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修者,所修之法莫非有形之躯,而人躯所在不外乎血、肉、骨、髓四物,逐步而升,第一期即是凝血。”
楚歌在自己的房间中,闭目盘坐,根本无需指导,拥有那位老人在心间的功法后这一切近乎本能,加上他以前也曾经修炼过。
经文的大意如下:
“世间的修炼之士,修炼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有形的躯体,而人的身体构成无非血、肉、骨、髓这四物,所谓修炼便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组成身体这四物逐步强化,从而拥有超乎凡人的力量,这第一期便是凝血。
人在使力时,全身血液会集中在发力处,是以,人们认为如果能控制血液,在发力的时候将全身血液聚集到同一处,就能发挥更大的力量,这修炼的初步阶段便是将全身血液自如控制……”
楚歌心生感叹:“以前以为修炼之道非常玄乎,修炼后才知道,此道却也并非没有科学根据。”
身为一个现代人,楚歌自然知道,人在用力时血液的确会涌向发力的地方,虽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楚歌看这篇经文也感觉有一定的道理。
而且楚歌还知道,现代人常说“血液循环”,也那是通过各种手法让血液能在全身各处通达流畅,只要血液通畅的地方,一般都很强健。
感叹之后,楚歌继续往下看去。
“天下功法大致如是,然,只修肉身终究小道,若灵魂弱小则即使肉身炼如精钢亦是枉然,终有腐朽之日,永远无法通达至高,不可超越生死轮回。
魂体同修,方为大道。
此法便是除了修炼有形之躯以外同时兼并灵魂,使人最终能通达轮回彼岸,跳出生死轮回,永生于世,成就无上仙身,达到通生死,逆轮回之境地,与天地共尊……”
“无上仙身?”看到这里楚歌惊了一惊,所谓的仙在世间并不存在,一直只是传说,这功法竟然提到一个“仙”字,非同小可。
虽仅仅一字,但楚歌此时却完全明白了这功法的宝贵,难怪老人叮嘱万万不可让人知道,就连父母兄弟都不可以。
在这个世界,任何关乎到仙的东西都足以让人疯狂。
“世间之人修炼武道都是为求通仙,虽然无数年来无人成功,但关于仙的传说却是从来不断,长留世人心间。”
虽然之前不喜修炼,但楚歌转世十几年,对于这个世界的风气也是很了解的。
这个世界,修炼武道的人追求的都是一个字,那便是仙!
不知什么原因,关于仙的传说一直存在于世间,不少人相信世间有仙,只要修炼达到一定境界便可破空而去,长生不死。
对于凡人来说,这是巨大的诱惑,一个“仙”字在当今世界拥有一种近妖的魔力,虽无数年来从来不见前者,却仍是有不少人苦苦追求。
也是楚歌所知甚少,只知道这些表面,只有真正踏上修炼一道的人才能理解这背后的种种。
“这功法居然敢说能达到永生之境,通生死,逆轮回,成就无上仙躯?真是口气够大的!”楚歌稍稍平息内心的惊讶,冷静下来后觉得这不太可能。
且不论仙之一说虚无飘渺,即便真的有,楚歌也不相信自己那么好运气竟然就得到了仙法。
不过这功法看来也不是凡物,还是先看看再说。
“此法名为……”
接下来一句让楚歌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似乎少了几个字,像是被人生生切断了。
“看来名字被那老人抽走了,不想透露,这功法难道真有那么重要,值得如此保护?”楚歌愈发怀疑,那老人虽然赠他功法但却处处谨慎,不仅只传了一小半开头,更是在其中把功法的名字抽了出去,不想让自己知道。
如此想要隐瞒,楚歌对这功法更加好奇了,一部功法真有如此魔力?
当继续往下看去,楚歌又被另一段文字吸引住了。
“魂体同修,方为大道。”
看到这里,楚歌停了下来,心中思索。
“魂体同修?是了,这功法并不是只修炼肉身,它说得也对,肉身再强,如果灵魂不够强大,肉身终有衰老的一天。”
“况且,世间把肉身修炼到至强境界的人也并非没有,却从没听说有谁能成就仙道,超脱生死,这功法的独特之处,想必就在修炼灵魂之上。”
想到这里,楚歌继续往下看去,想看一看修炼灵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方法。
经文并不多,很快,修炼灵魂的方法跃然而出,让楚歌眼前一亮。
“世间万物莫离阴阳之变,天地初开,世间就此化分阴阳。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万事万物必有两个方面组成,相互抵消,同时也相互支撑。
如男女,昼夜、日月、水火等。
若无夜,则无昼,若无男,则无女,若无天,则无地……”
看到这里,楚歌若有所思。
“无夜则无昼?难道说没有夜晚就没有没有白天?这经文应该不至于这么无聊吧?这其中应该有什么意思。”
楚歌拥有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知道的自然规律要比现在的人多得多,想起来也比较通畅。
按经文的意思,楚歌开始思索,如果世界没有夜晚,将会如何。
思索间,楚歌眼睛一亮:“若无夜,则无昼?好一个无个无夜则无昼!”
