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朱桓一统天下,定国号“乾”,年号建武。
建武十五年,太行山中,一队骑士护送着一辆马车缓缓的行进着。车马的喧嚣打破了大山当中的宁静,车马过处惊得林中禽鸟四处飞散。这时正是中午时分,但是光线并不强烈,郁郁葱葱的树木阻挡了太阳的照射,阳光只能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留下一个个光斑,从而昭示它的存在。
马车上坐的正是原户部侍郎李文清及他的妻儿,半个月前李文清接到圣旨,迁广原知府即刻上任。李文清三十多岁,面白无须,多年官场的勾心斗角并没有使他有多大变化,看上去还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李文清虽然已年过而立之年,但是却只有一个儿子,名李钰。作为一个高官,子嗣如此稀少也算是一个异数,在当时三妻四妾,子孙成群的时代,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曾经也有人劝他纳妾,好开枝散叶,但是他都拒绝了。拿他的话来说,儿子看的不是多少而是看的有多大本事。
李钰确实值得李文清骄傲,李钰只有八岁,但是早已考中秀才,拿到了科举的入门票。大乾王朝时期科举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童试每年一次,在州、府或县中举行,由知府、知县、学政监考,考试内容除了经史以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其实童试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科举考试,但是它却不得不考,因为只有过了童试取得了生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秀才身份才能参加乡试。所以说童试是参加科举的入门票。
李钰八岁已成为秀才,虽然算不上是空前绝后,但也够得的上神童的称号,也使他成了京城当中闻名遐迩的“大”人物。以至于李文清每次和同僚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不是朝局政事,而是他的儿子。因此他的同僚经常打趣他说:你以后作介绍的时候别说是户部侍郎李文清了,直接说李钰的父亲李文清得了。
想到这李文清不禁嘴角露出了微笑,可是当他扭头看了眼李钰时,他又感到一阵的无奈。
这时李钰手里正拿着一本《道德经》看得津津有味,虽然李钰已成为了秀才,但是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儒家经典而是道家的学说。在这个以儒取士的年代,道学在精通又有什么用难道去出家做道士吗?对于李钰的特立独行,几次劝说无果,李文清只好放弃,听之任之了。
这时外面一阵喧哗打断了李文清的沉思,“怎么回事?为什么如此吵闹?”李文清略带愤怒的问道。
“回禀大人,咱们遇到剪径了蟊贼,被他们拦住了去路!”外面的护卫回答道。护卫回答的很轻松,显然没有将拦路的劫匪放在眼中。
李文清的护卫并不是普通的家丁护卫,而是皇帝专门调过来保护他的百战精兵。虽然只有二百人,但是战斗力却高的可怕。别说是一群蟊贼,就是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普通军队,也有信心战而胜之。
“哦?居然碰到劫匪了。”说着李文清从马车中走了出来。
看见有人从马车中出来,劫匪也知道主事的认出来了,“兄弟们,只为求财,希望你们能够配合将钱财留下,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否则牙里敢蹦半个‘不’字,老子管杀不管埋!”
