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是中国HN省着名景点。
古称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因伊阙正对皇宫正大门,故而改称“龙门”。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
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
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
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周易理论的重要代表邵雍都长眠于伊河两岸。
沿伊水向南,紫荆山余脉,山明水秀之地,既是附近的高家村。说来也怪,高家村众姓杂处,反而就是无人姓高。
周家本身是当地的一个大家族,祖上据说源自周敦颐一脉,其中一支师从邵雍后人,迁居于此,一直都有家学传承至今。
家学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邵雍所传的梅花易数,但是有利必有弊,周家又是一个神秘的家族,自小周同学记事起就发现一件事,那就是祖父辈没有人能活过60岁,老一辈人称之为甲子诅咒。
小周爷爷排行老大,死时58岁,三爷死时59岁,四爷死时57岁,五爷身体一直康健,却在59岁时死于车祸意外。
小周是在翻动家谱时发现这个问题,唯一的二爷坚持到65,却在56岁就已经是植物人。
似乎是老兄弟们约定俗称的,也许是因为当时那十年红色运动的干扰,印象中小周父亲一辈并未得到家族传承,反而是小周作为长孙得到了正经的继承。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早春清晨的河堤,天气还略有些寒冷,四下只有河流的潺潺流水与白色的氤氲雾气,伴随着少年的读书声响起。
只见少年一身蓝白相间的运动服,左手捧着书本,右臂打着绷带绕过脖颈,摇头晃脑的走在河边大声朗诵,而时不时的停下来叹口气,或者对着路边的小柳树踹上几脚。
从三岁起就开始背诵一些自己都不知所谓的东西像什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了,以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了,等等等等。
每当小伙伴们揉着惺忪的睡眼刚刚起床,开始了自己招猫逗狗捞小鱼的幸福一天时,小周同学已经结束了晨读,带着哀怨的眼神,充满各种羡慕恨的看着这群玩伴,然后不得不在老妈的监督下走向自家的农田。
春天浇水了,夏天插秧了,秋天翻耕了,冬天,冬天推大粪了等等等等,总要参与一二,俗话说的好,做多如吃屎,做空如拉稀,股评放狗屁,K线钱画的。前世周硕的一个最爱做空的小弟曾经说过,做空跟给人浇大粪的感觉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小时候最大的理想就是挑一担大粪,见谁不爽就兜头浇上一勺来着,绝对从头爽到脚。每当这时小周就会来一句,寒假去我家义务劳动,不包吃住,大粪管够。
前世小周特别厌恶老妈的这种压榨童工的行为,后来长大后却是想干却没机会了。
说来奇怪,族中长辈各有其孙辈,却独独对小周青眼有加。
小周祖父是老大,善渔,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靠着家乡伊水一条河,捕鱼捞虾活人无数;
二爷善器,抗战时即为八路军制造枪支弹药,用土法造地雷,用套兔子的绊子套鬼子,解放战争时期随大军渡江至南京军区某兵工厂任职;
三爷师从前清举人,自学善书画,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四爷为医师,曾作为战地医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五爷从军至大校军衔退役,而最神秘的六爷,普普通通过着日子,但小周却听老哥几个提到,最为善易,最得家传易数大成。而老兄弟几个对小周这周家长房嫡孙的评价就是,九关七坎,凤鸣岐山。
关于九关,并没有确切的称呼,而七坎,小周有自己的认识,自5岁起,身上伤痕不断,以至于父母要将他锁在家里。
5岁,去田间除草,可爱的硕硕同学很舒服的躺在麦田,然后右脚不经意的提到小锄头,锄头飞起,正破印堂。
6岁七岁,连伤上停,10岁,号称街头一霸的硕硕同学右臂骨折,
12岁小霸王飞腿铲墙,右脚趾折,14岁左脚踝折,16岁左膝盖折,
本以为已经尽数闯过,没想到在32岁,已是某对冲基金掌舵人的周硕同学在华尔街的办公室左胸口又中枪,shit,“爷活着就是场悲剧啊”。
-----------------
春天的雾气来得快散的也快,太阳出来之后,河堤四周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小周同学就在朝阳初生的时候,哼着前世最爱的《鬼子进村》进行曲,走向远处开始焕发出生机的小村庄。而此时的村民也三三两两的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大伯,早,去上工啊”
“二婶,早啊,去镇上啊”
“丙子哥,去上学啊,高中生就是好,都骑上新自行车了”
“二嘎子,你小子怎么一大早又逃学,就不怕我告诉老师?”
