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荆明气喘吁吁地跑到中院时,才发现今天的祸确实闯大了。整个中院就只剩下他们一个班,学校的十几个领导围成一圈,不知在说着什么。老班微躬着腰站在领导旁边一脸的苦笑与无奈,时不时四下里搜寻着什么。当衣衫不整的荆明出现时,老班的目光终于结束了飘移,他死死地盯着荆明,脸色霎时间变得铁青铁青。荆明觉得老班射在自己身上的不是目光,而是两道浸了剧毒的利箭,他不由地浑身打颤,双腿发软,今天狂风暴雨般地训斥是九头牛都拉不走了。
幸好学校领导在现场,老班显然也知道赶紧照完相让领导离开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因此他什么也没说。自知理亏的荆明赶忙把头一缩,站到事先给他预留好的位置上。这会儿爱臭美的荆明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他只希望赶紧完成毕业照拍摄,赶紧远离老班那两道能杀死人的目光。
“荆明,你一个人还站在上面干什么?还准备照张单人照吗?”老班那张阴沉的脸出现在面前,“我们班是最后一个照完的,你负责让大家把桌凳搬回去。”说完,老班头也不回地走了。荆明这才发现和他站在一起的同学早都撤了,唯独他一个人还傻兮兮地站在桌子上面。
“走了,就这么走了?”萧勇像是从地里一下子冒出来似的,一眨眼就堵在荆明面前,“这就算完了?也忒便宜你小子了吧?那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一对一专项授课就这样取消了?老班,你老人家今天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
萧勇还在嘟囔着什么,荆明一句也没听清楚。明天就要告别这个美丽的校园,告别那些关心过、训斥过、表扬过、惩罚过自己的老师们;告别那些一同碗里搅稠稀,一起上会做检查的兄弟们。三年来严肃刻板的老班,今天竟然如此的反常……望着老班远去的背影,荆明忽然间明白了许多。
……
大礼堂里,二零零零届毕业典礼已进行到最后一项议程,姚远扶了扶滑下鼻梁的眼镜,坐直了身子,仔细聆听起校长的毕业寄语:
“昨天,你们挟着稚气未脱的朝气,踩着时代的鼓点,带着亲人的殷切期盼,跨进了延安师范学校的大门。在这知识的海洋里,同学们扬起了理想的风帆,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老师像那辛勤的园丁,呕心沥血培养你们茁壮成长。在这如诗如画的校园里,处处留下你们的欢歌和笑语,凝聚了你们成长的辛劳和汗水。老师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母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永远镌刻着你们的名字……”
不经意间,姚远的思绪已经飘飞。是啊,三年,弹指一挥间!三年中,教室里孜孜不倦地学习,操场上挥汗如雨地奔跑,宿舍中天马行空地卧谈,饭堂内风卷残云地吞咽。三年中,那浓浓的师生情谊,那深深的同学友爱,那甜甜的懵懂初识,那酸酸的伤心失恋。三年中,那些面红耳赤地争执,那些剑拔弩张地挥拳,那些温言暖语地安慰,那些无微不至地关切。三年中,得意时的欢笑,失落时的孤单,兴奋时的激动,悲伤时的苦难。三年中,这里留下了多少让人难忘的时光,这里留下了多少惹人留恋的瞬间——
姚远还记得,荆明第一次约会穿脏自己白衬衫一脸无赖相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霍朗低声下气地央求他准备万花山诗词传说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郝爽在宿舍中大肆炫耀景新绿送他补血红枣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封逸第一次在元旦舞会见到吴笑眉失魂落魄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白杨卖血后脸色苍白躺在床上蒙头呼呼大睡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萧勇的三百六十五颗幸运星疯狂四下里飞溅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蒲柳越野比赛后眼含泪水拒不上台接受奖品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女神在淡淡芦荟清香的萦绕中笑靥绽放如花的那一刻;姚远还记得,杨卓然不管不顾地趴在自己肩头上眼泪滂沱的那一刻。
三年来,值得回味记忆的又岂止这些,那些浸入骨髓、融入血液的师范生活,又岂止这些能包括——
姚远忘不了三年前的九月,当他怀揣录取通知书、背着行囊,穿过操着各种口音、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延安师范大门口,望着图书楼正上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鲜红大字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忘不了开学的第一个晚自习,在众目睽睽之下,战战兢兢走上讲台语无伦次地介绍自己时,内心的紧张与尴尬;忘不了初到学校远离父母亲人处于陌生坏境时,内心的孤单与失落;忘不了自己的文章在校刊上发表时,内心的得意与兴奋;忘不了自己不胜酒力喝醉,室友们嘘寒问暖时,内心的感谢与知足;忘不了……忘不了发生在母校中的事情太多太多。
说起母校,便会想起春天学校后山上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一抹绿意;想起夏天中院花坛中姹紫嫣红斗芳菲的一片繁盛;想起秋天乒乓球台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一树鲜亮;想起冬天锅炉烟囱里雾气氤氲冲云霄的一缕白烟。想起晨曦中那披着璀璨霞光的教学楼;想起夜色中那沐着星辉月皎的宿舍楼;想起狂风中那迎着漫天黄沙的大操场;想起阴雨中那脱落表面瓷片的艺术楼。想起展示窗内不断更换的书法绘画作品;想起图书馆中排列整齐的古今中外名著;想起艺术楼里叮叮当当的钢琴风琴弹奏;想起大操场上嘹亮整齐的哨子口号声响。想起三伏盛夏宿舍中的清凉惬意;想起数九隆冬教室里的温暖如春。想起雨中那湿漉漉的有些幽黑的楼道;想起雪后那空荡荡的有些孤寂的校园。想起教学楼门口那块书写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红底黄字的木牌;想起图书楼门洞那块雕刻着“教育基石”黑底金字的石碑。想起学校饭堂三毛的馒头、五毛的油饼、一块的土豆丝、一块五的红烧肉;想起马文饭馆三块半的肉盖面、刘三饭馆三块的炝锅面、校园马路对面小摊上一块五的饸饹。想起始终板着一副严肃面孔的老班;想起讲课不翻书的代数老师;想起慷慨激扬指点文字的汉语老师;想起总爱问大家弟弟为什么比哥哥大一岁的地理老师;想起戴着黑框眼镜、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美术老师;想起被同学们称之为“摩尔”的化学老师和“矛盾儿”的哲学老师……
主席台上,校长的毕业寄语仍在继续,“今天,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在这鲜花似锦的夏天,你们犹如含苞待放的春蕾,要在金秋结出丰收的硕果,你们犹如振翅欲飞的雏鹰,将在辽阔的天宇里搏击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