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1年,有陨石落在了东郡,有人在石头上刻字说:“始皇死而土地分。”这种把不满通过掉落的陨石发泄,足以说明秦朝民众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多大的意见了。秦始皇可不是傻子,也或许是陨石上的字刻得实在不成体统,让人一下子看出来是做的假,毕竟能落下来的陨石质地都很坚硬。秦始皇派御史查问此事,谁敢承认是自己做的呢?有这个胆子,还会偷偷摸摸的写到石头上吗?秦始皇便下令将居住在陨石附近的人全部捉拿处死,并焚化了那块石头。
这样做,秦始皇可就太不讲理了,焚书坑儒如果说尚且有原谅的地方,这件事就完全是暴君所为了!毕竟陨石落下来的地方不会变,长着两条腿的人可是不断的在来回活动,秦始皇这事做错了。但他悔改了吗?从后面看,是没有!
公元前210年,十月份,已经是寒冬天了。秦始皇心血来潮要出游。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小儿子胡亥最受宠爱,他想和秦始皇一起出游,得到了准许。
到十一月,他们走到了云梦这个地方,秦始皇向着九凝山遥祭葬在那里的舜帝。然后乘船顺长江而下,一路观光旅游到了浙江边。因为钱塘江水势浩大,便向西行驶一二百里,从富阳与分水之间的狭窄处渡江。之后秦始皇登上会稽山,祭祀禹帝。当然了刻石颂德这事是不可免得。然后起驾返回。在平原渡口那个地方,秦始皇终于病倒了。为什么要用终于呢?因为我是在替秦朝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说的。
秦始皇一直很厌恶讨论“死”这件事,然而怕什么来什么,事情并不会因为你害怕或者群臣不敢提而有所转折。等到秦始皇病情加重,才命中车府令,兼任掌印事务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与丧,会咸阳而葬。”最终目的是他想让扶苏回来。诏书已经封好,但却搁置在赵高那里,并没有发出去。
公元前210年,七月二十日,秦始皇死在了沙丘宫平台。这一时间段与他出游的时间段有一定的出入,不过《通鉴》既是如此处置,我还是按着来吧,不过在此做个说明。这个地方与赵武灵王饿死的地方是同一地点。
作为丞相的李斯因皇帝在都城外病逝,唯恐各位皇子知道后天下发生什么难以预测的变故,于是秘不发丧,将棺材停放在能调节冷暖的车中,并由秦始皇生前最为宠信的宦官陪侍,所到一地,上呈餐饭,百官奏报与过去一样。这件事只有胡亥,赵高及受宠幸的五六个人知道。
当初,秦始皇异常看重蒙氏兄弟。蒙恬在外担任大将,蒙毅则在朝中参议国事,称为忠信大臣,即便是高级将领,甚至是丞相,都没有谁敢与他们一争高低。赵高的命运比较悲惨,一生下来就被阉割了。秦始皇听说这人办事能力很强,并且通晓刑法,便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还让他教小儿子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
胡亥对赵高是非常的宠爱,这点充分说明赵高这个人还真是有点本事。能让领导信服,又能让接班人喜欢,这种能力绝非一般。赵高曾经犯下大罪,至于什么罪倒是没说,秦始皇派蒙毅惩治他,蒙毅认为赵国所犯的罪过依照法规应当处死,秦始皇却赦免了他,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中间或许还有胡亥的些许功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宦官是一个办事灵活的人,想找个类似的替代品那可不容易。赵高一直以来都得到胡亥的宠幸,私底下对蒙氏兄弟也有怨恨,便劝说胡亥,让他诈称秦始皇诏命,杀掉扶苏,立胡亥为太子。当皇帝这事谁不愿意做,胡亥与赵高一拍即合。赵高又说:“这事还得与丞相商量,只有他和我们合谋,这事才能成功。”
随即会见了丞相李斯,说道:“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那里,如今看来订立太子之事,只在你我口中的一句话了,你有何高见?”
李斯听完后说道:“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事可不是我们当臣子可以议论的。”
赵高说道:“是啊,不过丞相也应该为自己将来打算一下了,依照你的才能,谋略,功勋以及被扶苏信任的程度,你哪一点可以与蒙恬相比呢?”
李斯沉默了一会摇头道:“确实比不过人家啊!”