在村口的小河边,两个身穿小学校服的八九岁的半大小子,一个皮肤略黑的拎着个小麻袋,一个胖胖的正在往河里下兜网,背上的“高家中心小学”字样分外显眼。
所谓兜网,是当地的一种简单方便易操作的捕捞用具,形似漏斗,外面罩着网,小鱼小虾从广口游入兜网,转身却是窄口,不易游出。正所谓宽进严出的变成了盘中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别别别,硕哥,您硕大爷是在病休没人管,可也不能害我啊。等我捞了小鱼,咱中午炸了一块吃还不行吗,那叫一个嘎嘣脆,鸡肉味儿”正在下兜网的二嘎子一边说着,一边慢慢的把装了小块馒头的兜网放到河里。旁边的小黑子则是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周硕同学则是哭笑不得的给了二嘎子一个爆栗,“脆你个头啊脆,笨啊你们,逃学就逃学吧,还穿着校服,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你就不怕被老师给捉回去?”
“老师,老师都在学校呢”小黑子心虚的说着,一边揉着脑袋,四下望望发现没有类似老师的物体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老师见不到,老师的亲戚见不到啊,老师的亲戚见不到,同学的家长见不到啊;再说了,小学老师见不到,初中老师还见不到啊”
“得得得,硕哥,咱改了还不成吗,拿红领巾蒙脸就是了”于是,在二嘎子同学的建议之下,本来就分外显眼的高家小学逃学二人组变身为红领巾大盗,就更加显眼起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流氓会武术,神仙也挡不住。这戴着红领巾耍流氓,威力绝对能加强。
“算了,你们注意安全,我去我六爷那了,晚上记得叫我吃鱼就行,别被王扒皮捉了。捉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被扒皮以后帮你们报仇”
沿着村口的小河一路向南走,在村子的东南角上,大门朝东正对着小河湾,门口有两颗小柳树的就是六爷家了。
“哟,打哪里捡的狗屎啊,六爷”小周熟门熟路的走了进去。
此时的六爷正在拿着块上水石细细把玩,一听这话差点把石头给扔出去“砸死你个小兔崽子,有这么说你六爷的吗,我说一大早就有破财的迹象,原来是应在这里。好端端一块上水石就被你给废了”,手里的石头就眼瞅着朝周硕的脑门飞了过去,周硕一低头,上水石应声落地,变成了三四块狗屎状的物体。
“得得得,您老人家,消消气,您看,要不是我机灵,这个谋杀》》》》”
“杀,杀你爷爷的杀,你个小兔崽子命硬着呢”说着就要摸门口的笤帚疙瘩。
“英雄,老英雄,周六爷周老英雄,您就发发慈悲饶过小的这个残障儿童吧,赶明儿等您六十大寿我送您份大礼还不成吗?”小周同学连忙跑到门口躲到了小柳树的后面。
“什么大礼?”六爷终于是放下了笤帚疙瘩,满怀期待的看着小周,“算你小子还有点孝心。”
“要不,最好的寿衣您任选一样??”
“滚,整天不学好就知道瞎胡混。要不就是来消遣我老人家”
“我这不是来跟您学咱们的家学嘛,话说咱们老周家,源自周扒皮一脉”
“算了,别在这给六爷我装小猴子,说吧,想学什么?
“你小子从小就会捕鱼捞虾的,不愧大哥的孙子,连癞蛤蟆见了你都躲着走,你三爷叫你读书写字你也不学,反而教会了周矶、周础两个小兔崽子往老三脸上画乌龟;上次跟你四爷学针灸,扎得村东头老韩家的狗半身不遂的号了半个月,老四没跟你说吗,禽有穴三十六以象天罡,兽具穴七十二以征地煞,针人针狗能一样吗;你五爷在县城闲的没事,你五爷年前本来要把你弄到县城的少年军校冬令营来着。。。”
“那我怎么不知道啊,五爷也没说啊,枉我每次去县城都去看他”
“不让你去就对了,那是你五爷棋高一着。知道你小子不老实,偷偷的藏了不少防空高炮的子弹壳,怎么着,还要学你二爷造枪造炮的?你二爷在南京呢,你就别去祸害二哥了”。
“我,我还真想见见这没见过面的二爷来着”
“拉倒吧你就,你五爷都不放心你参加冬令营了,不知道是哪位小爷说的,说什么等小爷有了枪,那还不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的,你要去了县城的冬令营,等到实弹打靶,估计那教官都有生命危险”
汗,暴汗,成吉思汗,话说周硕同学没记得自己前世这么无敌啊,在印象中自己一直都是乖宝宝来着。
“那个,那个文成武德英明神武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周六爷啊,小的,小的想跟您学咱们家传的梅花易”
“当真?”
“当真”
“果然?”
“果然”
“areyousure?”
“硕,硕,您孙子我的名字不就是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