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二}
女儿戏称自己原有的家为“零号屋”,第一次租住的房屋为“2号房”,现租住的房屋为“3号房”。“1号屋”目前是空缺,那是留给将来真正属于女儿永远的家的称号。“1号屋”是言母女俩的梦想、希望、美好的未来。
自从往3号房搬家开始,连续三天四夜的昼夜奋战,导致言劳累过度,,使言连续一周夜不能寐,白天神情恍惚、精神萎靡不振。昨日是“立秋”也是二审庭审结束过去整整一个月是日子,判决还没有下达。在第二次搬家未定之前,言咨询过中级人民法院相关工作人员:判决何时能下达?这关系到言与女儿居住问题的决定------如果法院判决孩子爹须给言及女儿提供一处遮风避雨的栖身之地,那么,言就不用煞费周折寻找下一处要租住的房屋,理所当然也不用筹措房屋租金。只是中级人民法院的答复:快了,再等等吧。言不能再等,因2号房的租期将至。言等不到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决,不得已,在杂乱、焦急、无望之时,言租下并搬进了如今的3号房。
刚搬进3号房,诸多的问题言一时难以适应。今日是言住进3号房的第九天,言尽最大能力调整自己,以使自己尽快恢复精神、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女儿始终带动着言。女儿乐观的态度无论到几号房,很快便融入新环境,而且乐此不疲。言自我开导------环境是不动的,人是活的。无法改变环境,就尽最大努力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言明白大自然这一生存法则。
3号房是老、也够旧,也有一极大好处------门前安静。此地在深巷子里,又老又旧,故没有多少人。所以,在通往3号房的路上及门前显得很安静,就连拾荒者也不愿光顾这里,原本零号屋、2号房从未少得了拾荒者的身影。3号房的屋后,也就是一墙之隔,却是喧嚣的市场。每天天刚亮,就开始有声音,渐渐地热闹起来,人声鼎沸,汽车驶过的声音、电动车的鸣笛声、叫卖声、扩音器反复的宣传声,声声不断;与市场相邻的3号房门前寂静一片。言已喜欢上了这种既安静又热闹的环境,即不被打扰又不偏僻。市场在中午以后渐渐安静下来,大概2点30分,传来扫把清扫市场马路的声音,唰、唰、唰……一下、两下、……很有节奏感。言很享受这种节奏,像音乐、像镇静剂,每每听到它,言感到舒服、内心踏实。就连3号房内睡觉时扭来扭去的床,也让言感到仿佛体验到儿时的摇摇床,摇摇晃晃的床发出的“吱呀吱呀”声,不再影响言的睡眠,言已然习惯了这张“摇晃吱呀”床。
在住进3号房一周后的晚上,女儿告诉言:自己脊背上奇痒。言看女儿脊背,吓了一大跳:女儿脊背全是红色的小症状、且通红通红。言慌了神,自己又没有富裕的钱,情急之下言让女儿给爹打电话要回医疗卡,以备第二天带女儿上医院就医。电话里,孩子爹推说自己在外地,又不回家,医疗卡就带在自己身上无法给女儿,再者也不知道医疗卡内是否有钱,因孩子爹压根就没有使用。言听着孩子爹在电话里“啰嗦”不能给医疗卡的理由,思绪万千。二十天前,孩子爹向言索要医疗卡,理由是身体不舒服,要上医院就医。现在又告诉女儿自己未曾使用。也许,孩子爹当初索要医疗卡的理由本就是谎言。
女儿满脊背的红疹子到第二天越严重。言惊恐不已,指使女儿一定要跟爹要回医疗卡,尽快上医院。女儿在电话里锲而不舍向爹讨要医疗卡,最终“生瓜”道出了实情:医疗卡在家里,你们自己去取。言带着女儿迅速来到以前的家,打开门的那一刻,屋子里散发出的恶臭扑鼻而来。女儿问言:“妈妈,家里怎么这么臭?”时隔半年多,再次进入曾经的家,这里已今非昔比,满屋子的灰尘显现一幅败落景象。女儿看到餐桌上覆盖着的厚厚灰尘,惊奇地嚷嚷:“妈妈,我要在桌子上画画,这儿撒好了现成的沙子,我要画沙画。”地板上厚厚尘埃中踩出的脚印能猜出孩子爹在这里的生活轨迹:从门口地电视机前、从电视机前到卧室、从卧室到门口,电视机前的地上横着竖着堆放着一些空矿泉水瓶。言进门后本能地来到窗户前准备打开窗户通风。伸出去的手都已经触摸到了窗棂又犹豫地缩了回来,这里已不再是言的家。言看到眼前的破败、脏乱的情形,习惯性的想打扫整理,很快,言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恰当、不合适,言已不是这里的女主人。如果言习惯性地打扫这里,岂不是自作多情------传递给孩子爹及其家人自己对这里的不舍的错误信息。言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拿上医疗卡忍住想打扫的冲动,强迫自己转身而去。