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身死,天下震动。
听到董卓被刺身死,曹操正在带兵攻打匈奴于夫罗部,此前他已经在濮阳大败黑山贼白绕,得兵将五万众。这个时候,其实曹操已经占据了整个兖州。
听着鲍信带来的消息,曹操也大为吃惊。
他道:“当初我没有完成的事,如今有人终于完成了,那人是谁?”
鲍信道:“乃是董卓的义子吕布和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徐治。”
曹操点点头,道:“吕布反复无常,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他反董我能料到,不过,这个徐治是何许人也?”
鲍信道:“此人乃是董卓手下中郎将徐荣的侄子。”
“徐荣的侄子?”曹操眯起了眼睛,想起了几月之前的荥阳之战。那一战,虽然是徐荣埋伏在前,但曹操的兵力两倍于他,终还是两败俱伤。不过,从那一战之中,曹操也看出来了,虽然徐荣久经战场,勇武有余,但是谋略却是不足,此番刺董,杀董卓之人居然是他的侄子,徐荣何时有这种胆略和见识了?
曹操道:“这么说吕布和徐荣结盟了?”
鲍信摇摇头,道:“并非如此,徐治与吕布刺杀董卓,与徐荣并无半点关系。”
“什么?”
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渊和夏侯惇同时发声。
“看来长安的形势很复杂啊!”曹操看向远方,心里却想的是,时势造英雄,或许天下又将多出一个英雄。
而在这时,北方的袁绍开始强大起来。
蓟候奋武将军公孙瓒引兵南袭冀州,袁绍看准机会,派遣说客高干、荀谌来到了邺城,劝服冀州牧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韩腹在公孙瓒的压力下,归顺袁绍。
于是,袁绍兼并了冀州,不仅得到了广阔的地盘,更加得到了一干武将谋士,其中有韩腹的谋士田丰和审配,此二人一直在韩腹手下郁郁不得志,袁绍识才,任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除此之外,袁绍还重用了许攸、逢纪、荀谌等谋士。
就在袁绍雄心勃勃,准备一举拿下公孙瓒之时,他收到了董卓身死的消息。
董卓一死,长安必乱,袁绍心里打算趁此机会,发兵长安,但手下谋士许攸却道:“董卓虽死,其手下西凉士卒并无损失,如若此时发兵长安,恐怕占不到便宜,反而后方会受到公孙瓒和刘虞的威胁。”
袁绍想想也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别驾田丰这时说道:“董卓死,徐荣接管了北军,恐怕将会成为大患,主公可尽早图之。”
袁绍一笑而过,道:“徐荣有勇无谋,实乃一匹夫,谅他成不了大事。”
田丰又道:“既然他能够安排他的子侄刺杀董卓,想必野心不小,主公不可轻视。”
“这么说来,我倒是要小心他那个侄子了,而不是他徐荣。”
袁绍轻蔑道:“他那个侄子叫什么?”
“徐治。”
袁绍眉头一挑,道:“没字号吗?”
审配道:“徐治年仅十七,尚未及冠。”
袁绍再次大笑:“黄口小儿矣,不足为患。”
徐治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刺杀董卓已经三天了,长安已经在司徒王允的主持下恢复了平静。王允第一时间便让皇甫嵩带人攻打郿坞。这是董卓在长安外十里处修建的宫室,一家老小全部住在里面,其时有人称此为“万岁坞”。皇甫嵩攻下郿坞后,屠尽董卓一家,连他的老母也没能幸免。
随后,他又让吕布接管了禁军,负责长安全城的警卫,吕布正欲有所作为,高兴接令。
从这时起,王允就已经控制了长安。
可王允控制住长安,有一人就不乐意了,那就是屯兵长安城外的徐荣。他手上有三万大军,随时可以攻入长安,这两天,徐荣一直派人与王允交涉,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但王允深知西凉武将的作为,害怕徐荣成为下一个董卓,迟迟不让徐荣进城。而徐荣呢,他也没有办法,他不能攻打长安,因为董卓已死,国贼已除,长安恢复了皇权,他要是举兵攻打长安,那就是谋反。
看着墙上挂着的宝刀,徐治又想起那天斩下董卓头颅的场景,他用的正是这把刀。
此刀雍容华贵,刀身之上镶嵌有七颗白玉夜明珠,夜晚之时,崔然发亮,犹如星空之北斗七星,因此被称为七星刀。
七星刀最早是司徒王允的镇宅之宝,与貂蝉号称司徒府双壁,后来,曹操欲刺董卓,来借走此刀,事败后,此刀便被董卓随身携带。
徐治刺杀董卓后,王允有了笼络他的心思,正好见他手持七星刀,于是将此刀赠送给他,一则宝刀赠英雄,二则,表彰其杀董之功。
只是,仅一把刀就把徐治的功劳全部抵消,徐治心中确实不甘。且不说,他的堂弟因为刺董此时还昏迷不醒,就是他自己也身受重伤,更要紧的是,他将如何和叔父交代。
他瞒着徐荣设计刺杀董卓,到了头所有的胜利果实全部都让王允抢走了,徐荣会怎么想?
