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2年10月份,“审判日”的阴影还未散去,全球出现了局域核冬天,“天网”的魔爪不断延伸,人类身处灭绝的边缘,世界各地暗潮涌动、危机四伏,许多“大事件”正在发生——
北美战场,阿什当将军率领北美军在10月取得了“华盛顿地区破袭战”的胜利,这是北美军第一次发动的战役级别的作战,约翰·康纳和马克·贝里率领的132团是这次战役中的功勋部队,约翰·康纳通过这次战役,暂时平息了北美军内部对自己的质疑声。这次战役成功延缓了“华盛顿蜂巢”的建造进度,但北美军也付出了不小的牺牲,因而开始顺势收缩部队、化整为零,准备应对“天网”的报复性反扑。
泛欧战场上,“天网”已经建立起“柏林蜂巢”,并开始加速建设“马德里蜂巢”,受到“华盛顿破袭战”胜利消息的影响,泛欧战场军民的决战呼声高涨,泛欧军最高统帅瓦西雷斯·马克西姆斯在舆论的压力下,决定放弃保守战略,否决了对“马德里蜂巢”方向发动有限进攻的建议,(注:此建议是以巴瑞拉·乔斯和霍尔·艾萨克为首的人提出的。),并开始筹划针对“柏林蜂巢”的“中欧会战”,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反攻计划,属于风险很高的战略决策,但如若成功也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扭转全球战局,“中欧会战”的具体作战方案于10月8日正式提交审议,最终获得了泛欧战场大多数领导人和人类联盟的同意。
10月份的东方,各战区已基本建立,但东方战场还未正式成立,因此也“热闹”得很——
在中国,“天网”的“西安蜂巢”已扎下了根,“中原塔防区”(注:中原塔防区是“天网”在东方战场最重要的核心控制区,日后发展为全球控制范围最广的塔防区,详见本书第一卷之“X因素”等章节。)初现雏形,中国军队在“江防作战”中惨败,导致“南京屠难”的发生,但经过此番拉锯和消耗,“天网”在这个方向也暂时无力再战,10月份以来,“安全线”大致稳定在了中国江南地区。
印度方面阻止“新德里蜂巢”建立的作战宣告失败,几仗下来印度军队几乎不堪一击,印度战区的战局不断恶化,在10月份的领导层内部会议上,印度领导人接受了“必须尽快推进东方战场建立”的议案,但直到那时,印度某些领导人还在东方战场的领导权问题上存在纠结。
在中、西亚战区,“天网”一气在那里建立起6座大、中型“蚁穴”,更多的据点正在建设中,中、西亚各支军队纷纷败北、人民惨遭屠戮,中、西亚各国深刻地认识到,如若没有“靠山”、没有统一的领导指挥,战略资源稀缺的中、西亚战区根本无法阻止“天网”,所以他们急切希望加入战场——泛欧战场不行的话、东方战场也可以呀!因而中西亚战区于10月份连续发出声明,表示完全支持联盟关于东方战场组建的议案,呼吁东方战场尽快签署盟约。
东北亚战区的许多地方,那时还处在严重的核冬天的笼罩下,东北亚元气远未恢复,部队无法形成战斗力,失去了俄罗斯和中国的屏障,日本和朝鲜半岛根本无法抵挡“天网”的入侵,两地全面大撤离的命令于10月份下达并执行,东北亚战区频频告急,面临全面沦陷的危险,蒙古等中俄亚洲的周边国家,认为联盟可能战略性放弃东北亚战区,于是东北亚战区在10月份再次强烈呼吁东方战场尽快成立,并强烈要求联盟大力支援东北亚战区。
南亚战区的10月表面上还比较“安全”,但以“天网”侦查密度来看,“天网”明显已对那里蠢蠢欲动,眼见周围中国和印度等大国被“天网”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南亚各国看得是心惊肉跳,也急切希望东方战场尽快成立,并于10月份与东北亚战区同时发出声明,表示全面接受联盟提出的东方战场建立范畴,呼吁各方加紧走完流程。
大洋洲战区远离“审判日”主战场,也没怎么遭到“终结者”的攻击,危机感要较弱,加上东方各国的态度和全球局面等因素,大洋洲战区在10月份再次发出声明,坚持只接受泛欧战场指挥,不愿加入东方战场,对于是否接受人类联盟提出的“全面接收东方战场的难民和伤病员、为东方战场提供战略物资和战略基地”的折中建议也有疑虑,但实际上东方大量“有能力”的人已经涌入大洋洲战区避难,难民潮更是挡也挡不住,不管愿不愿意,大洋洲战区和东方战场已经“搅合”在一起了,大洋洲战区领导层与民众对这些问题,也没有取得广泛共识。
虽然各有各的想法,但面对“天网”这样残酷而强大的敌人,大家都清楚,“抱团取暖”是唯一的出路,在人类联盟的协调下,各方就以中国为核心、成立东方战场和有统一指挥的东方军,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就差最后签署盟约的流程了,但就在这节骨眼上,东方战场的核心——中国,其管理层内部又整出事来了。
10月初,中国西北901集团军副司令胡豫杰,在遵照中央指示,完成了“兰州蚁穴”方向的作战任务后,突遭“终结者”刺杀牺牲,紧接着胡豫杰的部将毛人龙就宣布遵照胡将军“遗志”,继任901集团军副司令,统令胡将军旧部……,由此引发了巨大争议,(注:详见本书第一卷之“人中龙凤、狼子野心”等章节。)东方战场上的一大“特色性”人物——毛人龙,也从这个月走向了启示录时代的前台。
方舟2年的10月风起云涌,但是一个“小人物”出现,却在之后真正主导了启示录时代的格局和走向——
10月5日,一个叫“秦崇太”的奴隶,被本杰明·彭率领的教导独立师,从中国湖南韶山附近的的一处“蚁穴”解救出来,他自称在“枉死城”中存活了惊人的300余天,(注:这创下了当时的“‘枉死城’生存记录”。)并说自己是江南人、在四川的核攻击中劫后余生、在陕西附近入伍参军、在甘肃地区与“终结者”作战时被捕,又先后在未知的“蚁穴“和”西安蜂巢”当过奴隶……这样的“英雄军人”,自然引起了独立师领导层的高度关注。之后秦崇太加入了独立师,成为了反抗军中的一员,期间他深入了解分析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审判日”、“天网”、“终结者”、塞伯汀公司、时空暗杀、反抗军、人类联盟、三大战场……人类与机器的战争,并且在军中结识了很多日后对启示录时代影响深远的人,这其中就包括本杰明·彭、叶莲娜·萨芬娜、卡特拉·莫伽多(注:就是那个绰号“黑**”的“男人婆”军官。)、德克·海因里希、朴正阳、格兰特·希尔、罗纳德·泰戈尔等人,这些人都先后成为了东方战场的中流砥柱,更关键的是,秦崇太在此“认识了”伟大的传奇英雄——约翰·康纳,虽然他们从未真正会过面。通过仔细研读约翰·康纳的《启示录时代的战场》及《未来与命运》这两本著作,并结合自身极为特殊的潜质,秦崇太建立起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哲学及军事理论体系,并在本杰明·彭等个人的帮助培养下迅速成长,为其在未来成为东方军的领导者乃至人类的希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录编年》、《东方战场通史》、《反“天网”斗争史》及《启代春秋》等著作一致认为,在方舟2年10月间,“小人物”秦崇太被独立师的解救,才真正堪称东方战场上那时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