赵高见机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么扶苏一旦继位,丞相之职肯定是蒙恬当了,而您最终不能怀揣通候的印信荣归故里,这种结局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了。”
李斯并不答话。赵高继续攻心道:“胡亥仁慈忠厚,也是担当皇位的有利人选,希望你可以慎重的考虑一下,做出扭转乾坤的决策。”
你看赵高的能力,面对丞相都搔首的难题,他三言两语便分析的清楚明了。最终李斯被赵高给说服了,便与他们一起谋划,诈称接受了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还篡改了皇帝给扶苏的诏书,批评他多年来不能开辟疆土,创立功业,却损失了大量士兵,数次直言诽谤父皇,整天抱怨不能获准解除监军之职,而蒙恬将军不但不纠正扶苏的过失,还参与扶苏的图谋,因此令他们自杀,将兵权交给副将王离执掌。
扶苏接到诏书,一看父皇要他自杀,哭着进入内室,准备自杀。经验丰富的蒙恬觉得事有蹊跷,说道:“如今陛下在外敌,并未确立谁是太子,他派我率领三十万军队镇守边陲,让你当监军,这乃是天下的重任啊,怎么现在就仅仅让一个使者前来传书?还要我们自杀,你怎么能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诈呢?不如让我们再奏请证实一下再死也不晚啊!”
然而派来的使者多次催促他们赶快自行了断,扶苏对蒙恬说:“既然是父亲要我死,还哪里需要再请示查实呢?”等不及的扶苏随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将他交给官吏治罪,被囚禁在了阳周,然后改任李斯的舍人担任护军,安排妥帖之后,才回去报李斯,赵高。胡亥听说扶苏已经死了,便打算释放蒙恬。恰巧此时蒙毅代替秦始皇外出祈祷山川神灵求福回来,赵高马上对胡亥说:“皇帝想要让你当太子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可是蒙毅一直规劝他不要这么做。现在不如把蒙毅杀掉算了,以免坏了我们的大事。”胡亥认为可行,便逮捕了蒙毅,将他囚禁在代郡。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该杀的杀了,该抓的抓了,胡亥的帝王之梦只在朝夕之间,于是一班人马从井陉抵达九原。由于当时天气正是炎热的夏季,秦始皇的遗体发出恶臭,为了掩人耳目,胡亥让人在车上装载了鲍鱼,利用鱼腥之气压盖混淆腐尸的气味。一直到咸阳之后,才发布治丧的公告。太子胡亥继承了皇位。是为秦二世。
九月,秦始皇被安葬在骊山皇陵,把铜溶化后灌入,赌塞住地下深处的水,又运来各种奇珍异宝,藏满墓穴。为了防止盗墓,令能工巧匠制作带有机关的弓弩,一旦有人进入,便会自动射杀。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以机械灌注输送,墓穴顶部布有天文图象,底部设置地理模型。后宫嫔妃凡未生子女的,令她们全部陪葬。下葬以后,有人说工匠们制造隐藏的机械装置,知道其中的全部秘密,如果他们再作第二重机关,就会将其中的秘密泄露出去。于是待送终的大事完毕后,那些无辜的工匠即被尽数封闭在墓穴中成了陪葬者。由是可知,秦始皇陵千年不能被盗墓者窥伺的原因了。
秦二世胡亥一当上皇帝,便想杀了蒙氏兄弟,他哥哥的儿子子婴劝他说:“想当年赵王赵迁杀了李牧而用颜聚,齐国的田建杀了前代的忠臣而用后胜,最后的结果呢?还不是都亡了?蒙恬兄弟是我们秦国的忠臣,也是主要的谋士,如今陛下想一下子就把他们除掉,这种做法在内会失去群臣的信任,在外会伤了将士们的心啊!”
秦二世哪里听得进去,毅然杀了蒙毅,接着要杀蒙恬。蒙恬知道后说:“我们蒙家在秦国建立功业已经三代了,如今我领兵三十万,身体虽然被囚禁,但我的势力仍然足以反叛。可是我不能辱没祖先的教诲!更不能对不起先帝的大恩大德。”随即吞服毒药自杀身亡。蒙恬的死带了一些悲壮在里面。
杨雄在《法言》里写道:有人问:‘蒙恬忠而被诛,忠奚可为也?’杨雄认为蒙恬修筑长城,威力不足而造成的尸骨却很多,像这种忠诚是不足为辅助君王的。这种说法,似乎是答非所问。人家问的是“忠”,杨老先生却更深层次的解读了这个人的能力,杨老先生所未分清的是:执行者所具有的执行力问题。
面对杨雄的说法我倒是比较赞同司马光老夫子的观点:当秦始皇实施暴政的时候,蒙恬丝毫提不出任何有利建议,只知道一味执行。但是蒙恬知道为人臣所应守的道义,虽然是无罪而被处死,但能够死的忠贞不渝,不生二心,这也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