听到土匪的话不仅李文清笑了,众多的护卫笑的更是前仰后合:一群乌合之众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兵居然还敢如此大言不惭。说他们是乌合之众并不是李文清眼光有多么高明,看看他们身上的衣服就会感觉说他们是乌合之众那还算是抬举他们,这群人简直就是一群逃难来的难民。
除了他们中那个好像是像头领的汉子一身粗布衣服还算合体以外,其他人的简直不堪入目。有的人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早已经看不出以前衣服的样子,看上去好像是一块块碎布拼凑起来的一样;有的人的衣服穿在身上明显的不合体,要么裤腿袖子只能到膝盖手肘要么衣服挽了几挽,袖子还长长的露不出手来;更有甚者身上的衣服一看就知道不是他的,一个大男人穿着一身的女装可能是他自己的吗?除非他和东方不败一样有特殊的嗜好。
如果说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身份,李文清不介意给他们一些钱财,接济一下他们。可是他们偏偏在这大山当中以劫匪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来打劫自己。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里就交给你了,事情处理好了,还要赶路呢!”李文清对身边的护卫首领刘广说道。
想把他们都杀了直说不就好了,还打什么哑谜啊!听到李文清的话,刘广不禁对李文清一阵的鄙视。
刘广虽然是李文清的护卫队长,但是他并不是李文清的私人护卫,他只是接到圣旨来保护李文清上任,到了太原以后,他就要带着这些护卫返回都城向皇帝复命,所以说他对李文清并不是特别感冒,毕竟军政双方从来都不是那么和谐的。
看到李文清又回到马车里,劫匪一方也知道对方是不准备破财免灾,和平解决了,今天少不了要见血了。
“怎么想动手吗?我劝你们最好还是不要存在这样的想法,我们这里有一千多人,打起来你们只要死路一条,还是老老实实的留下钱财的好。”
也许是看到了对方装备精良不似普通人物,劫匪显得有些色厉内荏,试想自己几倍于对方的人数,如果有足够的把握,有谁愿意和对方无休止的扯皮呢?恐怕早就挥动刀子上去了。
“都杀了,一个不留!动作快点,不要耽误了赶路!”刘广对周围的护卫轻飘飘的说道,好像要杀的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群待宰的鸡鸭一样。
护卫听到刘广的话,拔出刀就急冲冲的冲了上去,生怕跑慢了,便宜都让别人抢了去一样。在他们看来对付这些乌合之众,还用什么队形策略,但是他们忘了有句话叫做:狮子搏兔,尚用全力。
当护卫们冲上去想要收割人头的时候,他们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当护卫冲上去看见对面的劫匪从衣服下面抽出和他们一样的制式长刀,感到十分的诧异,就像老虎捉兔子的时候,兔子在老虎扑上来的时候突然摇身一变,膨胀到和老虎一样大,并长出锋利的爪牙一样。
可惜的是兔子终究是兔子,哪怕长得再大,爪牙再锋利,也无法和老虎抗衡。因为他们缺少老虎唯我独尊的霸气和磨砺出的捕猎技巧。
护卫虽然看到对方的兵器有些诧异,但是并没有放慢动作。只不过是因为轻视而显得松散的阵型变得紧凑起来,快速的应变能力,足以担得起精锐的称号。
而对方显然也是有备而来,面对如狼似虎一般扑上来的护卫们,他们并没有惊慌,而是同样摆出攻击阵型准备和对方对冲。
军队制式长刀、训练有素的阵型,显然对方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劫匪,可能是哪个王侯的私军,甚至和刘广他们一样就是朝廷的正规军队。在这里相遇更不是简简单单的打劫,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截杀。对方之所以扮作劫匪,甚至是穿的破破烂烂,恐怕是忌惮护卫们的实力,想以此来麻痹对方,放松警惕。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众多护卫的反应如此的迅速,刚刚发现不对,便能快速的调整好阵型。
双方刚一接触便激起一片刀光血影,手起刀落便代表着一条生命的消失。两军交战,四周不是敌人就是队友,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你闪转腾挪来躲避攻击,能做的就是看谁能够更快速的杀死对方。所以说军队中的技巧都很简单,讲究的就是快速杀死对方,根本不考虑躲闪,而不是像平时见到的武术一样花样百出。
