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政带着班吉回到了燕国。
这下小班吉可见到了大世面,原先在孤竹国放羊,抬头是蓝天,低头是草地、石头和绵羊,一整天一整天地看不到人,这里可好,人群熙熙攘攘,沿街商铺、酒肆鳞次栉比,迎来送往之声混着叫卖声不绝于耳。
公孙政的家正处在燕都的繁华地带,一个很大的院子。
“我回来了!”公孙政话音刚落,就见厢房里跑出三个小孩,他们激动地大声嚷着,“师傅回来了!师傅回来了!师娘,师傅回来了!”
这时正房里走出一位非常端庄的中年妇女,“你还想回来呀……让大家都成天为你提心吊胆的。”
“抹什么眼泪呀,我这不是活着回来了吗?”公孙政对中年妇女爱惜地说道,“你不是喜欢孩子吗,看,我又给你带回来一个。”他把班吉往前一领,道“班吉,见过你师娘。”
“师娘。”班吉恭敬地叫了一声。
“哎。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公孙夫人拉着小班吉的手问道。那三个小孩也好奇地围在班吉身边。
“我叫班吉。无终国人,今年十二岁。”
“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不,他妈妈还在。他是和我学武来的。”
“无终国离这儿还很远,他妈妈舍得吗?”
“比无终国还要远,是从孤竹国来的。快给孩子拿点好吃的来吧,他一定该饿坏了。”
公孙夫人从屋里拿了一些点心给班吉。班吉长这么大,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慢点儿,慢点儿,别噎着了,屋里还有。来,喝点水。”公孙夫人递过一碗白开水来。班吉接过来,“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干。
“你半路上也没给孩子买点饭吃?”
“买了。快到都城了,钱也花光了,就想忍一忍吧,就到家了,饿了一顿。”
“这孩子挺能吃的。”
“是夫人做的点心好吃。班吉,你说是吗?”公孙政调侃地说。
“嗯,嗯。”班吉点着头,又接过师娘递过来的点心大吃起来。
“我看这孩子挺有习武天赋的。……”公孙政就将在孤竹国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与向夫人听。公孙夫人听了很高兴,“希望他将来也要象大师兄和师弟一样有出息,做一名将军。”
公孙政的夫人所说的大师兄就是在令支山关阵亡的燕国大将荆玉,所说的师弟名叫卢青,现在是燕国的上将军,驻守在燕无边境。荆玉、公孙政、卢青是公孙政夫人卢氏的父亲卢林山先后收下的三个徒弟。
卢林山膝下只有一女,就收了二徒弟公孙政为养老女婿,后来又收了孤儿卢青为义子。
荆玉、卢青先后投军,由于作战有勇有谋先后做了燕国的大将和上将军,而公孙政虽有一身的好武艺却不忍丢下年迈的师傅、师娘,给二老送终之前一直守在家中以制作弓弩为业。二老亡故后,公孙政自觉年龄已大,也没有应师兄师弟之请去投奔他们。况且,此时的他已对制作弓弩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心游走江湖,遍访弓弩名家,研制他的连发机弩。
荆玉命陨令支山关,公孙政千方百计地想为他的大师兄报仇,就有了后来盗砍“毒龙血树”一事。
公孙政与卢氏膝下没有子女,那几个孩子都是公孙政捡来了,班吉一来共四个孩子,班吉排最大,虽然来的晚,却成了那三个孩子的兄长。
第二天早上,几个孩子都老早起来。公孙政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站好队,大声说道,“我不家时,你们都认真习武读书了吗?”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师傅的教诲!”大家异口同声道。
“公孙家杀伐之道讲究哪几点,你们还记得吗?”
“气、力、技、器!”那三个孩子再次同声答道。
“好,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沙场征战四字要决,班吉刚来还不知道,我在此再给你们讲解一遍,希望你们要牢牢记住,深刻领悟。”
“是!”
“不管是个人对决还是带兵布阵,总有高低胜负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方的胜利和另一方的失败呢,前人讲‘天时、地利、人和’,我公孙战法讲的是四个字——‘气、力、技、器’,这是决定个人对决与带兵杀伐能否取胜的四个要素。四个要素相互制约又相互弥补。‘气’就是气势,要有敢于牺牲的决心和坚信必胜的信心,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力’就是力量,以力降十会,力量可以弥补你技巧和武器上的不足,两军对磊,兵多可助势,兵多力大。‘技’就是技巧、战法,正可谓以巧破千斤,娴熟的技巧可以弥补你力量上和武器上的不足。两军对磊旗鼓相当时,需要的就是高人一筹的战法。‘器’就是武器,先进的武器可以助势,可以弥补‘力’、‘技’上的不足。不管是单打独斗或排兵布阵莫不如此,一定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去分析,分析敌我双方的长短处,以已之长攻敌之短,这四条,如果你全占了,那么你必胜无疑,如果你占了三条,能够扬长避短,仍可取胜,如果占了两条,取胜的把握不大,应以守为上,若对方出现致命的破绽,可速战速决,不可恋战;若四个方面,你只占了一点或一点也没有,那么应以规避为主,按骄其兵,钝其势,分其力,破其技,毁夺其器,逐项瓦解,待四个方面皆有利于你时,方可进攻。……”
就这样,班吉在公孙政家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活。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