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3年底的时候,“天网”对东方战场南亚安全线的纵深城市贵阳,发动了一次以建立“蚁穴”为目标的试探性攻击,东方军被动“持重”应战,代号“骨刺”的战役展开,并由此拉开了东方军“反扫荡”系列战役的序幕。
“骨刺”战役开始后,南亚方面军序列下的41军及38军一部与“天网”展开了攻防战,由于战场决策迟疑、反应缓慢、指挥不力,再加上部队没有攻打“蚁穴”类坚固据点的经验,且缺乏与“终结者”硬碰硬的信心,导致虽然我方区域部队达到了卫戍“终结者”的近百倍,(注:牛士仁的41军所部加上朱华令的38军援军接近10万人,而“贵阳蚁穴”卫戍“终结者”仅千余部。),却依然无法阻止“贵阳蚁穴”的建成,对“安全线”的稳固造成了重大威胁,最高统帅部于是急令教导独立师驰援,并调动南亚预备队的拉温将军所部参战。
其实在东方战场建立后不久,本杰明·彭就曾对最高统帅部建议,将南亚预备队前移到“安全线”后方纵深配置,以应对“天网”擅长的“蛙跳”战术,但刚组建的东方战场内外关系还未理顺,领导层的思想仍未转变,处在南亚战区大后方的国家,也不愿令“保家”的老本远离“本土”,同时中国也不愿意外国部队大量进入“国内”,统帅部也打心底排斥“外国军事顾问”(注:当时东方战场高层的不少老领导,仍然将“教导团”视为“外国军事顾问团”之类的机构。)过多插手指挥权,因此统帅部以“‘安全线’附近区域已做好了重兵防御准备”、“保护大后方的预备队不可轻动”等理由,拒绝了教导团的建议。
本杰明·彭是个识时务、重行动之人,他虽然对统帅部的部署再没提出过异议,却对可能出现的局面早有准备,在一接到驰援贵阳方向的命令后,他就立即与参谋长德克·海因里希一起,率独立师里一个精锐混成旅火速赶赴战区。
但是机器的效率却要更高,当彭率部赶到时,贵阳方向的战局对我方已经很不利,以“蚁穴”为核心的据点式防御体系已经建成,同时统帅部坚持“持重”的大战略,担心投入过多部队将触动“天网”算法、以至于引火烧身,暗示各参战部队“控制战役规模”,实际上就是有了放弃那个方向的打算。
统帅部没有决战的决心,“贵阳蚁穴”的防御体系似乎又无隙可乘,在混成旅作战会议上气氛沉闷,众将官也颇有些一筹莫展,此时本杰明·彭突然大声点名秦崇太。
本杰明·彭这一“突然袭击”式的点名举动,把正处在沉思中的秦崇太、唬得差点从凳子上摔了下去,会场中一阵哄笑,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烟消云散,彭就是这样的人,骨子里埋藏着中式的传统,但举止却表现出美式的张扬,而且他善于发现问题的突破口或是关键的人物。
最早到“贵州蚁穴”一线实地侦察的秦崇太到不是在“装酷”,其实想法在他侦察过程中就冒出来了,但因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他想多听听众人的战术建议,然后拿出个完善和全面的点子来!现在被师长点名了,他也就不便沉默了,当着一众高级军官的面,他站起来自信满满地说道:“我的点子就是‘挖地道’”。
“地道??”会场中出现了一阵骚动。
彭示意大伙安静,而后眯着眼睛对秦崇太说道:“秦中尉,上来具体说说吧!”彭是个很聪明、观察很仔细的人,可能秦崇太的点子一出口,他就对内容猜到几分了,因此显得挺重视。
秦崇太大步流星地走到会场前,指着3D电子军事地图说道:“组织人员挖掘越过‘蚁穴’防线的地道,特战队由地道秘密潜入其核心区域,最后与精锐部队里应外合展开突袭,这就是作战计划的重点。”
“挖地道动静不会小,机器人的防线有音频探测报警啊!”比尔马上提出的疑问。
“是呀!再说挖地道那么长周期,作战时间上也不允许吧!”……其他的人也纷纷提出异议。
秦崇太冷静地掏出“ID”掌上电脑,将一份资料发送到电子地图上说道:“这是38军部队提供的、贵阳市政地下管网资料,市区范围地面建筑损毁严重,但地下管网大部分还可用……我在侦察时就利用了这些管道——挖掘部队实际的工作量并不大,时间完全够用。”
秦崇太陈述作战计划的时候,整个会场已经变得鸦雀无声,大家看出来这是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大胆计划,于是都在认真地往下听,秦崇太见没人提问题了,又继续说道:“为了减小目标,我已经选择了一条最佳掘进路线——就是这条!”秦崇太说着,就在电子图上标注出了一条直达‘蚁穴’中心区域的曲折路径,“这就是此次‘穴攻战’的成败点,但为了掩护挖掘作业,以及为最后的总攻做铺垫,地面作战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说到这,秦崇太将目光望向了彭和德克。
彭笑着侧过头去用英语与德克交流了几句,然后又带着那种狡黠的神色,对着地图前的秦崇太说到:“很好!继续说嘛!”
