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灵帝喜爱动物之心依旧,并逐渐玩出了花样。
灵帝让张让等人弄来四匹白驴,套上辔头,亲自驾车,在宫中庭院周旋,别有风采。
消息传到宫外,京师权贵之家都以为时尚,竞相模仿,纷纷改驾马车为驴车,一时驴价飞涨,价比马贵。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血雨腥风,目睹了一次又一次的前车之鉴。忠直朝臣士人的纷纷惨死,让现在朝中的官员普遍噤若寒蝉,唯求自保,地方上的士人也失望至极,转思他途。
全国上下一片沉寂。
灵帝本能地对这种气氛有所察觉,却又想不出原因。
“最近怎么没有‘贤才’冒出来呢?”
“唉,哪怕是指责指责朕也好。”
“素食高位,世食汉禄,却不闻不问,一言不发,是何道理?”
灵帝不解,进而有些愤怒。
灵帝决定捉弄讽刺一下这些人。
这天例行朝会,朝臣们本该分为东西两列,灵帝却特命大臣们只从一边入列站好,空出另一列来。
朝臣们都很奇怪,不知原因。
少顷,只见一只只各式各样的狗,全部头戴“进贤冠”、身披绶带,和朝臣们穿戴得一模一样——排成一列,由宦官们牵着、引导着前行,站到另一列的位置,转过身来和众朝臣们面对面站好。
朝臣们瞠目结舌,窘迫异常,无地自容。
灵帝卖官卖出了瘾头,又想真正过把商人的瘾。
赵忠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就把民间商铺街市的情形告诉给灵帝。
灵帝听了连叫有趣,命人立即照样复制。
一条天下独有的街市,出现在了**庭院中,灵帝亲自书写街名为“考思颇乐”,灵帝换上商铺掌柜的衣服,坐在柜台后,一边拨弄着算盘,亲自考订思索着账目,一边看着扮成游贩的宫女做生意,这些宫女哪懂什么生意经,只会嘻嘻哈哈,互相盗窃商品,争斗打闹,看得灵帝哈哈大笑,觉得颇为有趣。
一幅末世光怪陆离的奇异景。
灵帝的嘴还未合拢,突然一个小黄门急急慌慌地跑到跟前,耳语几句。
灵帝大惊失色。
**出了大事。
灵帝宠爱的另一位妃嫔——王美人,被何后毒杀了。
王美人(美人是妃嫔的一个等级)名王荣,赵国人,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苞曾任五官中郎将。
王美人不仅姿色动人,气质优雅,自小受到良好的教养,举止得体,而且聪敏明见,又颇有文才,能做辞赋,常能和爱好辞赋的灵帝一起唱和共鸣,其他任何嫔妃都难以比拟,不仅获得宠爱,更被灵帝引为内宫知己。
很快,王美人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发现的还有何后。
何后性情极为嫉妒,宫中只要有其他女人怀孕,她都会想方设法,不惜手段把孩子弄掉。
因此**的女人都很害怕,怕何后,怕怀孕。
王美人也不例外,她深知何后的秉性和手段,就用布把肚子缠得紧紧的,继而又服食堕胎药,想要把孩子打掉。
可是药饵竟然丝毫不起作用,眼看肚子一天天变大,直到难以掩饰。
怀孕时,王美人多次夜梦自己背负红日行走,她自知此子非凡,日后恐为帝王,又见药石无效,临盆在即,索性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了。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王美人诞下一子。
又得到一位皇子,帝业的传承又多了一份保障,灵帝欢喜异常,为此子取名刘协。
刘宏不知道刘协将是汉室江山的空守者、最后一位皇帝。
何后得知消息,忿怒异常,自己儿子的江山多出一位竞争者,这还得了。
寻机下手,由于担心夭折,灵帝对这位皇子保护得当,何后未得其手。
何后转而对王美人更加嫉妒愤恨,心中想着:“平时王美人就和自己争宠,王美人又凭辞赋等那些无用玩意哄得灵帝开心,现在又有了儿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何后的情绪让她不顾一切,决心对王美人痛下杀手为快。
刚刚生下孩子,王美人在服用产后的参汤后一命呜呼。
甚至未来得及熟悉自己孩子稚嫩的脸孔。
出了此等大事,**中的近侍宦官们怎敢怠慢,盘查下来,指向何皇后,证据确凿。
灵帝当下大怒,立即要废掉何皇后。
张让等人急忙跪地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苦苦劝说,事已至此,于事无补,何皇后一时糊涂,云云。
何皇后为巩固地位,从贵人起就一直和张让等灵帝身边亲信得势宦官深深接纳,引为表里,何皇后的胞妹又嫁给了张让的养子,因此张让等人为她苦苦说情。
此事暂时作罢。
音犹在耳,斯人已去。
灵帝对娴雅慧秀、多才多艺的王美人的惨死无限伤感,亲做《追德赋》、《令仪颂》等辞赋缅怀、追忆。
灵帝又担心何皇后会对小刘协进一步下手,就托付给母亲董太后亲手秘密抚养,对外号称“董侯”。
作为婆母,董太后一向看不惯儿媳何皇后的卑贱出身和跋扈,又可怜小刘协的身世命运,因此对这个次孙非常疼爱呵护。
生而母丧,眼下这个怀中沉沉睡去的婴儿还不知道,这仅是他一生悲郁宿命的开始……
整个汉帝国也伴随着夜幕,沉入深深的黑暗中……
黑暗之中,一颗大星,赤色,光芒有角,忽然现于京师洛阳东北1500里外的泰山郡,将郡治所在的县城照耀得如同白昼。
一片明亮之中,一个男婴在郡丞府宅中诞生。
此子正是郡丞之子,郡丞已有一子两女,见此奇景,将次子起名为“亮”。
郡丞复姓诸葛,名圭,字君贡。祖上是琅琊郡诸县人,原姓葛,其后一族迁入阳都县定居,阳都原有葛氏,因其家迁自诸县,就自称诸葛以示区别,逐渐以此为姓。
前汉元帝时,这支诸葛氏出了一位光耀的祖先——诸葛丰,其人通晓经学,曾任侍御史、司隶校尉、城门校尉,为官清正、执法严厉,不避豪强,享有政声。
诸葛丰被诸葛家族视为远祖。
诸葛丰之后,家族陷入沉寂近200年之久,默默无闻,直到灵帝朝,后人诸葛圭、诸葛玄兄弟才因学有所成,在仕途显露。
诸葛圭先任梁甫令,后升为泰山郡丞。
诸葛玄则曾任时为尚书的袁术手下的侍郎。
郡丞不知道,生于郡丞府的这个次子竟会成为一方的丞相,只手撑托季汉。
而生于皇宫的那个次子则是大汉最后的皇帝。
两个次子。
两人竟是同年生,同年亡。
两人不在后,大汉再不复存。
年末,大长秋、华容侯曹节病死,中常侍赵忠接任大长秋。
张让、赵忠等人的时代终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