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时候,世界电影格局基本上和前世无异。来自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基本占据了全世界电影市场70%的份额,北美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票仓。仿佛希特勒发起的战争一般,欧洲、亚洲、美洲迅速沦陷,几十亿美金甚至更多的票房收入被好莱坞直接掠夺。
美国好莱坞称霸全世界,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
历史再现。那一年维多利亚女王签发海盗掠夺证的时候,肯定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子民也会被掠夺——以另一种形式。
大英帝国殖民海外数百年掠夺而来的财富,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被分裂出去的殖民者们抢走了。
他们自称美国人。
(不说了,说多了犯错误,引起争议。英美的殖民史及其建国史,自行查找资料吧。PS:英国人的福利为何好?底蕴啊。哪里来底蕴?百年掠夺和殖民。就一个词:掠夺。百年前抢光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财富,然后,整个英国可以供应人民养老了,足够一百年。)
人都说美国商业欧洲文艺,2000年之后美国几乎放弃了文艺电影,只有小部分独立电影人仍在追求电影艺术,整天饿着肚子沉浸在虚幻之中。
欧洲是文艺电影的最后阵地,仍旧在苦苦坚持。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主题,依然是文艺片为王,商业电影基本无缘大奖。
有趣的是,在对待文艺电影方面,英国不像法国和意大利那样狂热和固执。英国人也很欣赏文艺片,但是同样也热衷于商业电影,采取了一种包容的方式。同样的,文艺电影和导演,在英国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从英国没有设立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这点,就可以看出对待文艺片的态度了。
《苍白的爱》这部爱情文艺片公映之后,并没有引起媒体太多的注意力,只是因为使用了安杰洛·尼克尔森新单曲《The-Well》为主题曲,这才引起了部分媒体的评价。
总之,安杰洛之前的担心与忧虑似乎多余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并不大,上映后的各方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有人为电影中饱满的情绪所打动,也有人不喜欢这个故事的设定直接给这部电影判了死刑。
喜爱的影评人称赞为“一部难得的揭示人性与情感矛盾的佳作,使用安杰洛·尼克尔森的《The-Well》则是神来之笔,歌曲本身与电影主题相得益彰,令整部作品得到了升华。”等等。
不喜爱的则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庸俗老套的剧情、蹩脚的演技、糟糕的拍摄手法、劣质的剪辑技术,完全是一部彻底失败的垃圾电影。唯一的亮点也许就是安杰洛·尼克尔森的主题曲,但是并不值得走进电影院专门花钱去听这首歌。”
也许是导演和演员的名气并不大;也许是这部电影原本就没有引发期待;更也许是英国人对文艺片漠不关心。总之,《苍白的爱》既没有引起轰动也没有产生巨大争议,如同泰晤士河中扔了一颗石子,仅仅溅起了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水花而已。
安杰洛阅读了众多的报纸报刊之后,总算是长长地出了口气,放心了。这是最好的结果。
就在安杰洛放下心来准备新一期的学院生活的时候,英国媒体忽然热闹起来。它们后知后觉一般仿佛刚刚知道这部电影,开始大肆报道起来。
原因就是这部坑人的文艺片竟然参加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且爆出了大冷门。
《苍白的爱》在本届电影节颁奖礼上力克众多热门电影,出人意料地捧得了最佳电影金狮奖、最佳电影剧本奖、最佳原创音乐奖三项大奖!
这匹黑马太黑了,直接惊爆了一地的眼珠,当时在场的所有媒体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个结果,直呼本届评委集体发病抽风。虽然说威尼斯电影节有爆冷门的光荣传统,呼声越高的电影反而有很多颗粒无收。但是,这一届的冷门也太离谱了。要知道,在观影期间这部电影虽然算不上无人问津,那也没有多少观众啊,该片在场刊上只有2.3分,排名倒数第四,根本就没有人看好这部电影。却不想颁奖礼上它成为了最大赢家,评委们集体癫狂,竟然做出了如此疯狂的决定。本届电影节的颁奖礼震惊整个欧洲电影界,《苍白的爱》这部电影的名声一夜之间传遍整个欧美。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礼,完美诠释了何谓全程爆冷、大热倒灶。
英国人笑掉了大牙。这个笑掉大牙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一种是真心高兴,本国一个名不经传的导演拍摄的小众电影竟然力克群雄,在威尼斯电影节荣获三项大奖,简直就是白捡来的无上荣誉啊。真是为本国争光了。
一种是觉得非常滑稽。就这样一部垃圾电影,竟然匪夷所思地获得了三项大奖?你特么的在逗我玩?意大利佬这是不怀好意,故意用三个奖项来恶心英国人吧!丢人丢到意大利去了,还是在许多国家眼前!