就像大家熟知的凌波微步一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步伐,可以使人在争斗中首先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在战场上却会是人死的更快,这就是武林和军队的区别之一。
一对一武林高手可以轻易杀死一个军中高手;十对十双方可能势均力敌;但是当一百对一百的时候,军队却可以轻易的屠戮武林人士。所以自古以来武林中人虽然不服朝廷律法,但是并没有被剿灭,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威胁朝廷的统治。一个武林高手虽然厉害,但是无法造反,一千个武林高手虽然人多,但是却可以轻易被军队剿灭。
虽然护卫的人数远远少于对方,但是战斗上却并没有吃亏。这里并不是平原,地形辽阔,而是道路两旁的长满了灌木丛和参天树木,适合战斗的只有不算宽的道路上。狭长的地形是劫匪一方根本无法发挥出他们人数上的优势,除了人数优势以外,劫匪们的战斗力根本不是护卫们的对手,往往要付出五六条、甚至七八条的生命才能杀掉一名护卫。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广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紧锁着眉头,露出了深深地担忧的深情。对方人数是自己的近十倍,哪怕是一比十的伤亡,拼到最后的也是对方而不是自己。而又有谁知道对方是否有援兵呢,反正自己这面是没有援兵的。更何况自己的任务并不是杀敌,而是保护李文清和他家人的安全。
“变锋矢阵,突围!”刘广个果断的命令道。
刘广以自己为箭头,把马车护卫在中间,而马车中的李文清早已吓得不敢露面,毕竟他只是一个没见过血的文官而已。
但是天不遂人愿,在双方交战的时候,已经有一群劫匪悄悄的离开队伍,绕道车队后面,准备从后面偷袭,好两面夹击,可以随着刘广变换阵型,双方正好又硬碰硬的撞在了一起。
一心突围的刘广,用他手中的长刀告诉了敌人,手中的刀是怎样杀人的。刘广的招式并不复杂,往往就是简单的横切、上撩或是直戳,可是敌人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长刀从自己的脖子上掠过,眼睁睁的看着鲜红的血液从脖颈处喷出,自己只能用手捂住伤口想组织血液的流逝,但是只能徒劳的离开这个世界。或是一刀上撩,将敌人剖胸挖腹,花花绿绿的肠胃留了一地。或是一刀直戳,长刀深深地扎入敌人的胸口,随着长刀拔出,喷溅的血液像绽放的鲜花一样绚丽。
面对犹如魔神一样的刘广,盗匪显得有点无能为力,只能看着队伍快速的突破着。盗贼首领看见队伍眼看就要突围成功,他知道自己再不出手,恐怕就真的让他们逃出去了,一旦他们逃走,任务失败,不仅仅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家人都将是死无葬身之地。
盗匪头领用的兵器并不是制式长刀,而是一对铜锏,锏是一种短兵器,四棱、无刃,形似硬鞭,但是不分节。唐朝名将秦叔宝所用的兵器就是一对铜锏。
刘广和盗贼首领一交手,就知道自己碰上了高手。盗贼首领单手一锏对着刘广当头劈下,兵器搅动着空气,其中隐隐有风雷之声,盗贼首领可以说把锏,快、猛的用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正所谓“雨打白沙地,锏打乱劈柴”。
看着对方兵器劈下,刘广长刀上撩,“当”的一声脆响,两人不约而同的向后退了两步。虽然看着势均力敌,但是刘广知道在刚才的一击中,是自己败了,毕竟自己是双手持刀,而对方只是单手用力。
如果是在另一个环境当中,刘广相信自己不一定就输给对方,毕竟高手比斗不是小孩子打架,谁的力气大谁就赢了,更多的时候看得是技巧。可是现在是突围,自己无法停下来和对方周旋,用于突围的锋矢阵一旦没有了冲击力,将会是不堪一击,随后而来的盗贼足以把自己这些人杀得一干二净。
被逼上绝境的刘广,不在考虑自己的安全,再度和盗匪首领交手以后,盗匪首领郁闷的发现刘广面对自己的攻击根本不管不顾,只是挥动手中的长刀,向自己的要害处招呼,完全是一副以命换命的架势。盗匪首领正是为了活命才来拦截刘广,他可不想完成了任务后反而把自己的命赔了进去。
心中有了顾忌的盗匪首领,面对刘广不要命的打法,被逼的节节后退,身上更是被刘广划出了好几道伤口,虽然不致命但是却真的让盗匪首领很恼火。看着自己无法拦下刘广,他知道自己再不想想办法,恐怕真的要让刘广突围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