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改变;经:书籍。《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由太极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其主要内容。1、伏羲依照“河图”之启示而演成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易经》之五大规律也出自于“河图”之启示。2、《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八卦是对阴阳的细分;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每卦及卦爻的含义有单独的章节进行释义。3、以《易经》规律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国文化之核心,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4、《易经》规律运用之“无我”和“有我”的二重境界:⑴、“无我”之境界(道法自然):①、船到桥头自然直:“无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②、顺其自然:“无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③、“无我”境界之表现:善恶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治、敬天认命、逆来顺受、船到桥头自然直、为无为则无不为等等。④、“无我”境界之古法:“道法自然”。⑵、“有我”之境界(人道合一):①、探索真理:“有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②、自我实现:“有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③、“有我”境界之内涵:“仁义礼智信”之伦理原则、“温良恭俭让”之传统美德、“忠孝勇廉”之高尚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思想境界、以及“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之开拓精神等等。④、“有我”境界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