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名满武林的紫阳派掌门、一代名宿薛道源,其师为紫阳派第二代掌门石泰,石泰出身道家却不喜道家的清静无为、隐世修为以求成仙的道家之理,一直认为入世济人才是修行的不二法门,成名之后没有隐居与深山大泽,反倒遁入市井下落不明。石泰不光武功高强,还是一位通晓兵医农工商的奇人。
紫阳派人丁单薄一般都是一师一徒,正因此薛道源的武学、医农及各种杂术尽得其师真传,而且和师父一样淡薄名利,若非为了“汴京保卫战”出山联络各路江湖豪杰,江湖中人恐怕没人会注意到他,此次的奔走使得薛道源成名绝学“八卦游龙掌”惊绝武林、得以和南少林清妄大师的“悲空掌”、青城高手夺命疯儒陆林仓的快剑、峨眉云静大师的“追风剑”并称为江南武林四大绝学,薛道源和清妄大师活动在剑江南道、而陆林仓和云静大师恰巧都在蜀中的剑南道,江湖人称“江南武林,东掌西剑”。
城破之际他本想奋身杀敌,以死了却一生,熟料朝中好友禁军承仪郎马扩不忍他如此殒命把自己的儿子和兹州知州宗泽的孙女托付于他,让他有所挂念。如此薛道源才放弃了战死的念头,来到小山村隐姓埋名就是为了完成故人之托。
这两个少年一个就是马扩之子马彻一个就是宗泽的孙女宗婉,两人出身之家在武学上都家传渊源,两人在武学上有一定的根基。来到此处后在薛道源的严厉督促下,两人闻鸡而起三更入睡勤练不辍,武学境界进步不小,在武林小字辈里面已是佼佼者。
薛道源一向为人热情高义、乐善好施,来到此处不知名的小山村后为山民建造水车、改良荔枝,使得小山村迅速从温饱走向小康。另外他还修办了一家学堂并亲自游说山民讲孩子送来读书,并且请来了一位来自北方逃难的士子作为教师先生,士子名字不祥山民都称他为彭先生
彭先生衣着邋遢、为人高傲言语尖酸刻薄,很为山民不喜,此人目高于顶却对薛道源十分钦服,再加上彭先生为人高傲刻薄、却对孩子十分和蔼,山民虽然不喜但看在薛道源和孩子的份上还是十分尊敬他的。
马彻和宗婉除了习武外也受薛道源的亲身教诲进行习文,薛道源怕自己所学广而不精、在很多时候也让两人去村学读书,只不过他无意于两人精研儒家典籍、更无意于科举考试,只是让两人识字明义,两人只是偶尔去趟学堂,这让彭先生介怀不已。
此处山明水秀、与世无争,再加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确实是一处世外桃源,和外面的兵连祸结不可同日而语,三人在此呆了已五年,再平静的生活也会有涟漪的,更何况三人的身世都和这个天下、这个江湖有莫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