正是这种复杂甚至矛盾的心态,加上之前本国对这部电影就有所争议,所以影评界和媒体们理所当然地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激烈的程度简直是惨不忍睹。
安杰洛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逼了。
我特么的艹你威尼斯电影节评委祖宗八辈啊!这么一部烂到家的垃圾剧本拍出的电影,竟然给了三项大奖?最佳原创音乐奖说得过去,算是名至实归。《The-Well》这首歌勉强算是配得上这个奖。
最佳剧本?烂的不能再烂了!
最佳电影金狮奖?就凭那个垃圾剧本,凭什么能得这项大奖啊?凭什么!
你们丫的是不是集体吃错药了啊?怎么做出如此荒谬、不可思议的决定?上帝啊,请您立刻让这些罪人下地狱去吧,留着这些人简直就是在危害世界。
“亲爱的,你的脸色很糟糕,比伦敦的天气还要糟糕。”母亲安娜发现小儿子的脸色很难看,不解地问道,“这部电影获得三项大奖难道不是好事吗?其中还有一项是你获得呢。”
安杰洛心中百感交集。命运就是如此的操蛋,它总是在你刚刚放松地吐口气然后开始吸气的时候,在你鼻子下面扔过来一堆臭_狗_屎。
命运女神完全不给亲爸爸的面子啊,竟然总是捉弄自己。
安杰洛此刻只想爆粗口,用所知道的一切恶毒语言破口大骂,用所知道的一切歹毒方式诅咒此届电影节评委。嗯,还有《苍白的爱》这部电影的导演。那厮叫什么名字来着?
太气人了。好不容易熬到风平浪静了,妈的平地一声惊雷!竟然获得三项国际大奖,直接把这部电影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帮该死的王_八_蛋!”安杰洛用中文恨恨地骂了一句,然后苦笑着对安娜说,“母亲,这部电影的争议太大了,原本罗素先生就不建议我专门为其创作主题曲,但是又无法反悔,所以才抢在电影公映前上市发行,就是为了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你看过这部电影?很糟糕吗?”
安杰洛笑得更加苦涩了,“阅读剧本的时候我就感到不妙了,那是一部非常糟糕的剧本,所以才和罗素先生商量了应对措施。电影公映后,我偷偷去观看了一次……老天,真是一次可怕的经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离场了——我怕自己忍不住当场呕吐。”
安娜看着小儿子异常难看的脸色,终于意识到事情似乎不妙了。“也就是说,这部糟糕的充满争议的电影,会有可能给你的名声造成伤害?”
安杰洛点点头,用力拍拍桌上报纸,“看看这些争议吧,因为这部电影,全英国的影评人都开战了。争吵的程度空前激烈,甚至连法国人、意大利人和美国人也参与进来了,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直接把我也牵连进去了。”
安娜拿起桌上报纸开始一份份地阅读,看着看着她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一部电影搞得全英国的影评人和媒体混乱不堪,随便拿起一份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全英国的影评人和媒体旗帜鲜明地划分为两个阵营,不是爱就是恨没有中间派。喜爱这部电影的玩命鼓吹和赞美,厌恶这部电影的则是拼命地批评、谩骂。
不论哪一方阵营,在评论《苍白的爱》这部电影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安杰洛·尼克尔森牵扯进来,自各个方面解读《The-Well》对于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对于安杰洛的这部作品本身,评价倒是客观。问题在于,这首歌作为主题曲就有争议了。持批评态度的认为,安杰洛将这首歌授权给《苍白的爱》为主题曲,根本就是毫无艺术品位,对于电影艺术一无所知或是眼光极差,不但暴露出自己的缺点,还降低了这首歌的艺术价值。
有的人客气点,说他因为年轻所以犯了个识人不明的错误;有的人很不客气,直接说他对电影艺术而言就是个白痴。各种负面评论都在嘲讽他的艺术品位。
最狠的一段话就是“很难想象,身为一个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学专业的天才,在创作出诸多优秀作品之后,竟然把最优秀的一首交给一部让人感到恶心的电影作为主题曲。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年轻的音乐天才已经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自信心开始无限膨胀了。”
《太阳报》专栏撰稿人:莱斯·斯考特
妈蛋的,又是太阳报、又是这个莱斯。黑我不是一次两次了,咱们等着瞧。早晚报这一箭之仇。
——再次说明:背景为非常世界,切勿与现实世界挂钩。————
今天是我的生日,还保持了更新。老鬼很敬业的。你们赞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