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队伍从大兴城浩浩汤汤的往辽西进发,所到之处,官员无不阿谀奉承,美酒佳肴招待。到达辽西时候,竟然多出几十位美女陪同打仗,金银珠宝不可胜数。
李靖随着逃难的大队伍逃回关内,途中恰好遇到杨谅大军行过处。看见大旗上写着“杨”字,心想:这不会是杨素的军队吧?
李靖跑上前去问问其中一个中年人:“大哥,请问这是哪家军队呀?”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杨家了,那么大的字你不认识么?”
“我说的意思是哪个杨家军?”
“这是汉王杨谅的大军,唉!听说大军行过之处呀,都会有不少的官员进献宝物美女,还有丰盛的酒宴款待!这哪是打仗呀,分明就是来抢劫的嘛!”中年人想想就觉得不公平。
李靖在人群之中远远的看着大军走过,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汉王?杨谅?此战必输啊!
汉王杨谅特地吩咐一个营的兵力保护沿途各路官员的“孝敬”,大军行至辽西(辽宁以西)城下,见城门紧闭。杨谅叫人前去叫战,任你怎么骂!城内就是不回应,气得杨谅双脚直直跺地。
城外三十里处,大小军帐数千顶,唯独中军帐内夜夜笙歌。
战事僵持了一个月,杨谅军队发生了变故,由于长途作战,自身携带的军粮本来就不够,再加上杨谅天天不管战事。现如今几十万大军严重缺粮,因此有些士兵选择了逃跑。
军队只要发生兵变,说明离败绩不远了。而这所有的一切,全被高丽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傍晚,高丽军趁着夜色,对杨谅军队发起猛攻。
本来有些士兵就已经无心恋战,见敌人攻势凶猛,丢盔弃甲逃离了战场。而杨谅,自己则是连所有的‘孝敬’全部来不及带走,一并“送”给了高丽军队。
在高丽军队的穷追不舍之下,杨谅等逃到一个叫黑山对的地方,并且安营扎寨,一面向朝廷请求支援,一面休养生息。
消息传到朝廷,令人十分震惊,却恰好在杨素的估计之内。
“怎么可能!堂堂二十万大军,居然被几万高丽军打得丢盔弃甲,落慌而逃!”隋文帝大怒,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再怎么样,也要前去营救呀!
“众位爱卿,你们看该如何是好呀?”
杨素站在一旁,闭口不说话。
“父皇,儿臣愿前去拯救皇弟!”说话者正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
“广儿?你素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你能担此大任吗?”杨坚对杨广的请战抱有怀疑态度。
“父皇,儿臣自小熟读兵书,对行军打仗颇有了解,况且此次是前去营救小弟,我定会全力以赴的”杨广对着杨坚说道。
“启禀皇上,末将也认为此次非晋王前去营救不可。”杨素观察杨广多年,对他的行为以及做法深表赞同,于是趁机进一步观察杨广是否有真材实料。
“好!既然杨元帅都如此说了,你就去把那个败家子救回来吧”
……
杨广亲至校场点兵十万,并且在场盟誓一番:“各位将军,你们辛苦了!现在站在这儿的,不是什么晋王,不是什么皇子,只是和大家一样,都是十万军中的一员。现在汉王被困黑山,我们的任务就是就他出来,高丽猖獗,无视我大隋的强盛!今日出发,明日必将凯歌而还。有没有信心?”
“杀,杀,杀”,声音贯穿整个校场,犹如雷声震动。
“出发”
随着杨广的一声令下,十万军队开赴战场。
李靖在得知汉王新败而晋王杨广挂帅出征的消息之后,故意在半路等着大军的到来,借此机会也能够看看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长什么样。
“报…,禀报晋王殿下,我军离黑山还有五十公里”
“好了,你退下吧!我知道了。”晋王骑着一匹千里马,身穿乌金龙腾甲,头戴叩龙天子盔,十分威武。
“哈哈啊哈!汉王刚入虎口,炀帝又进圈套!”李靖在远处的亭子上,静静的站着,双眼凝视着远方。
“大胆!说话人报上名来”杨广身旁的副将前来怒道。
李靖没有回看一眼,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杨广远远的看着李靖,深深的觉得此人必定不凡,于是喊道:“壮士可否上前来,为在下解释解释刚才您的一番话呀?”
李靖为了掩饰自己的眼镜,于是头戴一顶斗笠,去一条丝带围住口鼻。在未来的皇帝面前,李靖小心的展示自己的轻功,从亭子到杨广跟前仅在一眨眼之间。
而杨广的左右则是习惯性的护主姿态。“不必惊慌,以壮士的武功,取我人头如同探囊取物,我想壮士一定不是来刺杀的!”杨广临危不乱,一脸的冷静让李靖很是感到吃惊。
可是从杨广的眼神之中,李靖看出了一丝的担忧。
“不知道晋王殿下担忧着什么?”李靖试问着杨广。
杨广见李靖一语道出自己的担忧,心中顿时大骇,不禁堆李靖相当的佩服。“壮士真乃神人也!在下正在为汉王的生命担忧,也为不明敌情而担忧呀”
李靖不想去改变历史,杨广以后会当皇帝就是历史事实,不能因为自己的穿越而改变了历史。
“请问晋王现在是何年何月?”
“大隋开皇十八年”
“八年了!一眨眼居然就八年了,原来我从天坑中掉落,现实中已经八年了”李靖不禁感叹道,“现在贫道给你指条明路”
“请壮士示下”
李靖在汉王被困黑山之后,就独自前往黑山勘察地形,将黑山的地形烂熟于胸,然后将它一一画在宣纸上。
李靖从怀中掏出一卷地形图,交给杨广的副将,在杨广接过地图那一刻,然后移形换位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在杨广的视野里。
杨广看完地图,对天大笑“老天助我也!”
地图下方写道“高丽军久至,必缺粮草,按照路线截之,必克。望炀帝以和为贵,勿滥杀生!”
杨广叹息着:“不知刚才是何方神圣呀?有朝一日能为我所用,何愁天下不归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