拜,祈求幸福平安。
山中:
“爹,娘,你们快来看啊!”
一对双胞姐弟在院中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天真无邪,煞是可爱。
父母闻声赶来,观天空异象,皆叹为观止。
“老婆,咱把桌子抬到院里,在外面吃饭吧。”
“嗯。”
“好啊好啊!在外面吃,在外面吃!”
府衙:
城池首脑之地,保卫平民,维护治安,衙役多为炼神子弟,品貌俱佳,十分可靠。
此时众人站成两排,神采奕奕,中间一人颇为严肃,缓缓道:“人皇退位,天生异象,必有大事发生。从今天开始,所有人加强警戒,尤其要注意方圆百里外来的人类和兽族,不管发生什么,首先要确保平民的安全,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林间:
松鼠站在枝头,翘尾巴,蹬后腿,端前爪,抬脑袋,提溜圆的小眼珠直直的盯着天空,仿佛有什么在召唤着。放眼望去,竟有千百个之多,动作一致,如雕塑一般;
地上野兔呆立,山猪狂奔,蝴蝶乱舞,蚂蚁搬家,鸟来虫往,好不热闹;
再一看,林无风、而树渐动,叶未生、而花开放,泉无眼、而水倒流,种种异象,实在有违常理。
大漠:
滚滚黄沙掀风而起,飘飘荡荡连天而去,如烟如雨,如雾如愁。
初时黄蒙蒙;连天处渐渐多彩;后霞光沐浴而下,黄沙褪色,幻彩新生,如海市蜃楼,又如梦幻泡影,虚虚实实,隐隐约约,又见恍惚中棵棵嫩芽新生于沙漠之中,星罗棋布,妙不可言。
转瞬间,已成绿洲矣。
海边:
平日里,碧海蓝天,悠悠荡荡,潮汐涨落,拍岸抚沙,鸟飞鱼跃,啼声辽阔,船夫撒网,添水煮茶;
而此时,天海宛如一体,七色光晕交相变幻,或明或暗,亦静亦动,天水一方宛如蛋壳碎裂,有彩霞自间隙夺框而出,海鸟密密麻麻如蜻蜓遍野舞于空中,群鱼竞相出水如瓢泼雨点穿梭水面。船夫已然忘记了撒网,不知是被迷住了,还是被惊呆了。
炼神诸门派:
新近入门弟子大多被异象迷了心窍,目不转睛,生怕看漏了一丝一毫,早已忘记了功课,忘记了修炼;
入门较早的弟子望了这异象许久,忽然醒悟了什么呢,都跑去寻师傅,少时便聚了十人开外,皆问:“师傅,这异象如此盛大,是不是有神物出世?我们是不是可以下山寻机缘了?”师傅看着这些弟子,欣慰道:“不错,能有如此异象,至少是五色神物,甚至有可能是七色圣物,这预示着又一个纪元的到来,几年之后定有大事发生,你们都去准备一下,我们随时可能下山。”诸位弟子欢呼雀跃,分头忙碌去了。
而入门已久者,依然闭目养神,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众掌门人亦举目观天,皆露深邃之象,高深莫测。
皇宫:
皇者,大胸怀大寂寞之人;宫者,少人烟集造化之地。
昔年有无名者参透万物,化羽而去,后世敬之曰“莫名”。临去前曾留《尊者三卷》,得者可为人皇,可入仙宫,但十年易主,不可有违,否则大祸临头。
域中,有一高台拔地而起,直上云天,台身竟是一整块岩石,相传乃万年前破土而出之石笋,吸天地精华生长不息,千年前长至九丈五尺方停。
台上有金雕玉砌:
金者,蛇身,骆头,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狮发,脊生逆鳞,尾有锋芒,长须飘飘,身姿腾跃,据说有广大神通,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虽知者甚多,但见者寥寥,;
玉者,状若蝌蚪,形似如意,像海浪翻卷逐沙,像云彩变幻莫测,其美含而不露,其韵悠远绵长,据说有吉祥之意,能佑天下太平,世称祥云。
此台绝非人力可为,实乃天地造化。。
此时,台上有一男一女携手而立。男的气宇轩昂英俊不凡,遥望远方,神色安详;女的貌若天仙婀娜多姿,臂挽郎君,情意绵绵。
“有趣、真有趣,十年之期将至,又逢如此异象,真乃天意啊!娘子,你与我在这无人宫中住了十年,为夫心中有愧。眼下十年之期将满,我们离开这里,再去浪迹天涯,你说好么?”
