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在家中娇生惯养,如众星捧月一般,平生哪里受过这等侮辱,她一边擦着夺眶而出的眼泪,一边站起身来对博洋说道:“你要是喜欢我,就替我把这个下流的东西扔到水里去!”
早就看不惯晓明的博洋终于师出有名,得了将令的他从地上跳了起来。将准备逃走的晓明逮住,毫不犹豫的把他推向水塘。随着“扑通”一声,晓明仰面朝天的落入了水中,好在池塘里的水不深,晓明喝了两口水浑身精湿的爬上了岸,一路哭喊着找奶奶告状去了。博洋、小星心知这次闯了祸,估计回去要挨骂,也各自小心悄悄的回家。回家的路上,小星虽然知道回去肯定要挨骂,但这次博洋总算替她出了一口气,心中的高兴大于要挨骂的担心。
晓明回来在奶奶和姑姑面前狠狠的告了小星、博洋一状。晓明哭哭啼啼的对奶奶和姑姑说:“我今天到野外去玩,发现小星和博洋二人坐在池塘边,做有伤风化不要脸的事。我过去好言相劝,他们两个不旦不听劝,还联合起来一起欺负我,两个打一个,趁我不备,把我推到了水中,请奶奶姑姑给我做主!”
“小孩子家乱讲!我家小星一向知书达理,你可不能胡说,这话要是传出去可让外人笑话!”周太太当然护着女儿。
周太太转向吴老太太解释道:“他们都是小孩子相互闹着玩儿,不可当真。”
“这事应该怨那个野孩子,我看这事儿应该管管,不能让小星和那个野孩子这么胡闹下去,再这样子,小星就会被那个野孩子带坏了!”吴老太太看问题总是有高度。吴老太太想了想对晓明说:“乖孙子别哭,奶奶这就给你做主。”吴老太太转头吩咐周太太:“你叫人通知那个野孩子,从现在开始,就不要过来守着了,我想七七之中,少一个孝子,也没什么要紧。待出丧的日子上路时,再叫他过来,这样外人也察觉不出什么不妥。”
小星一回到家,就被妈妈和吴老太太叫了过去,周太太当着妈妈的面,将女儿教育了一番,并作势要打小星,家中的丫鬟见状急忙替小星讨情,周太太借坡下驴,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小星虽然当面答应了吴老太太不再找博洋玩,可过后依然我行我素,聪明的小星当然看得出妈妈要打她都是假的。周义按照吴老太太的意思也叮嘱了博洋不要再理小星,但学贯中西的他心里却认为,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根本没什么要紧,所以他对博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少年时期正是人的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别人越是不让做的事情,他们越是要做。此后,小星和博洋经常在早晨约会散步,二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
吴老太太眼巴巴的算着斋日,七七四十九天总算过去了,终于轮到她出手主持大出丧。吴老太太暗下决心,她一定要把周仁的丧事在当地办得上开千古,下传百世,让附近的乡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周仁的坟地,离周家庄不过才两里地。出丧时,如果大队人马直接奔坟地走,其结果将是走在前面的人已经到了坟地上,而走在后面的人才刚刚迈出周家的大门。不过不用担心,吴老太太心中早有计划,出丧这天,吴老太太命令大队人马南辕北辙的出门向着坟地相反的方向——省城浩浩荡荡前进。宛如长蛇阵一般的送丧队伍,行进到进贤门外突然停了下来。
原来棺材只准出城,不准进城。吴老太太再命令大队人马转向惠民门,到了惠民门口再转回向南走往坟地方向。棺材虽然没有进城一游,但进贤门外和惠民门外两条大路上的村落中的村民们,倒也领略了一番周仁死后的哀荣。
周家庄的全体村民,都被请到周府来吃出丧酒,酒席的丰盛不知要好于周仁的“一只鸡飞十八桌”喜宴多少倍。村民们吃完席还每人附送一块祭肉和一块素手巾。吴老太太如此的仗义疏财,最后还是把周家庄的村民们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