这一刻,楚歌突然明白了许多。如果世间没有夜晚,一直是永恒的白天,那么何来昼夜之分?昼只不过一个称呼,有了夜时他代表白天,没有夜时他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并不代表白天这个含义。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夜,白天就可能不会叫做昼,或者白天也可以叫做夜,仅仅一个称呼而已。而有了夜,昼这个字才拥有了它背后的意义。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相互消磨,却又相互支撑。”楚歌心中暗叹,这经文如果光暗字面的意思理解,还真不好明白,其间的含义远比表面要复杂得多。
经文上已经描述得很明白,如果不懂的人,就算说得再白也无法理解,楚歌暗暗佩服起著书的人。
“只是不知道这经文是何人所创,甚至连经文的名字都不知道。单这一条,便不止修炼之法,更是暗含一些哲理,如果悟得透,将一生受用不尽。”
楚歌慢慢又静下心,他的目的并不是哲理,而是为了修炼,因此也不去深想,继续往下看。
“人体同样分成阴阳,灵魂是阴,肉体是阳。世人只知修炼身体,使身体强大,殊不知光肉身强也是无用,若灵魂不够强大,则肉身再强也会衰老。
而如果灵魂同样足够强大,那么阴阳相生,以灵魂补肉身,使身强大,又以强大之身补灵魂,如此才可生生不息,达到真正的长生之境,甚至永生不死!”
楚歌越看越忍不住惊叹,这人果然够出色,此书必定是一代天骄所著,一般人谁有这个想法?
据楚歌所知,世间的修炼之士修炼的都是肉身,因为肉身有形,容易修炼,而灵魂无物,看不见,摸不着,就算有人想到了这点,怕也是无从下手。
至此,楚歌又进一步明白了这功法的珍贵。
“灵魂之道,在于静心,心能静,魂方定,定而后能动……”
接下来又是一段复杂的经文,却是直指修炼灵魂的方法了。
“原来修炼灵魂的首要条件就是要随时能静心,难怪那老人要我先与他垂钓,见我心能静之后才传我经文,否则如果我心不静,传给了我也是枉然。”
楚歌暗自有些庆幸,其实他之所以能静心,明白当时钓鱼的那种心态,全因他死过一次,在死亡间人是最容易领悟一些东西的。另外,楚歌还看过自己几百世的经历,一些事情比较容易想通。
换了他人,在他这个年纪绝对没有如此的心性跟悟性,悟性虽然天生,但心性却需要长年的经历累积,这一点上楚歌占了优势。
经文述道:“灵魂壮大后,人便会产生灵觉,灵觉开启时,感到的的事物将是平时的两倍、五倍、十倍、甚至千百倍,灵魂越强可感受的东西就越多。
若灵觉能承受外界两倍讯息,则在灵觉的感应中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放大两倍,比如时间。而随着灵魂的强大,灵觉更为敏感,感应到的事物也将更多,当达到千万倍时,常人一息的时间在灵觉感应中就可有如数十载光阴。”
看到这里,楚歌震惊了,这不是说只要灵觉一开,别人的动作在自己眼中瞬间变慢了无数倍?
在前世,楚歌看电影小说什么的就常听到一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此前楚歌对那并不是太理解,现在想想,就算对方再怎么强大,如果攻击不能打中自己却也没用。
相反,就算自己比较弱小,但比对方快,对方就只能挨打。人在那给你打,就算打一下没事,十下呢?一百下呢?一千下呢?
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快,基本就算胜不了,也绝对不至于败。
而这功法竟然有开启灵觉一说,灵觉一开,感应到的东西无限放大,就连时间也会被放大千百倍,当人快于时间,一般的对手要如何对应?
可以说,这是非常霸道非常强悍的一种能力,使用得好了几乎无敌!
“虽说我现在只有凝血期的修为,但如果配合这个能力,嘿嘿,恐怕化石期的也不够我打吧?”
不过当往下看去,楚歌感觉一颗兴奋火热的以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所有兴奋都熄灭了。
“此法修炼,必须魂体同修,而灵魂壮大之前极度脆弱,不可使用,肉身与灵魂相辅相成,因此在修炼此法期间肉身之力亦不可用,必须压制,直到魂体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