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朝阳道:“王映炳同学说的也有一分道理,但我也想问几个问题!一.儒家治理天下数千年,为何百姓始终处于饥饿和温饱之间,哪怕盛世,百姓也疲于官吏欺压和地主盘剥?二.天下为何始终数十年或者数百年一换江山,天下大乱,百姓死伤无数,民不聊生,以致起义不断?三.儒家继承圣人学说,依次治理天下,为何强分贵贱高低,分贵族和贱民,以出身来论家世。四.圣人讲究仁和礼,为何士大夫们歧视打压,勾心斗角不断,不见为百姓造福而殚精竭虑,只为私利,家族,党派造福?五.儒家思想如此高尚,为何不能推行于百姓之间,反任农村鸡鸣狗盗之辈横行,是士大夫无法作为?”
王映炳思索片刻,道:“易老师所问五个问题,我也有四答。”
易朝阳略一礼,表尊敬,以示学识思想辩论无师生,道:“请讲!”
王映炳道:“一.有史以来,上古时期人们披甲带毛,正是儒家治世数千年,和平时期大半,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发展,丝绸,铁器,建筑,养殖,珍珠,宝石,家具等愈发华美使用,工艺精湛,这正是儒家功劳,护得天下太平,同时积蓄实力,到了自然而然的时候,天下会更进一步!饥饿与温饱就不会是问题,这是过渡期!”
“二.天下大乱,乃是土地兼并和人口增长导致,或许有贪官污吏的缘故,但前者才是根本,这是千古难题,士大夫们不能负多数责任,我相信只要牢牢体悟圣贤精神,终有一日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三.贵族是天生便是贵族吗?不是,是因功而得!后辈继承,也是有祖辈余荫,理所当然!有功者比无功者享受更多利益,正是体现了真正公平!”
“四.儒家治理天下,士大夫们有不同的治理思想,故需要争斗,以便挑选出真正惠及百姓,惠及官员的办法,皆大欢喜,争斗中也在逐渐孕育一条条合适的法规。至于少部分为私利,家族,党派谋利的人,不能掩盖大部分为天下忧心,有远大抱负,为百姓惠利的士大夫!即瑕不掩瑜!”
“五.百姓尚且不能识字,安能懂得圣贤大道理?何以推行圣贤行为?读书耗费贵,书籍,纸张,粮食,建书院,师酬等等成本高,百姓难以负担,收益即考中科举概率低,难以真正推行,不能使百姓有足够动力,故非士大夫不推行,实不能推行!唯有百姓富裕,方能真正解决,而我儒家一直致力于此,奋斗中!”
“学生王某浅见,还望易老师和诸位同学指教,如有谬论,王某洗耳恭听!”
王映炳说完,恭敬行礼。
易朝阳缓缓道:“王同学,五个答案说的精巧,也有几分道理。儒家对历史的贡献,确实不能抹杀,儒家占正统前,天下臣子弑杀君王,父子兄弟骨肉相残,屡见不鲜,战乱丛生,没有礼义廉耻,唯讲义气二字,以力为尊!而儒家为正统,则推崇仁与礼,确实使得天下安定,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人类文明也得以有了发展的余地!”
“但是,儒家发展到现在,可谓已经到了尽头,手段穷矣!非改革不足以改变现实中种种不公平,礼教森严,推崇礼仪过度,反而给人们带来巨大伤害!男人地位高,女人地位低,官员自居上位者,无视百姓,肆意剥夺百姓的许多权利!虽还没有逼得百姓难以生存的地步,但民间总是积蓄着浓浓的怨气和憎恨!天下不得清平,故需改革或者改进!”
“而儒家发展这么几千年,理论上倒是产生了不少分支,但是行为上改变可说真的很少,连制定的规则,士大夫们也常常亲自破坏,说一套,做一套,难以为继!”
“所以,儒家不行了,应该让我们来制定道德规则,以三德为尊,取代儒家来治世!这才是真理!这是我德族的神圣使命!”
易朝阳豪气蓬勃,掷地有声,话语中充满浓浓的自信,和必然成功感!
学生们长期以来,都是自居圣人弟子,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和思想,以圣人为做人的终极目标!
此时易朝阳突然跳出来,站在历史的宏伟角度,又立足于现实的不公平,阐述了儒家不行了的观点,真的是对他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时间现场寂静无声,但有些学生反应快,已经出离愤怒!
有学生怦然站起,厉声质问:“易老师,你这是严重亵渎儒家和圣人!污蔑圣人,请恕我不能接受,我要退场!我抗议你的言论!”说毕,毅然离场,不顾旁边朋友的暗示。
又有学生站起道:“易老师,纵然你说的天花乱坠,儒家也有巨大的历史贡献,哪怕现在也发挥举足轻重的地位,否定它,哪怕只是间接,只会导致思想混乱,这是取祸之道!天下大乱不远矣!”
下面群情激奋,又有学生站起道:“我儒家正气,浩然长存,正天地,正民心!万万不能被否定,更别提被道德取代,这是妄想!儒家亘古长存!你们德族别有用心!”
接连不断,有学生站起质疑。
忽然,方鸣庭站起道:“诸位同学,我也有一番浅见,颇有不同之处!还请你们请教!”
有学生立刻呼应,道:“原来是会元,请方会元讲!”
方鸣庭拱手一礼,道:“易老师,同学们,可能不知道,我出身鸿州方家,方家是世家大族,规矩森严,我身为庶子,一出生,即备受嫡系欺压,且从礼法上说,不得忤逆,不得跨越,这是天然身份上的巨大差距,简直让人绝望!我母亲为妾,却饱受欺凌,衣食不周,导致过早逝世!我至今清晰记得母亲身上的伤痕,一条条血迹,刺目戳心!”
“我和母亲受到了极为不公平待遇,却从礼法上来说,是合理的,不容反抗的!试问天理何在?这是何等令人绝望,抹杀了所有希望!”
“我深深认可易老师的话,儒家不行了,如非如此,安能容此等不平事存在!”
“这是在下的一番浅论!”
话完,他长长舒了口气,知道这一举例,意味着和方家决裂,再无缓和余地!但也将多年来的不平和愤恨吐出一些,同时坚定立场,明心见智,未来的人生道路非得往改革这方向前进,否则天下世家,儒门大佬,绝不会容许异类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