徐治越想越焦躁。
“公子无恙吧?”
这个时候荀彧和赵信走了进来。
那日之后,荀彧和赵信便带着重伤的徐治徐虎二人来到这徐荣的府邸,寸步不离。
徐治见是荀彧和赵信来了,连忙起来,说道:“你们来了?是不是长安又有什么变动了?”
“公子还是躺着吧,以免碰到伤口。”荀彧扶徐治又躺下。
“公子,将军派王方校尉来了。”赵信说道。
“哦?”徐治看向外面,“快请他进来。”
赵信出去引王方进来,徐治看见王方,立即说道:“徐治有伤在身,不能远迎,望校尉勿怪。”
王方走到床前,道:“二公子说这话怕是见外了。”
徐治点点头,道:“我叔父怎么样?”
“主公还在城外,此时十分担心二公子和三公子的伤。”
徐治摇摇头道:“我倒是没什么,只是虎弟至今昏迷不醒,唉。”
他难过的闭上眼睛,继续道:“此次瞒着叔父刺杀董卓,我实在不该,而且还连累了虎弟,真是罪过。”
王方道:“主公早就知道二公子会责怪自己,令我特地前来请二公子宽心。”
“叔父怎么说的?”徐治有些激动。
“主公说,二公子为杀董卓,处心积虑,就算瞒着他也没什么,因为这种事以保密为要,主公还说,公子诛杀国贼,实乃为大汉建功,他很欣慰,望二位公子早日康复,到时候在长安一叙亲情。”
徐治听着王方的话,眼睛都红了,他道:“叔父如此体察我,我真是无颜以对。”
王方道:“二公子,我临走时,主公特别交代,让我转告你,他希望能够早日在长安与公子相会。”
徐治突然看向荀彧,荀彧点点头。徐治这才道:“请王校尉转告叔父,徐治一定想办法。”
“那我告退了。”
王方走后,徐治问向荀彧:“先生,我叔父言外之意就是让我帮助他进入长安,可我要怎么帮他呢?刚才我看向你,你却点头,莫非你有了主意?”
荀彧道:“我有上中下三策。”
“愿闻其详。”
“下策是公子可买通一城门校尉,与徐将军里应外合,引徐将军大军入城。”
徐治摇头,道:“若叔父真想引兵入城,大可直接攻城,就算如今吕布手握全城士兵,也不足一万,不可能抵得住叔父,所以可见叔父并不想这样进城。”
荀彧点点头,道:“公子说得对,看来公子对局势洞若观火。”
“那中策呢?”
“中策是公子可说服吕布,让吕布以清缴董卓余孽的名义,引徐将军入城。”
徐治想了想,还是摇头,道:“此次我刺董,让文远兄和伯平兄做出了背主之事,吕布肯定对我怀恨在心,再者,我叔父进城,恐怕对他百害而无一利,他也不会同意的,此策也不行。”
荀彧暗自点头。其实荀彧心中早有万全之策,之所以说出上中下三策,其实是用来考校徐治。在他的心中,他早已将徐治当做了未来一同兴复汉室的知己;也可以说,徐治此时已然成为他施展胸中抱负的唯一选择。如若徐治没有过人之处,没有对局势的一点认识,那么就算他辅佐徐治,恐怕也不能有所作为。
听了徐治的话,荀彧这才放了心。
“上策是公子可前往司徒府,说服司徒。”
“说服司徒?若能够说服司徒,恐怕叔父早就进了城。”
荀彧却摇头,道:“徐将军不能入城,那是因为司徒害怕徐将军抢了他的权力,如若公子前去与司徒献上一计,则一切也迎刃而解。”
徐治听得有些不明白。
荀彧继续道:“公子可知徐将军为何想要入城?”
“叔父此时已经尽掌三万北军,董卓方灭,正是他大展抱负的时候,如今他想进城,恐怕是想谋求高位,以兴大汉。”
荀彧笑道:“以兴大汉尚不可知,不过,谋求高位却是真的。那公子可向司徒陈明徐将军心意。”
“就算叔父只想谋求高位,可不免也分了司徒的权力,这也不是司徒想要看到的。”
“那公子可再向司徒说,徐将军既然已得高位,就要做出事来,可以天子名义,让徐将军前去扫除董卓残余势力。”
“你的意思是让叔父去讨伐安邑的牛辅,渑池的段煨和华阴的胡轸?”
荀彧点点头,道:“正是如此,现在董卓刚死,正是一举歼灭余党的最好时机,不然,等他们回过神来,恐怕他们的祸害比董卓更甚。”
荀彧接着道:“司徒肯定也是乐于见到这样的场面,徐将军虽然得到高位,却要领兵讨贼,于司徒的利益完全无损,而徐将军这边既进入了长安,也得到了高位,公子也可向他交代。”
徐治点点头,道:“就依先生之言,明日我便去司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