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周日上午记
之所以没有记8月14日和15日的是因为那两天生病了,因而不知为何那两天竟然没做梦。闲言少叙,话入正题:
我又回到了石室中,头顶的冰冷声音讲道:“拓跋珪起初虽有勇有谋,胸怀大志,但后来却也被荣华富贵冲昏了头脑,做出不少错事。他不但诛杀大臣,导致人心惶惶,更因拓跋绍的母亲犯了一点小过失就要将她处死。结果没料到拓跋绍先下手为强,将拓跋珪刺杀。之后其子拓跋嗣继位,此后北魏一直延续了近一百五十年,于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下面,请随意选择一扇门进入。
我已经明白了游戏套路,门根本不是随便选择的,于是直接推开了写有“东魏”的大门……
“世二将军,胳膊上的伤包扎好了吗?”一个十岁大的孩子坐在皇帝位置上问我,耳边响起声音“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我很郁闷,为什么每次都以包扎伤口出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额,再问就变成何故了!不过刚才他叫我“世二”,我终于知道之前为何叫“世一”了。
我施礼道:“多谢陛下关心!”,小皇帝一指身旁之人道:“这是高欢丞相,以后你就听从他的调遣”。“遵命!”我侧头看看高欢:五绺黑胡,双眉倒竖,二目聚光,不怒自威,好一派枭雄之相!
说话间,军士来报:“宇文泰已在长安立了元宝炬为西魏文帝”。元善见转头问高欢:“高将军,你看该当如何处置?”高欢的眉毛立得更直了,抽出腰间佩剑怒道:“世二将军随我来!”也不向孝静帝告辞就走了出去。
原来他是要派我率领五千兵马讨伐西魏,可这点兵力也太少了吧?高欢向我解释:“如今刚刚建国,各方面还不充实,况且那西魏恐怕还不如我们呢”,我听他这么说,只好答应了。
西魏听说我们发兵了,也派出军队抵挡,双方对峙,都愣住了。对面也有一个“我”,我一问,他名字叫“世三”。
话不多言,双方交起手来。我们的招式套路都差不多,打了个平手,最后各自退了兵。回去后,高欢与元善见并没有怪罪我,而是安养生息,囤积实力,以求将来一举灭掉西魏。
又是十年如一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东魏的国力逐渐比最初强了些。这一日,高欢要亲率十万大军出征,命我为他的副将一道出征。大军直奔西魏的玉璧进发,而守卫玉璧的乃是韦孝宽及其副将李世三。
到达玉璧时已是夏末秋初,天气正凉爽宜人,我军包围了玉璧城。我在城下多次讨战,敌方却躲在城里不出。城中粮草比我军携带得多,这么耗下去可耗不起。高欢又多次命士兵在城下高声大骂韦孝宽,怎奈他不中这激将法,这么一耗,却又白白浪费了一月时间。
我说:“丞相,此城坚固,硬攻恐怕不成,为今还是智取为上策”,于是附在耳边,把我的主意告诉给了他,他连连点头称赞,随即拨三万兵马给我,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
“你们一万人去挖土,你们一万人把挖好的土运到城南,剩下的一万人把运来的土堆积成山”我指挥着手下的兵。我的想法是在城南外堆积一座土山出来,然后我军居高临下,不但视野开阔,还可站在山尖上向城里放箭。
可没想到,我这边正在建山,那头的敌军却在李世三的指挥下筑起墙来。他们把圆木用绳子横着绑缚,一层层的往上堆积,城墙随之越来越高。
我一看此计不成,又换一计。来到北城外,把三万士兵分成十队,同时开工,直着向玉璧城挖十条地道,想要由此直攻进城内。没想到那世三识破我计,命士兵在城门里横着挖了一道长沟,又让人举着刀在沟里日夜守着。这下可好,我这十条地道,每条刚刚挖到横沟处,也没有往地上凿就通了,挖地道的士兵一愣,刚探出个头,对面的大刀就过来了……
此计不成,还得换。我又命大批军士埋伏在地道中。即便对方再怎么严加防守,也终有疏忽的时候,只要能够趁着他们疏忽之时冲过去一部分人,把那些守横沟的敌军解决掉,后面的大部队也就不难过去了。想的挺好,结果我这边还没行动呢,对面先动起来了。李世三命人取来了大批的木材、干草等堆积在横沟里的十个洞口处,然后把它们都点燃。这还不算,他又弄来二十个牛皮囊,每个洞口放俩,轮番冲洞里吹。我在洞外先是听见地下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紧接着十个洞口冒出烟来,再然后就是一个个“张飞”跑了出来,有的眉毛都糊了!
这一下损失的士兵可不少,高欢又给我增派了两万兵丁。我心想敌军用火,那我也用,于是命人把木棍捆绑在一起,连接成很长的一个杆,在再杆子的一头绑缚数十支火把,士兵举着另一头,正好城上先前为防御而堆积了很多圆木,我要把这些先点着。
对方见我长木上绑火把,也学着在长木上绑起东西来,只不过他们绑的是镰刀。我这边的火把刚举上去,那边的镰刀就伸下来了。镰刀把绑缚火把的绳子割断,然后就是满天“流星雨”……
我是实在没招了,这分明就是自己在和自己打嘛,哪里分得出胜负?正应了那句话了: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高欢见我连日来攻不下城,也急了,指挥着数万大军从东西城门硬往里攻,结果士兵们刚到城下,上边的滚木礌石就都下来了……
一番激战,我军损失惨重,城池仍没有攻下来,高欢还急得旧病复发了。最后我军只好撤退,回去没一年高欢就死了,临死前他曾嘱咐我扶保他的几个儿子。其实按理说我该效忠孝静帝元善见才是,可怎奈这元善见连当初那个汉献帝刘协都不如,简直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看过那么多历史教训的我岂会做一个愚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