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熊闻言面露难色。
刘昌海看在眼里,于是开口探问铁熊的口风:“铁大人,这的确是为难了铁大人。但还望大人看在刘某平日里与铁大人共守边陲,守望相助的同僚之谊。拉老朽一把啊。”
铁熊心里也想帮刘昌海一把。毕竟,刘昌海一向与自己相诚以待,同守边陲,一心一意,毫无私心。照理,他有难,自己是该出手相助于他。但是,眼前的形势,鞑虏随时都可能攻击潼关。
这潼关可是半点也不能有闪失啊!否则,不但自己,全家乃至全军的性命都会危在旦夕。
而这“喋血三鹰”是什么人呢?这是三个结拜的异性兄弟。三鹰的老大叫铁啸勇,横练铁布衫金钟罩,擅长冲锋陷阵,战场上一人能敌百人,有万人莫敌之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乃是铁熊的大儿子。他甚得铁熊倚重,有勇有谋,外号“破空雄鹰”。
“喋血三鹰”的老二叫朱狰狞,生得一副异象,尖嘴猴腮。但是,他乃是弓箭高手。百步之内,箭箭穿杨,无一虚发。更难得的是朱狰狞的骑术极其高超。万军之中,他骏马到处,箭箭杀敌,单枪匹马纵横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犹如囊中探物。鞑虏的将领对其谈之色变,十分畏惧。他外号乃是“惊雷鹰”,乃是铁熊制敌取胜的奇兵。
关于这两鹰,外面的传说很多。在众人的口中,其英勇事迹,被口口相传,越传越离奇。但是,对于鞑虏来说,对这两鹰,他们并不陌生。与铁熊交战的鞑虏兵将,吃过两鹰不少的亏。
两年前,潼关一战,鞑虏损兵上万。两鹰马蹄到处更是所向披靡,杀得鞑虏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从此以后,鞑虏军也就十分忌惮两鹰。谓两鹰为潼关守护神,对其又恨又怕。
铁熊对两鹰十分倚重,在此非常时刻,更是舍不得两鹰离开潼关。
“三鹰在,潼关无碍!”铁熊说:“这句童谣,相信你们也知道吧?”
刘昌海听这铁熊的口气和话语,似乎不会把“三鹰”借给自己,不由心里一急。说:“刘某人也知道这三鹰对于潼关十分重要。此时,鞑虏也似乎有挥兵东进的迹象。但是,刘某人也不会白白借走三鹰。我也有些安排。”
铁熊闻言,问:“刘大人有何主意?”
刘昌海正色说:“此次,我不是单单独自来的。我还带来了洛州五百精兵,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壮士。五百精兵换你三鹰。如何?”
铁熊沉吟半响,说:“刘大人,你要借走三鹰,我实在难以从命。不过,既然你来了,我也不能让你白走一趟。这样吧。”铁熊顿了一下说:“你带来的五百精兵换走三鹰中的老三‘穿云鹰’。你意下如何?”
“穿云鹰”虽然号称三鹰之一,但是外界对于老三“穿云鹰”知之甚少。此次,刘昌海可以说本来是奔着大鹰和二鹰来的。心中也不知道这老三“穿云鹰”本领如何。
铁熊把刘昌海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由拍了拍胸脯说:“刘大人,论名气,这‘穿云鹰’是远远不如其他二鹰。但是,论起本事,我敢保证,老三的本领却是其他二鹰赶不上的。”
“当真?”刘昌海满脸不相信。
“叫黄一真过来。”铁熊吩咐身边的亲兵。
不大一会,亲兵领了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进来。
少年身板匀称,神色淳朴,彷佛稚气未脱的乡下少年。只不过,眼睛炯炯有神,张大眼睛看人的时候,锐气逼人。一耸拉眉头,锐气收敛,却又显得平淡无奇。
“是他?”刘昌海惊讶地问:“这不就是一个孩子吗?”
那少年也不理会众人的注目。对铁熊施礼,说:“伯父,你找我?”
“是的,这是刘大人。”铁熊指着刘昌海对少年说。
少年一转身,对着刘昌海,施礼说:“见过刘大人。”说完就站立一边,那神情似乎一个乖巧的少年。
刘昌海问道:“小兄弟,你就是三鹰中的老三‘穿云鹰’?”
少年点了点头,没有开口。
铁熊对着少年说:“刘大人有些事情需要你帮忙。你可愿意到洛州城一趟,帮助刘大人破解一桩谜案呢?”
刘昌海问:“你可知道我找你,是为何事?”
少年也不隐瞒,说:“洛州奇案,我虽在军中,也略知一二。”
“哦?”刘昌海心里一惊,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那你可知道,凶案是何人所为?”刘昌海问。
“我对凶案知之甚少,不敢妄下定论。如果大人需要,小子愿意到洛州走一趟。”少年娓娓道来,似乎很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