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说要立德、立功、立言,认为这是不朽的。但要做到这三样,怕是不容易。偏执的百姓立德,识时务的武将立功,不得志的文人立言。水浒是文人写武将的事,本来就很复杂,简单的读不行。
四大名著中,红楼侧重于写情,三国侧重于写事,水浒侧重于写人。虽然目前主流的说法是红楼的水平最高,但这只是文人的观点,而百姓最喜欢的是三国。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读者性格,文人大都是酸腐的,不喜欢钩心斗角、刀光剑影,他们喜欢风花雪月、你侬我意,而百姓则正好相反;二是表现方式,文人可以咬文嚼字的去读书,而百姓一般通过戏曲、评书等方式去间接了解。文字的表现能力要比戏曲、评书等更加细腻和生动,但戏曲、评书则比书更适合讲故事。红楼的文字细腻婉转,三国的故事波澜壮阔。所以文人抬高了红楼,而百姓抬高了三国。
这是不是意味着水浒就比红楼、三国的水平低呢?其实不是,水浒是有其独特魅力的。这种魅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学上兼具红楼的文字性和三国的故事性,人物故事刻画水平非常高。且不说书中主要人物,就连林冲的丈人张教头、鲁智深的恩人赵员外、杨雄的老婆潘巧云这些小人物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符合大众心理,通过对人物性格以及人生结果的分析,也能折射出大众的价值取向。水浒将士只有少数几个人结局较好,鲁智深成了佛、李俊成了国主、朱仝成了节度使。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始终在帮助别人,为人处世没有大的瑕疵。这说明作者有一定的因果报应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是普遍的社会价值取向。
“古人做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关于水浒评论,主流的也好末流的也罢,已经有很多了。本文仅代表个人的、不成熟的、甚至不正确的观点,不希望与任何人争论。同意或者反对,都各行其便。第一章文学鉴赏
第一节水浒由来
关于水浒的人物原型,有人说是江浙沿海的渔民,有人说是太行山的绿林。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读水浒的人大抵是为着文学或者娱乐去的,没必要在这里研究历史。
水浒主要流传的版本有三种:百二回本、百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的成书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社会上存在一些水浒式的人物,在传说过程中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逐渐形成了零散的水浒素材,作者将这些素材加工成书,成书后在社会上流传,流传过程中又有很多人对书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形成了很多版本继续流传。所以只能说哪个版本是较早的,却不能说哪个版本是最终的。本文认为百回本是较早的。
百二回本中征田虎王庆等情节是后加上去的,理由如下:一是文采生涩,和其他章节有明显差距;二是人物以及故事和其他章节没有关联,不符合整部书前后呼应的写法;三是存在大量抄袭其他章节的现象;四是写征辽是为给宋江等人添些成绩,并以此作为征方腊的转折,写征田虎王庆则是画蛇添足;五是一百单八将已经完整,再大量的写琼英等人反而会冲击这种完整性。
七十回本是金圣叹在百回本基础上裁剪的。金的这种做法是不当的:水浒的极重要的思想就是因果报应,拦腰斩断的做法削掉了水浒的“果”,因此也难以正确的分析“因”。金圣叹的这种做法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判断,他的人物分类仅凭个人喜好,没有太多理论依据。
然而就百回本而言,本文认为也不是一次成型的(当然这只是基于文学方面的猜测,没有更多的实证资料)。水浒在七十六回及以后,写作水平遽然下降,作者热衷于大规模的战争描写,但只是对“事”的描写却疏于对“人”的描写。本文的解释是: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生,协助施耐庵完成了水浒写作。水浒的前大部分主要是施耐庵写的,后小部分主要是罗贯中写的。罗在后小部分的写作中遵循了施的思想和要求,但无法达到施的对“人”的写作水平。罗在后小部分写作的同时也对前大部分进行了少许的加工。三国很像水浒的后小部分,但因为增加了“人”的描写,水平又略高于水浒后小部分。这也同时解释了施耐庵在构思水浒时对人物结局是有安排的,也证明了金圣叹拦腰斩断的做法是非常随性的。
第二节水浒立场
一、水浒开头就表达出既反天子也反官僚的立场。但在写法上,反对天子是隐晦的,反对官僚是明确的。对于天子,表面尊重,“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天子闻知龙体不安、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两个“急”一个“不安”体现出天子的勤政;实则蔑视,“这端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轻浮与无能的形象跃然纸上。对于官僚,明确反对,“当时洪太尉听罢,浑身冷汗,捉颤不住,急急收拾行李,引了从人,下山回京。”“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
二、招安是表面的、不得不采取的方式。作为一个需要在社会上流传的小说,不能胡编乱造。水浒的题材属于半历史性的。之所以说它是半历史性的,是因为虽然宋江等人的事迹可以杜撰,但是宋朝的历史却不能杜撰。水浒不同于红楼和西游,结果不能随便写。宋江不是曹操、刘备,也不是贾宝玉、林黛玉,更不是孙悟空、猪八戒。水浒选择的这个题材,从开头就决定了失败的结局。如果不投降,这部书能怎么写?消灭朝廷,改朝换代?历史显然不是这样的;顽抗到底,被朝廷消灭?下场显然会更惨;自给自足,世外桃源?梁山泊不具备这个条件。以一种风光的方式投降,是被朝廷和百姓都能够接受的折中方案,向左向右都不行。所以不能根据个人立场对梁山造反进行凭空的评价,更不能根据个人喜好对宋江等人进行随意的肯定或否定。
三、水浒作者自身的纠结。除文学方面外,也有作者自身的原因,就是作者无法给梁山的这些人找到一条合理的出路,也就是不知道让这些能造反、想造反的人如何成功的造反。作者不能提出这个理论,所以也无法给梁山造反安排下文。作者自己的思想也是摇摆的,通过对王进和扈成两个人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作者开头就写王进,王进是最早受到朝廷迫害的,但是却没有走造反的道路,“自挑了担儿,跟着马,和娘两个,自取关西路里去了”“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梁山三打祝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扈成见局面不好,投马落荒而走,弃家逃命,投延安府去了。后来中兴内也做了个军官武将。”
通过对高俅、鲁智深、林冲的描写,我们知道作者已经看出了朝廷的腐败是造反的重要原因,甚至通过对端王(也就是以后的徽宗)的描写,我们知道作者在含蓄的表达皇帝也是造反的部分原因。但是我们看不到作者对如何成功造反的理性分析,也就是说,作者知道应该造反,却不知道如何造反。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只能让他们招安。但是作者又心有不甘,作者本心不想招安,所以在人物结果的安排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另一条是主张招安的有恶报。这两个恶报加在一起,下场不好的人就很多了。作者把梁山大部分人都写死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