看到师长认可自己的计划,秦崇太就讲得更来劲了,“协助部队继续攻击‘蚁穴’外围据点,一来可造成我军没有改变战术的假象,以迷惑机器人;二来战斗的动静可以掩盖挖掘部队的动静,;三来也可为最后总攻‘蚁穴’扫清外围障碍。而我混成旅的作战位置,将对应‘穴攻’特战队的潜入方向,战斗打响后,将合力在那个方向一鼓作气打开缺口。”
秦崇太的这个计划不但非常大胆,而且是相当“越级”——相当于是将所有部队调动起来,配合一支小小的“穴攻”特战队,而他还只是个中尉代营长,但在独立师中,没有人感觉有何不妥。
耐心地听秦崇太说完话,德克冷静地问道:“秦,你怎么考虑‘终结者’的援军?”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穴攻”的战术范畴,但德克相信秦崇太对此也有想法。
“您刚才提到的‘声东击西’是必要的,但我认为要达到牵制效果,实施范围上要扩大,“重庆蚁穴”与“CD蚁穴”方向的南亚军部队也应该有更积极的动作,那两座‘蚁穴’是‘贵阳蚁穴’的后台支撑,地位排序也远在‘贵阳蚁穴’之前,又处在‘天网’控制区,对那里的攻击就是以攻代守、围魏救赵,这样才能真正牵制‘终结者’援军。而且我分析过‘天网’目前的战术程式,其作战重点不在东方战场,除了那两个点,不会再轻易从其他方向调动援军——我一直怀疑,‘天网’根本就缺乏战略储备。”
德克听完秦崇太的分析后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把交流的目光转向了彭。彭则严肃地盯着秦崇太,接着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计划考虑得那么详细,看来……具体实施作战、你也是准备自己去喽!”
“是的,师长!”秦崇太毫无惧色、迎着彭的目光说道,“从地道潜入的内应任务,由我营来承担最合适!”
秦崇太之前已率领侦察连成功实施了潜入,他和他的部队最了解那个区域的环境,一个营的人数也最适合这类性质的作战,秦崇太是计划的制定者,又具备勇气且做好了准备,由他来承担这个战役中最关键的任务,自然是最合适的。
本杰明·彭对秦崇太的态度和回答很满意。现场的军官们也认可了这个计划,大家开始窃窃私语、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应当承担的作战任务,彭正打算简单宣布一下决议,严谨的德克又对秦崇太提出了一个问题——
“除了我们混成旅,预计还要多少部队,来配合你的‘穴攻’行动呢?”
“我了解过,除了我混成旅、41军的8个师、38军的2个师、以及即将赶到的5个南亚预备师,在贵(阳)重(庆)CD)一线附近,南亚方面军还有18个师,可供调动的部队约35万人。”
秦崇太此言一出,令本来看似要散场的会议再次炸开了锅——
“为了一个营级特战计划,已经够……调动方面军的力量来配合,这胃口太大了吧!”
“这可是方面军司令部和统帅部才有的权力啊!”
“打‘人海’,那还要我们来干嘛!”
“41军和38军的部队已经损失很大了,调我们和预备师上来,本来就是替换接应他们的,难不成不让别人后撤休整了?”
“调动那么多部队,一定会被‘天目’发觉的。”
“惊动了‘天网’、触发了联动,局面没法控制啊!”
“统帅部已表示不希望扩大战役规模了。”
……
彭笑着拍了拍手,示意现场安静,然后风趣地对着秦崇太说道:“为了攻击这么座小‘蚁穴’,要动东方军的老本,我本杰明可是要向统帅部卖个天大的面子啊!”
“不是小型‘蚁穴’,是中型‘蚁穴’防御体系!”秦崇太认认真真地对着彭说道。
秦崇太的这个回答,令大家都吃惊不已,连本杰明·彭都显得有些惊愕。
“你——是想等‘贵阳蚁穴’中型化后,再发动进攻?”德克皱起眉头问道。
“是的,参谋长!”秦崇太坚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