“好……”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人类世界广生波动,好一个: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地之大,有多少不为人知之地,又有多少不可思议之景,人类,终究知之甚少:
有惊异之地,钟乳成叶,岩石化林,浮云为土,洞底作天,罕为人知。此乃天禽世代繁衍集聚之所,世称“无底洞”。此时天禽众长者直往洞底而去,不知所谓何事;
苍崖游洲,奇兽久居之地,有参天林木,异草奇花,尽皆天然之景,人称原始天堂。此洲有一怪石,高如山峰,状如兽头,张着血盆大口,好似怒目苍生,霸气十足。此时奇兽诸王聚集在此,血口高崖之上仰天咆哮,不知所谓何意;
水乃万物源泉,包容万千,八方共汇,成就海洋。海中不知有多少奇异生灵,亦不知有多少森林岛屿,实乃广大无边,故称“大海”。万丈海底,忽有千年海怪悠悠转醒,缓缓浮出水面,遥望北方,眼中高深莫测;
世间异动纷纷,唯沐洲幻灵、沙洲巨虫,依旧安稳如常。
但当万物皆不寻常,寻常者,便是非比寻常。
极北之地,山谷之中。
乌云、彩莲、夜空、万丈光芒,搭配出了眼前这无与伦比的景致。
不语身处万里晴空,加上刚刚被灵气滋润,此景虽远,确是清晰无比。而地上的众多强人虽然身在近处,却被乌云隔断了视线,固能隐隐感到乌云背后的璀璨光芒,却终究看不通透。
众人正心急之时,只听那神秘人大喝一声,双掌向天,犹如磁石吸铁一般将那滚滚乌云吸附过来,而后手势缓缓向下,将乌云的一端慢慢引入池中,那乌云另一端,接着那七色莲花。
水池、乌云、彩莲,慢慢汇成一线,这一线仿佛拉近了天地,又仿佛扭曲了时空。
终于看清楚了!
“是七色、七色,七色……七色啊!千年不遇的圣物出世!是我的,这是我的!”一个炼神者半痴半傻念念有词,忽然发疯的向那水池冲去。
众人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个死人。
那人像风一样掠去,还未近得圣物的身,就风一样的消失了,连一生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
这等千年之物,岂是凡夫俗子可以接近得了的。
那神秘人缓缓睁开眼睛,看着那池中依旧纹丝不动的金鱼,微笑道:“鱼兄啊鱼兄,这山谷得天独厚,聚极北之地命脉于此,你出生在这儿实在是好福气呀!只可惜那花园小洲近在咫尺,四方灵气都被它吸走了,你永远无法汇聚七色,成就真身。我能恰巧路过助你一臂之力,也是你我今生注定的缘分,如今大功告成,我也可以安心离去,祝你马到成功,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那人双手张开,身体缓缓离地,慢慢向后飘去,却见身影渐渐模糊,转瞬间,便已无影无踪。
“哼哼,这小子,装什么潇洒,还不是躲在旁边偷看,一点长进都没有。”不语的父亲双手抱着头,翘着二郎腿,悠哉的躺在云上,兀自调笑道。
“刚才这人是什么来头?神通至此,绝非籍籍无名之辈”
“我说老鬼,你老糊涂了吧,有名的有几个是高人。”
“我看也是,你这种人都能出名,确实是没几个高手。”
“嘿!我说你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也不留点口德,看看人家了空,好好学着点。”
“……”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此时地上的诸位强者心中矛盾不已:上前一试?不敢;就此离去?不甘心;站这看着?更不甘心!
就在他们作着艰苦卓绝的心里斗争的时候,那彩莲又生变化。
七色亮光化作七道闪电蹿入乌云之中,翻滚纠缠,劈啪作响;而那原本墨绿色的莲花座变得透明光亮,源源不断的吸入远方雪白的云朵,将其化成娟娟流水,顺着乌云缓缓注入池中,成了那金鱼的补充。
一黑,一白;一绚丽,一纯净;一吸收,一注入;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和刚刚的恢弘气势相比,一切都显得过于安静;
多数人都关注着乌云,想从中看出点什么。
不语的双眼闪闪发亮,他也注视着,注视着那条金鱼,他看出了点什么:“那条金鱼的的尾巴开始微微的晃动,它马上要做点什么了!”
不语的舌尖轻轻的舔着嘴唇,他在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
没错,这正是: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分割线=======
注:此书中引用的诗句会在章节末尾写明出处,未经说明,都属原创。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出自唐代诗人“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原诗为: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